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教育;環保教育;環保意識;環保行為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5(B)—0059—01
一、利用環境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師可以根據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并充分利用環境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比如,在我園,教師開辟了草坪,種植了月季、美人蕉、雞冠花等十余種花卉,校園、活動室內貼了“禁止吸煙” 警示牌,草坪旁設有“我和小草是好朋友”標識牌,教師與幼兒一起利用廢舊材料布置“地球是我家”、“我是小巧手”主題墻等。這些環境的創設潛移默化地提醒、引導幼兒關心環境的變化。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遠足活動,讓幼兒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讓他們在草地上游戲,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并讓他們說一說哪里的環境最美?你最喜歡什么地方?讓幼兒在與環境的親密接觸中了解自然、親近自然,從而激發環保意識。
二、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在幼兒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有意識地滲透環保教育,教育他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讓環保成為一種自然的行為習慣,以達到學習——實踐——運用的良性循環。教師要時時處處做有心人,善于發現和捕捉教育契機。如,可以利用幼兒洗手的環節,開展節約用水的教育。發現幼兒平時亂摘花、亂丟紙屑等現象,教師就及時組織幼兒討論“這樣做對嗎?”讓幼兒及時改正自身的不良習慣。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定期開展護綠活動,拔草坪上的雜草,撿草坪上的垃圾,讓幼兒切實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體驗勞動的辛苦和喜悅。當然,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時要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比如,小班重點引導幼兒熟悉身邊環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中班以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了解簡單的環保知識,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目標;大班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生活環境,了解環境知識,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利用環保紀念日開展環保主題教育活動
教師要結合每年的植樹節、愛鳥周、環境保護日等節日,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簡單的環保知識,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真正樹立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例如,在世界環境保護日,我園開展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了環保小衛士評選、小巧手制作、環保繪畫比賽等活動。各班創編了環保口號,如“變廢為寶,保護環境”、“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等等。幼兒畫了《讓地球變干凈》的主題畫,教師將幼兒與家長一起用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以展覽會的形式分類分區進行展出。幼兒還在教師的帶領下,以環保小衛士的身份走上街頭進行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他們一邊展示用廢舊的報紙、塑料袋、紙盒等材料制作的環保服裝,一邊高喊創作的環保口號,分發環保宣傳資料,主動帶頭撿路邊的垃圾、廢品。
四、加強家園聯系,強化幼兒的環保行為
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是開展環保教育的有力保證,為了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環保教育趨于一致,教師可以通過環保專欄、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途徑,向家長傳遞各種環保信息,指導家長積極創建環保氛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如,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制作環保標志,一起收集廢舊物品,一起制作環保服裝、親子運動會游戲道具以及以“和諧新家園”為主題,在百米畫卷上集體繪畫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讓家長與教師、幼兒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更重要的是通過家長的身體力行,讓幼兒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讓他們意識到環保行為其實就在自己的周圍,人人都可以為環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從而強化幼兒的環保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