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信息化建設;問題;硬件建設;教育資源;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434〔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5(B)—0016—01
隨著網絡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和各項管理中得到了更廣泛的運用。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在進行現代教育信息化建設或在嘗試現代教育信息化,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化設備進入校園。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一系列失誤,造成資源、資金的浪費,甚至導致教育走彎路、走退路。下面就存在的問題談一點看法。
一、硬件建設方面
1.設備匱乏,場所簡易
在很多地方,有八九百名學生的學校,只有二三十臺計算機,大多兩人共用一臺,有的甚至三人共用一臺。四五十分鐘的一節課,教師講授用去一部分時間,剩下的每個學生平均只有十幾分鐘的練習時間,有的學生就只能聽而不能操作實踐了,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很多學校沒有標準的微機室,大多是由過去的普通教室改造而成的,改造之前,一間教室安排五六十個學生比較容易,但改成微機室后,四五十人在里面就顯得非常擁擠了,這給教學帶來了困難,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2.設備閑置
目前,為了便于多媒體教學或電子備課,許多學校購買了高性能的計算機,而且還添置了相關配套設備,比
如投影機、掃描儀、打印機等。但由于技術缺乏、管理滯后而最終導致設備閑置。
二、教育資源建設方面
從教育信息化的角度看教育資源,實際上就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傳遞載體的,用于教育教學的各類數字信息。不過現在有很多人將“教育資源庫”等同于校園網軟件,認為買了“教育資源庫”就完成了校園網軟件的建設,這種觀點將“教育資源庫”這個僅僅起輔助工具作用的靜止 “資源”功能推到了最高點,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限制了校園網更為本質的應用,如信息交流、數據統計和查詢、事務管理等。
“資源”可以是一份普通的教案,可以是對別的資源進行某種組合,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思想火花,只要這個東西可以利用,那它就是資源,尤其是那些從教師手中產生的教案、論文、課件、試題等。但我們可以看到沒有幾所學校可以拿出本校從教過教師的教案、單元測驗,尤其是已經調離的或是退休教師的相關資料。
要認清商家的“教育資源庫”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用的沒用的,合適的不合適的,完整的不完整的,有教育理念的沒教育理念的,不能一味地拿來就用,應該重視自身教育資源的建設。由于自身教育資源著眼于應用,是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的資源,能解決很多實際面臨的困難,針對性很強。
三、應用方面
使用多媒體,視聽并舉,趣化教學氛圍,無可厚非。但在有的優質課評選中,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甚至不用多媒體便一票否決,在這種潮流的涌動下,一線教師不論講什么課都用多媒體,逐漸遺忘了傳統教學手段中的優點。另外,由于使用電腦的水平有限,與其他課程的整合能力差,多數教師的多媒體教學都是課本搬家,將全書的文字重新輸入、復制到光盤上,甚至頁碼都未變,由原來的讓學生看課本變成看屏幕,難以體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或者是遠離教學,全篇動畫,使教材變成劇本,導致教學過程中轉移學生的興奮點,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