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知識產權信息管理》是一部具有時代感和開拓創新內容的學術論著,分析了知識產權管理的時代背景、內涵及價值等,以開創性的研究視角有機融合了知識產權制度和政策學、工程技術、管理學等學科,拓展了知識產權制度研究和管理科學研究的新領域。此外,還系統地構建了現代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體系。所以說,該書不僅在理論上意味深長,而且具有較高的實踐應用價值。
〔關鍵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制度;知識產權信息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10.046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10-0170-04
Original Resul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Research Domain
——Review of Moder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Wang Ying Dong Yongf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e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Moder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s a book of learning with sense of time and innovate content.It analyse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of times,connotation and value,etc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organically fus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policy theory,engineering theory,management theory and so on with the initiating perspective,and extends new are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research.Moreover,it systematically structures content system of moder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Therefore,this book is not only meaningful in theory,but also is full of higher practice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在信息化浪潮來勢洶洶、知識經濟已出露端倪的當代,信息尤其是創新性智力成果,無論是在世界范圍還是在我國,都已日益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主要推動力量,其他資源的比較地位則呈下降趨勢。相應地,圍繞著信息尤其是創新性智力成果的利益沖突就愈發激烈和復雜,以創新性智力成果為客體的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也日益彰顯,它不僅成為社會法律生活中的重點,也日益成為社會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重點和焦點[1]。知識產權與一個國家的經濟、技術、社會甚至文化之間存在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法律制度,同時,也是一種經濟制度、一種技術制度,還是一種管理制度[2]。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是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則是知識產權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知識化社會發展進程的加速,尤其是隨著網絡技術對社會、經濟、文化的全方位影響與推動,知識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社會信息化、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我國加入WTO、國際化貿易活動等,都對知識產權管理提出了現實的迫切需求。
知識產權從產生到消亡歷經創造、管理、保護、運用、權利消失幾個環節,每個環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其中知識產權管理最為重要。在整個知識產權工作中知識產權管理起著基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國家、地區層面,還是企事業單位層面均是如此。只有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才能得以實現??梢?,知識產權管理在知識產權整個運行過程中占有不可小覷的地位。由馬海群教授等編著的《現代知識產權管理》(科學出版社,2009年7月)是一部與時俱進、具有時代感的學術專著,應時代要求而產生,內容新穎,較其他同類專著更具創新性。書中,作者在繼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系統地論述了知識產權管理理論,并結合國家知識產權政策的需求和知識經濟社會要求,以敏銳的思維和獨特的視角,具體論述了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體系,在讀者面前呈現出知識產權管理研究領域的一個嶄新的成果——現代知識產權管理。書中研究內容的創新性和開拓性、論述的系統完整性、業務指導上的實用性等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1 開創性的研究視角,有機融合了知識產權制度和政策學、工程技術、管理學等學科
