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BBCW全球電視發行行政總裁史蒂夫#12539;麥烈達(Steve Macallister)
前不久,BBC環球中國節目展在京舉行,這標志著作為擁有世界最悠久歷史的電視公司BBC的節目銷售出口商BBC環球,開始有針對性地對中國節目市場進行營銷,就此,本刊專訪了BBC環球執行董事史蒂夫·麥烈達。
《綜藝》:請介紹一下BBC和BBC環球的關系。
麥烈達:BBC是節目制作機構,BBC環球是BBC的商業機構,是BBC世界性的營銷機構。我們的節目大部分來自BBC,也有一些來自英國獨立制作公司,包括一些獨立公司與BBC或其他電視臺合作拍攝的節目。
《綜藝》:BBC節目展示會移師中國,出于什么考慮?
麥烈達:BBC環球總部設在倫敦,在香港設有亞太代表處,并且在全球11個地區設有辦事處,我們通過電視節和我們的節目展示會進行節目展銷。在過去的35年中,節目展示會為BBC節目銷售打開了通路,BBC的節目展示會每年2月份在英國舉辦,但最近幾年,我們發現來自中國的買家非常少,因此我們將BBC節目展示會移到中國來舉辦,希望通過這樣大型的看片會能夠進一步接近中國客戶和媒體。
《綜藝》:BBC環球的中國節目展示有哪些中國市場針對性?
麥烈達:這個活動是為中國買家量身定做的。我們邀請130多家媒體和公司的高管人員參加觀摩會,希望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節目的選取放映是針對中國客戶的,有中文字幕甚至有些有中文配音;我們非常重視知識分享的過程,通過觀摩會參會嘉賓的直接交流,取得了更好的營銷效果,例如在觀摩會期間舉行的數字媒體論壇,就是這樣一個形式;從歷史上看,歷時35年的節目展的經驗在逐年積累,我們也在不斷改進節目展的形式以拉近同買方的距離。
《綜藝》:BBC環球目前在中國的經營模式有哪些?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有哪些?
麥烈達:節目展是銷售節目的一個通道。我們在中國的合作對象不僅是傳統的電視臺和節目公司,同時也與搜狐等新媒體開展數字媒體業務合作。節目模式的合作也是BBC經營模式的一方面,例如我們同湖南衛視合作的《舞動奇跡》。另外,BBC同中央電視臺中視傳媒合拍的《美麗中國》,獲得了美國電視艾美獎新聞與紀錄片類多項大獎,節目賣到60多個國家,有上千萬觀眾收看,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合作模式。此外,BBC環球還與中國合作方就品牌授權和經營方面展開合作,如在深圳和廣州地區設立天線寶寶早教中心,出版漢化版《汽車測試報告》。
《綜藝》:BBC環球目前在中國銷售最好的是什么節目?
麥烈達:去年BBC環球在全球范圍內銷售最好的節目是《Top Gear》。在中國,紀實類和自然歷史類的節目銷售最好。
《綜藝》:2009年經濟危機使全球的營銷業受到影響,BBC環球的今年銷售情況怎樣?
麥烈達:BBC環球2009年有4%的增長,但是經濟危機對于全球市場的影響還是存在的,具體到個別國家,在西班牙、希臘、韓國、美國和英國本土銷售量有所下滑。但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危機間接導致廣告投入減少,電視制片公司不得不降低成本,反而會帶動節目價格下降,致使購買節目的成本大大低于獨立制作節目,也使得總體銷售情況較為樂觀。
《綜藝》:怎么看待節目模式被模仿?在中國,BBC環球對于自身節目被模仿的現象會采取什么措施?
麥烈達:我們正在盡可能同中國有關版權部門協調。同時我們也在加快節目的銷售進程,使得節目盡早、盡快與觀眾見面,甚至是登陸新媒體平臺,最大限度地避免被盜版。
《綜藝》:截至目前,BBC環球明確出售給中國的節目模式有哪些?
麥烈達:共有四檔模式,分別是湖南衛視《舞動奇跡》Strictly come to dancing;《名聲大震》Just the two of us;《挑戰麥克風》Karaoke King or Queen;江蘇衛視《舞斗》Dance war。
《綜藝》:與其他國際節目銷售公司相比,BBC環球在銷售策略和手段上有哪些考慮?
麥烈達:首先我們是依托BBC的平臺,它是僅次于好萊塢的第二大電視成品機構,規模和數量上實力雄厚,每年有大概400個新節目問世;其次我們擁有龐大的電視節目庫,擁有5萬小時的節目內容,節目種類繁多。由于BBC公共廣播電視的性質,其節目的受眾群廣泛,男女老少皆宜,所以覆蓋范圍很廣。娛樂、少兒、紀實性等節目在全球市場都很受歡迎;最后,BBC的知名度非常高,出品的節目在業界有非常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