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映兩周吸引600萬人次觀影,票房過2億元,占比國內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
作為一部已經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的好萊塢科幻大片,《盜夢空間》起先并不被中國內地市場所看好。在之前影片國內發行方舉行的業內看片會上,不少院線公司的選片人對影片中“讓人眼暈”的夢境設計表示擔憂:“夢境與現實幾乎難以分辨,劇情過于復雜,這恐怕會超出國內觀眾對好萊塢影片的一貫理解。”某院線公司經理曾私下這樣對記者說。
但在各院線舉辦的試映活動中,普通觀眾卻對該片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廣州一座影院的首場試映,上座率竟然高達九成,據影院值班經理描述,不少觀眾早早來到影城占據最好的位置“解夢”。這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其他院線的試映活動中,而且“八、九成的觀眾都對影片打出了高分,認為這樣的影片才對得起自己的智商,很過癮。”水土不服的擔憂隨之煙消云散,各院線和影院紛紛追加拷貝,增加排映場次。第一批觀眾走出影院后,“解夢”和“盜夢”成為不少年輕觀眾新的流行語,各媒體,尤其是網站上關于該片的帖子占據最顯眼的位置。一場前所未有的集體解夢活動由此展開。
兩周票房破2億元
《盜夢空間》上映首周5天后,影院終端傳出的數據讓該片的內地發行方長舒一口氣:全國影院排出的場次高達近4.5萬場,約有近28萬觀眾走進影院體驗“盜夢”,票房高達9500萬元。這一成績遠遠超過當年一樣讓發行方擔心內地觀眾“看不懂”的《達芬奇密碼》(該片首周3天票房不足4000萬元),也超過了首次在內地創下超過4.6億元票房的好萊塢災難大片《2012》的首周數據(該片首周3天票房8700萬左右,觀影人次約260萬)。盡管難與《阿凡達》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創下的首周7天吸引超過650萬人次觀影、進賬2.9億元、平均每天吸金4000萬元的成績相比,但除去制作成本、3D、IMAX等因素,作為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來說,這一成績在中國市場上足以成為傳奇。
以往的好萊塢影片之所以能夠吸引中國觀眾,要么是因為明星,比如最近的《敢死隊》;要么是大場面和特技,最典型的莫過于《2012》和《阿凡達》;很少有像《盜夢空間》這樣,因為“費解”而引發觀眾的觀影熱情。之前,該片在歐美地區的上映已經被普遍貼上“費解”的標簽,中國也有一些“超級電影發燒友”提前在網絡上“指點迷津”,對該片的“N個夢、N層空間、六人盜夢團隊”等進行詳盡闡釋,生怕普通觀眾“走不進去”。但事實上,很多看過該片的內地觀眾表示:“并不難懂啊,只要沒有因為去洗手間漏掉關鍵情節,就完全跟得上。”
“很多電影人忘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了‘周公解夢’,但普通觀眾沒有忘。”有網友在微博中如此評論該片的“意外走紅”。
首周過后,“解夢”和“盜夢”引發的話題性效應開始顯現,第二周,《盜夢空間》的市場行情繼續看漲,國內近2000座影院為該片排出5萬多場放映空間,約有超過31萬的觀眾走進影院,再產出票房1億多元,實現“逆跌幅”。至此,該片已經吸引了600多萬觀影人群,累計票房超過2億元。從《盜夢空間》當前的市場表現看,在9月下旬《精武風云#12539;陳真》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上映之前,依然有一定上行空間。
但關于該片的一些爭議也不絕于耳。比如記者在影院觀影時就發現,該片三番五次出現的“撞車”和“沉車”鏡頭引發不少觀眾噓聲,認為這樣解釋片中人物的“夢游”動作及其“動力”過于牽強和“小兒科”。
其實,好萊塢永遠是好萊塢。撇開中國觀眾對“解夢”的特殊迷戀,“盜夢”只不過是片方吸引觀眾的一個“奇觀”罷了。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除去“盜夢”這一“新玩意兒”,好萊塢影片中必備的其他“常規視聽奇觀”和商業元素一樣不缺:驚險的大場面、激烈的高難度動作、科幻、特效,以及永遠貫穿好萊塢影片的“感人愛情”和“大團圓”結局等。無論“盜夢”過程如何復雜,主人公萊昂納多最終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家,把一雙兒女抱到了懷里。這些對普通觀眾有著穩定殺傷力的商業元素與捉摸不定的“夢境”混搭,再加之“盜夢”的話題效應,如此市場表現便不難解釋。
占比國內60%以上市場份額
在《盜夢空間》上映之前,業內更看好的是“一幫老英雄們逞能”的《敢死隊》。《敢死隊》上映首周三天票房過7000萬元,第二周依然有超過9000萬元的進賬,并由此成就8月下半月內地影市整體產出5億元的高票房。業界紛紛認為該片票房將到3億元左右,但隨著《盜夢空間》的上映,《敢死隊》的掘金勢頭戛然而止。在《盜夢空間》上映的第一周,《敢死隊》的票房只有2600萬元,跌幅達70%;《盜夢空間》上映第二周,《敢死隊》的周票房已縮水至1200多萬元,最終票房勉強過2億元。
如此市場命運的影片并非《敢死隊》一部。之前,在業界以及觀眾中口碑均不錯的港片《線人》,首周票房已過3200萬元,片方之前預期的過億元票房似乎唾手可得,但隨著一周后《敢死隊》和《盜夢空間》的相繼上映,該片迅速被“邊緣化”,只得到5000多萬元票房,成績尚不足之前口碑一般的同類型影片《槍王之王》的一半。其他諸如《怪物史瑞克4》《戀愛通告》等紛紛被逼進收官戰。這造成《盜夢空間》上映的兩周內市場上該片一片獨大的現象。在這兩周內,國內市場上共產出票房約3億元,其中《盜夢空間》就占2億元,占比66%左右。
在《盜夢空間》的“大作為”下,今年遭遇“冷啟動”的暑期檔卻有了一個近似完美的結局,并為秋季影市開了一個好頭。從市場終端的數據看,《盜夢空間》上映的這兩周,國內的觀影人次達到近950萬人,總票房3億多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翻倍增長。
與《盜夢空間》一起在國內“走紅”的還有片中萊昂納多用以甄別真實與夢境的小道具——陀螺。片方最初擔心票房不利而配發給影院的的紀念版陀螺被以12元/只的價格一搶而空?!爱敵跗浇o影院只是為了給影片做宣傳,可惜數量太少了,只有幾十個,基本上首映場就被觀眾搶光了。”有不少影院經理對此表示遺憾。隨著該片的火熱上映,有不少觀眾不得不在影院之外尋找“盜夢陀螺”。有觀眾發現,網上出售的“盜夢陀螺”價格高達上百元。在一些“戶外攤位”,“陀螺”也被炒到130元到18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