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
概念;實驗;圖象;分類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5(B)—0057—01
物理學是比較系統和深入地研究有關機械運動、熱運動、電磁現象、熱現象、聲現象和光現象等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怎樣才能學好初中物理呢?下面就介紹幾種“小”方法。
一、學習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會”
在初中兩年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生將要學習到大量重要的物理概念、規律,而這些概念、規律是分析和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因此,在學習中要力求真正理解概念,掌握規律,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應切實做到“五會”:一是會表述,即能熟記并正確地敘述概念、規律的內容。 二是會表達,即能明確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及各物理量的單位。三是會理解,即能掌握公式的應用范圍和適用條件,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四是會變形,即會對公式進行正確的變形,并理解變形后的物理意義。五是會應用,即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物理現象的分析、判斷,及物理過程的推理和未知量的計算。
二、重視觀察和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法拉第曾經說過:“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發現誕生于仔細的觀察之中。”對于初學物理的初中學生來說,尤其要重視對現象的仔細觀察。因為只有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才能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只有通過仔細的觀察,才能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
但要學好物理知識僅用觀察是不夠的,除了重視觀察,我們還應該重視實驗,因為大量的物理規律是在觀察、總結、分析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同學們要養成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結合起來的良好習慣,其中也包含與物理實驗現象的結合。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學生,既要認真觀察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每一個演示實驗,還要獨立動手操作完成課本上的所有學生實驗。在認真完成課內規定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實驗,然后通過實際操作判斷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在實踐中是否可行。
三、重視畫圖和識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復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問題用通常意義上的語言或文字表達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在初中物理課的學習中,同學們會學到力的圖示、簡單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等。新課標要求的畫圖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畫圖屬于作圖類型題;另一部分是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所謂識圖是指要結合條件看圖,不僅要學會把復雜的圖形看簡單(即分析圖形),而且要學會在復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并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
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接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四、注意適當分類,把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
我們要試著按照課文和某些輔導材料中繪制的框架圖去記憶和理解,有時適當地對概念進行分類,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于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同時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到舊概念的系統中,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