傳統知識產權研究主要有兩個視角:一是法學的視角,強調制度的安全與秩序;另一個是經濟學視角,強調制度的效力與效果。也有不少研究者還從社會學、倫理學、歷史學、管理學及技術發展的角度,對知識產權制度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知識產權管理是知識產權制度的產物,其業務領域也必將隨著知識與技術創新的進程而不斷拓展。且在知識經濟時代,圍繞知識與創新過程,將不同視角對知識產權制度的研究作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來看待的要求日益迫切,由此產生的必然結果之一是知識產權管理的集成性增強。馬海群教授開創性地顛覆了知識產權的傳統研究視角,將法學、經濟學、政策學、工程技術、管理學等學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重新審視知識產權管理,萌發了知識產權管理新的研究領域,即知識產權政策管理、知識產權文化管理、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知識產權技術管理等,并開創性地界定了這些領域所涉及的概念,利用相關理論闡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令人心悅誠服。該書不僅將其他學科理論進行了有機融合,且拓寬了知識產權管理研究的領域,馬海群教授在這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大膽嘗試具有開拓性,彌補了知識產權管理研究領域的多項空白。同時,該書在研究內容方面又極富創新性,具體體現在:(1)該書新穎性地借鑒了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和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實踐經驗,用于解決我國知識產權管理面臨的問題。如在知識產權政策管理、文化管理等章節都有借鑒國外的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并對改進我國知識產權管理現狀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具體地說,作者借鑒國外先進的商標信息管理系統,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標信息管理系統等;(2)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吸納國家政策文件的思想,使研究內容富有時代氣息,具有強烈的現實指導意義。如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提出的第7條措施指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該書正契合國家政策的需求,在知識產權文化管理一章中專門探討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政策與措施,這對我國知識產權人才的壯大和培養具有深刻的指導作用;(3)突破已有研究成果和固有思維模式的限制,開拓性地開展相關研究。如知識產權戰略是知識產權政策的一部分,屬于知識產權政策體系中統攝性政策,很多研究者都將其納入到知識產權政策管理領域內,而該書作者為突顯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性,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的限制,另辟蹊徑地將知識產權戰略進行單獨論述。又比如,在論述知識產權技術管理這一章節時,作者并沒有被局限在技術措施的框架內,一味地單純強調如何改進和加強技術措施來完善知識產權技術管理,相反的是,作者聯系行政、法律等手段一起加強技術措施的知識產權保護,這種跨領域的研究勢必會對知識產權技術管理起到更佳的效果;(4)有機融合了其他學科的理論,創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論。如在無縫嫁接了政策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知識產權政策的內涵、本質特征和功能。又比如,融合了信息管理這門學科的相關知識,提出了并不被人們所熟悉的知識產權信息這一集合概念,并對現有資料進行充分挖掘,形成了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這一領域,這是該書作者的獨創,作者以集成思想提出并論證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信息概念,重點研究知識產權信息特征與功能。由于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這部分內容是作者最重要的創新點,將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專門分析。
在書中,作者做了大量的交叉研究,其意義在于:首先,知識產權管理是對知識產權制度的有效運用。知識產權法制管理,為知識經濟所需的知識進入市場提供了法律保障,促進了知識經濟的健康發展,對知識產權法學建設也是一種補充和豐富;知識產權政策,是發揮知識產權作用的重要手段;知識產權文化的本質在于創新,知識產權文化管理,為知識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文化;知識產權技術保護成為法律保護、制度保護、經濟驅動之外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基礎和保障,知識產權技術管理,有利于推動技術保護進入法律保護框架;作為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將促進知識與技術創新、促進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制、促進高新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促進知識產權的國際交流。其次,從分支學科建設的角度,豐富和完善了管理科學學科研究內容和學科體系結構,從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知識產權技術管理、知識產權文化管理、知識產權政策管理等分支研究領域角度,對管理科學研究的完善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說,現代知識產權管理是管理科學研究分化發展的一種重要體現及新興研究領域,這種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進一步啟發人們思考管理科學其他新的研究領域,為人們研究管理科學其他分支學科提供有益的、可資借鑒的研究方式和思維模式。
2 開創性地提出知識產權信息理論
馬海群教授將信息管理與知識產權管理進行了有機結合后,提出了知識產權管理信息這一創新性概念,國內尚未有其他學者提出這一概念,屬于作者獨創性研究成果。狹義的知識產權信息是指表征知識產權權利屬性的信息,這種屬性既包括知識產權權利作為整體的屬性,又包括知識產權內各種具體智力成果權的屬性,同時,知識產權信息又是表征知識產權保護客體內含的信息,它包括專利信息、商標信息、版權信息、技術合同信息、涉及知識產權業務的競爭信息等等。廣義的知識產權信息則是表現知識產權存在狀態的信息,除表征知識產權權利屬性外,一切圍繞知識產權發生、發展、變化的信息,如知識產權政務活動、知識產權制度演化、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運行狀態、知識產權法律活動、知識產權貿易活動、知識產權數據、知識產權聲明、知識產權利益主體等,都可被看作是知識產權信息。并認為知識產權信息的本質是知識產權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的表征,知識產權信息是知識產權的重要屬性之一,是顯示知識產權存在的一種屬性,知識產權信息又是人們認識和利用知識產權的中介。知識產權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如普遍性與寄載性等外,還具有自身獨特屬性:一是法律規定性,即知識產權信息是依據法律而存在的,法律規定著知識產權信息的種類、范圍、數量、時效等。二是特殊時效性,即廣義知識產權信息、知識產權保護客體內含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時效性,而知識產權權利信息卻具有特殊時效性。知識產權所具有的時限性特征,決定了權利信息的這種特殊時效性,當知識產權失去法律效力后,知識產權權利信息隨之消亡。
