近年來,國內非金融機構支付業(通稱第三方支付)發展迅速,然而卻普遍面臨“身份缺失”,始終生活在網絡運營和金融業務及其他領域交叉監管的“灰色地帶”。2010年6月14日,央行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辦法》的出臺表示央行正式認可了非金融支付機構的行業地位,規范了非金融支付機構的從業資質,明確了非金融支付機構的范圍,并最終確立了其“市場準入”機制。
一、非金融機構的從業范圍
《辦法》中規定的支付服務,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的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央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業務中部分或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網絡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網絡或專用網絡在收付款人之間轉移貨幣資金的行為,包括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預付卡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發行的、在發行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包括采取磁條、芯片等技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行的預付卡。銀行卡收單,是指通過銷售點(POS)終端等為銀行卡特約商戶代收貨幣資金的行為。
二、非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
《辦法》明確規定,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應當依據本《辦法》規定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下稱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支付機構依法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管理。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支付業務。
(一)辦理許可證的時限
《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即在一般情況下自9月1日起,從事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務必須先申領許可證。但在《辦法》實施前已經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辦法》給予了適度寬松的政策,只需在《辦法》實施之日起1年內,既2011年9月1日前申請取得許可證,即可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二)許可證的申請人須具備的條件
根據《辦法》的規定,有兩個條件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關于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辦法》中明確規定,申請人擬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億元人民幣;擬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3千萬元人民幣。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實繳貨幣資本。
對于這一要求,支付寶、易付寶及財付通等龍頭企業均表示具備相應條件。但不得不說,此要求對于多數申請人來講,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壓力,現有的從事支付業務的企業可能將有相當一部分因此退出支付行業,對于準備申領《許可證》的企業來講,也是一個較高的門檻。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調整申請人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第二,關于出資人,《辦法》對其中的“主要出資人”亦有規定,概括來說,可歸納為“二二三”,即,截至申請日,連續為金融機構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或連續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截至申請日,連續盈利2年以上;最近3年內未因利用支付業務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為違法犯罪活動辦理支付業務等受過處罰。
此處的“主要出資人”指擁有申請人實際控制權的出資人或持有申請人10%以上股權的出資人,自然人不能作為出資人。
外商投資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境外出資人的資格條件和出資比例等,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
(三)許可證的申領程序
許可證申請的受理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指中國人民銀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機構。申請人可委托代理人代為辦理。申請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許可申請的,應當提供委托人、代理人的身份證件和委托書。許可證申領須提交的資料包括:申請書、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公司章程、驗資證明、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支付業務可行性研究報告、反洗錢措施驗收材料、技術安全檢測認證證明、高級管理人員的履歷材料、申請人及其高級管理人員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材料、主要出資人的相關材料、申請資料真實性聲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