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劉禹錫又詩云:“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盛唐兩位大詩人對晚景的描寫折射出了人至暮年無為和有為的兩種人生境界。縱然,我們大都數人都如前者所釋,可后者也并非鮮見。在碧草連天的內蒙古,就有一群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們放棄安享晚年的快樂,卻一腔熱情、精神矍鑠、勇敢執著地干起了一番“復興內蒙古家紡市場”的事業,在離退休之后,以兩萬元起家創辦了內蒙古鑫隆防寒制品廠(以下簡稱鑫隆)。夕陽照晚漫天紅,他們快樂著堅持一路走來,并不知不覺地在美麗的大草原留下了一條清晰的低碳紡織之路的印痕。
夕陽壯美創業只為做點事
“今年我們最大的都87歲,我也78歲了。”聽后記者不覺感到吃驚,他們老當益壯的精神著實讓人為之動容。“當初辦廠,我們幾個‘老家伙’不圖掙錢,只是發揮余熱為社會做點事,更和低碳環保聯系不上。因為那時候我國還沒有低碳這一理念。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保要求的提高,我們在不覺中發現自己在踐行著低碳之路。”回憶起辦廠的經歷,鑫隆董事長孫鳳琴地向記者悉數著當時的點點滴滴:鑫隆成立于1994年,當時他們都是一些離退休的工程技術人員,還有專家、教授,大家一塊湊了兩萬塊錢,說干就干了起來。孫鳳琴還講述了來自家庭的勸阻以及外界的非議:“子女們一致認為我們是‘離休后不好好安度晚年,簡直沒事自找麻煩。’而外界更是夾雜著質疑的噓聲一片:現在正逢國家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初期,內蒙古許多家紡企業都面臨倒閉,難道老年人辦企業就能枯木逢春?”
既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又缺乏資金的周轉,場地也受限制,關鍵是老年人在觀念上還跟不上潮流,當時的難度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幾十年的大風大雨都挺過了,這點困難還算得了什么。2005年,鑫隆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辦事處綠色產業專家委員會吸納為成員單位。而董事長孫鳳琴也于同年被該組織聘為第六屬綠色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2006年又被評為中國經濟女性年度突出成就人物。
目前,鑫隆已建立了兩處田園式廠房,注冊了絨頂、利安等多個商標,四項工藝類床品獲準國家專利,產品規格多達280個,擁有多家店中店、直營店,產品銷到俄羅斯、日本、韓國和朝鮮等國家,此外,鑫隆還在丹東口岸設立了銷售中心,開展邊境貿易。
不覺中走出一條低碳家紡路
就像孫鳳琴說的那樣,當初由于沒有低碳、綠色和環保等時髦的詞匯,這些老人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和自己的企業在低碳領域里成為了先行者。對鑫隆這樣的成品家紡企業來說,其原料的特點決定了其產品的生態環保性能。該廠是一家生產各種絨毛絮片內胎和羊絨、駝絨被褥、床墊、嬰兒床上用品等的紡織企業,依托內蒙古大草原畜產品的原料優勢,用純天然、無污染的山羊、綿羊、駱駝的絨毛為主要原料,經過清洗、消毒、分梳、精梳和整理,運用遠紅外高溫定型等多道工藝加工,使產品成為獨具特色的絨毛絮片系列產品。而且,生產技術和方法還獲得了專利發明證書,贏得了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其產品特色不僅體現在天然原料上,還表現在,所有產品均用加工的絨毛絮片做內胎,選用優質純棉布料,運用傳統工藝,全部用手工縫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和透氣性能,被稱為“會呼吸的纖維”,不愧是真正的綠色產品。
孫鳳琴告訴記者:“前些年,低碳環保還沒流行時,大家也不太了解什么是低碳,我們只想提供一些鋪蓋舒適、保暖好透氣好的實在產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碳產品進入人們眼簾,純天然無污染的床上用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與信任,而我們廠生產的床上用品就是選用天然材料羊絨、駝絨,配以傳統工藝的手針精心縫制而成,是現代保暖材料的升級和換代產品,恰好迎合了時代的呼喚和人們的需求。就這樣,我們和‘純天然、無污染、綠色產品’這一主題走在了一起。”談及對低碳的理解,她說:“其實,家紡產品原料的環保性能只是我所理解的‘低碳’的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就是節約。你看,一床化纖填充物的被子可能就用三五年,年輕人不喜歡就要更換;而棉花的也就用十來年;以動物纖維為主,配以少量植物纖維制作成羊絨絮片,屬于天然無紡織物,可連續使用30年以上,而且依然蓬松柔軟,彈性自然,蓋一段時間后曬曬就可仍然保持其原有的性能。而且,被子還可以回收循環再利用,如做帳篷的圍氈。這樣就能節約原料,體現了低碳環保。在生產領域也是這樣,由于羊毛屬于蛋白質聚合物,洗后縮水比較嚴重,因此要對羊毛進行梳理、細分和配比,最好的絨用來做羊絨被,檔次低一些的就可以做床墊,也節約了原料,體現了環保。”
低碳責任不是掛在嘴上
目前有不少傳統紡織企業都認為“低碳生態、節能減排等時髦詞匯根本與我無關,更也不會涉及這個領域”,而且很多家紡品牌只負責成品加工,在他們看來,剪剪縫縫何來污染。稍好一點的企業就是嘴上說為環保努力,而實際上依然照著自己的譜兒來生產,環保早被拋到九霄云外。
談到家紡企業的低碳責任這里,孫鳳琴直截了當地說:“很多紡織企業都是嘴上功夫。而‘與我無關’這更是膚淺的看法,其實,家紡行業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成品加工只是制成床品的最后一個步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料,何成面料?不經過印染等工藝,產品又從何而來?而之前的哪一步能夠無污染?試問,又是誰選擇了前期的制造工廠?”家紡企業說出環保與自己無關無疑是打了自己一記耳光。“如果說紡織行業的環保體現在原料的選用、減排的生產過程、廢物再利用、無污染的使用過程四個方面,那么家紡產品作為終端產品,其使用過程最容易檢測產品是否環保。家紡企業是生產商的同時,也是面料的采購商。還有的企業不僅需要采購面料,還需要找印染企業進行染整加工。作為下游企業,不僅自己把關,對上一環節的把關也至關重要。所以說要把生態低碳當成責任,責任無小事,掛在嘴上或是在銷售終端產品時標榜自己的生態環保,最終會被市場所淘汰。換句話說,預期被動減排,不如主動出擊,做一個負責人的采購商,在原料工廠的選擇上就把好關,選擇符合環保標準的面料廠和印染廠家。”
此外,孫鳳琴還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公司的出口規模不是很大,但是由于產品的純天然性以及質量的過硬,吸引了不少國外買家,尤其是開展邊境貿易后,不少日本和韓國的買家購買產品后,還積極爭取進行投資合作。他們看中的不僅是產品的優良,更看中了孫鳳琴手中的“尚方寶劍”——專利技術。目前,鑫隆已通過加入聯合國綠色產業專家委員會,借助此平臺,擴大視野,尋求在投資、貿易、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的更廣泛的合作,以便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使更多產品躋身國際市場并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