書中不僅闡述了知識產權管理信息的概念,并對知識產權信息的特征、內涵、功能進行了深入分析。知識產權信息已成為人們從事政務活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法律規范及文學藝術創作等社會經濟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具有獨特的顯著特性,如①既是文獻信息,又是非文獻信。主要原因是知識產權信息以法律規定為載體,但又可借助文獻載體之外的其他載體來表達、傳播與利用,完全脫離原載體,故既是文獻信息又不是文獻信息。②既是靜態信息,又是動態信息。知識產權信息在某些情況下以靜態的形式存在于各種知識產權文獻之中,但是在更多情況下,以動態的形式存在于知識產權相關活動之中。③多為公開化信息。智力成果公開是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定條件之一,另外,國家設立知識產權的目的是促進智力成果公開,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④信息量大、內容廣泛而獨特。信息量大是因人類的智力成果涉及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獨特是因知識產權將受國家法律保護,未經許可而開發、采用、轉讓知識產權信息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 結構完整而又清晰、系統地構建了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體系
現代知識產權管理內容體系劃分的既有條理又清晰,各章節間表現出很強的邏輯性和完整性。從研究角度看,論證充分而又精辟入微,不僅有宏觀論述,如介紹了知識產權管理的時代背景,分析了知識產權管理的內涵、構成及價值等;又有微觀分析,如不同種類知識產權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術管理,不同類型主體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與管理和知識產權戰略管理,知識產權信息分布與收集、組織與傳播、檢索等不同運作環節的管理等。在研究對象方面,知識產權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知識產權的宏觀調控和微觀操作過程中的各方面關系及協調方法。從知識產權管理的主體看,該書主要集中在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國外主要國家、我國及其企事業單位等這幾種主體的知識產權管理內容的闡述和分析;從知識產權管理的客體看,該書是針對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管理這幾種客體來研究各知識產權管理的分支領域的。
現代知識產權管理涉及法律、政策、文化、行政、經濟、技術、信息管理等諸多方面。這些知識涉及的學科眾多,內容繁雜分散,研究內容的跨度和把握的難度都極大,為此作者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從一系列分散的、混沌的側面出發,通過分析與論證知識產權管理學的基本定位、知識產權管理學的范圍和研究對象,認為將知識產權管理定位為對知識產權各方面的宏觀調控和微觀操作,更具有說明力,因為不論是國家或政府還是企業乃至全社會,都面臨著強化知識產權管理的歷史課題和使命。沿著上述思路,最后系統地構建了一個相對較為完整而又清晰的現代知識產權管理理論體系,從9個方面構建并拓展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體系,包括:知識產權法制管理、知識產權政策管理、知識產權文化管理、知識產權行政管理、知識產權經濟管理、知識產權技術管理、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管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九大模塊。并由此構建該書體系,同時也作為該書作者對知識產權管理內涵及知識產權管理學科內容體系的一種新認識。作者所構建的這一理論體系是管理科學的重要分支,體現出管理科學體系的分化演變,這是符合現代學科發展既綜合又分化的基本方向和發展趨勢的。
4 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理論與實踐是一對孿生姊妹,理論的價值體現在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實踐調查基礎上,比如,選取世界組織的文獻和國外主要國家的知識產權網站研究國外知識產權文化建設與管理現狀,對國外知識產權信息網站進行調研并配以截圖研究知識產權專門搜索引擎模型的技術思路,比較分析國外主要國家的知識產權政策管理現狀,用以研究改善我國知識產權政策管理措施等。作者通過對知識產權網站的實地考察與分析,來揭示現代知識產權管理的新形勢和新特點。作者還結合了很多國內外的案例開展研究,不僅較具有說理性、讓人容易信服,而且能夠展示現實知識產權管理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思路和方案。比如,2005年我國暴發的DVD行業的退潮,Unitin Beheer B.V.公司等依據“337條款”起訴我國強化木地板生產和銷售行業等,這就形象地展示了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問題,啟示我們應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的資產管理,警醒我們知識產權資產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該及早策劃出一些預案。
該書的應用價值還體現在知識產權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對社會變革因素的反作用力,包括推動知識經濟發展、促進企業競爭情報研究、推進技術創新、促進貿易發展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知識產權管理新研究領域的提出,必然會推動現有知識產權政策、知識產權網站、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與應用系統、知識產權行政機關等的規范化發展,對于我國知識產權管理的實踐活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這既是我們無法回避而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重點。隨著知識產權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的不斷完善,它肯定會在現代及未來時代體現出更加廣闊而深遠的社會價值。作為一個新興的交叉性研究領域,知識產權管理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個良好開端,并顯示出極強的研究價值和社會應用價值,這將引發法律界、信息管理界在這一領域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齊愛民.現代知識產權法學[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15.
[2]蔣坡.知識產權管理[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