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和特點出發,對中職語文教學目標進行正確定位,切實按照語文學科自身的規律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
由于歷史及學科特殊性的原因,語文教學總是周而復始地重復著“劃分段意、歸納中心、理解寓意、總結特點”的固定模式,始終不能走出“耗時多,收效低”的這個怪圈。如何改變這種現象,許多語文教學工作者都在積極地探索和思考。當務之急,應結合實際給中職語文教學進行正確定位,合理發揮語文在中等職業教育過程中的作用,真正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中職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定位的原則和要求
(一)“適用、夠用、實用”是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定位的基本原則。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需要是學習動機的核心內容,它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表現為興趣、意向、意圖、信念等形式。職業學校學生文化基礎差,偏深、復雜的知識可能接受不了,因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挖掘、梳理、濃縮,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化難為易,以簡奴繁,做到適用、實用、夠用就行。
(二)“以生為本、優化治教”是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定位的基本要求。
語文教學必須通過巧妙組織教學內容或選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使教學活動以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并被學生主觀認為是滿足其需要的形式為學生所樂于接受,使學生每次都獲得愉快、積極的情緒體驗,形成對語文教學活動的良好情感積累,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思想環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從實際條件出發,力爭優化每一堂課。但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應力求避免模式化,單一化,應輔予多種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具魅力。
(三)正確處理教學目標與語文教學總體目標的關系是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定位的關鍵。
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正確定位的途徑是將語文教學總體目標轉化成具體的、可操作的課堂活動目標,使師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而最終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中職語文教學大綱強調“語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生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繼續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實踐教學目標與語文教學總體目標的關系。忽視語文科的工具性質,不重視語文訓練,學生的語文水平就不能提高;相反,忽視語文科的教育性質,不重視思想教育,很可能把學生引向歧途。只有把握語文訓練和思想教育統一的原則,才會使語文教學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二、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正確定位的作用
(一)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正確定位,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眾所周知,由于職校生源質量偏低,再加上對學習文化課不理解,多數學生對文化基礎課學習沒有熱情,學習態度不端正,只是被動學習;部分學生理解、接受能力較差,教師組織教學難度大。在我們的語文課教學中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學生上課不聽講,學習興趣不高,紀律松散、說話、睡覺,正所謂講者有心無力,聽者有力無心;總算有那么幾個聽講的、想學習的,基礎又差,一問三不知,我們的教師想活躍也活躍不起來,“照本宣科”的結果是同樣的情形年復一年的上演。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過”不在于學生,而在于老師的方法不對頭。正確定位中職語文教學目標,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蘋果的高度,再跳一跳,哪怕是課堂會稍稍地“亂”起來,也不失為打破課堂的平靜與平衡的好方法。
(二)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正確定位,是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職校文化課教師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總結出許多成功的經驗,但總難以推廣施行。原因很簡單:“名師”的風范值得仿效,但又有多少老師能學到一星半點?成功的經驗值得推廣,但實際操作中卻又困難重重。其實,這都跟我們老師個人的氣質和素質修養有關。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首先是一名好的“表演者”,然后才是一名“教者”。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至多只屬于后者。而且,我們應該看到: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各類教師中,上技能課的老師不一定是講課最動聽的,但他往往是能把技能實實在在地傳授給學生的“授業者”。所以說,正確定位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是糾正不切實際、不顧教學對象,“以本為本,以綱為綱”照本宣科的僵化教學方式,實現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媒體的有效組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三)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正確定位,可以使我們的語文老師把課堂教學真正回歸到“聽、說、讀、寫”這個中心環節上來。
“聽、說、讀、寫”是職校語文教學的方向、原則,也是職校語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雖然現行的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沒有再提“聽、說、讀、寫”這種說法,但無論大綱對語文教學的目標怎樣描述,都離不開“聽、說、讀、寫”這個根本。葉圣陶先生也曾給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他說:“學習語文的目的在運用,就要養成運用語文的習慣。”可見養成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前提。
總之,中職語文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效率,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都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讓我們的學生都能在語文課上真正學點東西,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遺憾了。
參考文獻:
1,《參與式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閆禎編著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2,《語文教學藝術論》韋志成主編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3,《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程觀》任長松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閆俊嶺(1967— ),男,河南省商務學校語文教師、培訓中心主任,從事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工作25年,教學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