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課改;人本管理;制度;
培訓;教師;文化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5(B)—0012—01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以人為本、師生共同成長的理念,它對學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培訓學習和探索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學校管理過程其實是一個創建和諧育人環境的過程,是讓師生能享受教育教學成果、得到發展和提升的過程。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積極嘗試了以科學管理為基礎,凸顯“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營造成功、快樂、和諧的校園氛圍。
一、尊重理解,促進教師發展
1.管理制度剛柔相濟,體現人文關懷
我們要在學校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個人在良好環境的影響下力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中,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個別積極性不高的教師,也會被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影響。當然,我們提倡柔性管理不是不要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學校管理的底線,既可以是對個別違規現象的規范,也是對大多數教職工利益的保障,剛柔相濟的管理制度,體現了人文關懷,更有效地引導和激勵了教職工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我校通過“校長講座”、“教師論壇”、“校本教研”等形式來進行校本培訓,使教師在和諧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滿足了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校長講座”是我校每學期開學和結束工作的重要內容,由校長針對教育教學中凸顯的問題進行校本培訓講座,啟發教師在教育觀念、專業素養、教研能力、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提升。
“教師論壇”是我校每學期的重要活動,由教導處針對教師的需求確定論壇主題,讓教師圍繞主題交流教學體會、讀書感悟、學習收獲等,使教師在相互交流的思維碰撞中成長。
“校本教研”是我校最具特色的活動,包括問題研究、經驗交流、教材分析、集體備課、研究課觀摩研討等,為教師的業務學習交流搭建平臺,使教師的專業水平在活動中提高,在活動中發展。
二、知人善任,開發教師潛能
學校在安排教師工作時要做到知人善任,量才錄用。特別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根據教師的能力與優勢和學校整體工作的需要,征求教師和教研組的意見,盡可能把教師的個人意愿同工作需要統一起來,使教師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發揮其最大潛能。二是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在辦公室、教研組的構成上,針對不同教師的個性,結合教師年齡結構,培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軟環境,注重人才特長的搭配、性格的搭配,讓每位教師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學校這個大家庭中。
三、文化立校提升人本管理
1.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
工作氛圍會影響教師的成長,從長遠和深層的角度看,工作學習的氛圍對人的影響可能比制度更有效。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我校注重營造積極的辦公室學習氛圍,提倡在辦公室進行研究學習、交流探討。
2.培育積極的教師文化
教師文化是教師精神力量的核心,同時也是學校最寶貴的一種資源。積極的教師文化可以提升人本管理的效果,為此我們在實施人本管理的同時努力建設“進取、合作、求實、創新”的教師文化,鼓勵教師積極進取,為積極進取的教師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為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營造氣氛,并以此推動教師積極進取精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