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最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制度,這本來是被世界歷史所證明的真理。但是在有些人看來,民主被認為是危害社會穩定的制度!證明之一是把民主轉型國家的不穩定和中國近代的動亂歸結于民主之禍。這完全是無視歷史和錯誤地總結歷史經驗。
威廉姆遜在“為什么要民主”的演講中指出,民主政治有一種穩定性和靈活性,使制度能持久下去。通過選舉和民意的信息反饋,民主政治有能力在保持其合法性的同時,修正它們的缺陷。民主國家和平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有批評他們政府的權利,有結社的權利,政府對它的人民負責。雖然民主政府不是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問題的捍衛者,但世界越民主,和平就越可能,這仍然是正確的。
專制制度是人類社會不穩定的根源,這一點已經有大量的歷史事實證明,而不需要用太多的筆墨論證。人類社會走向民主,是經過血與火的洗禮而作出的選擇。盡管民主制度有各種弊端,但在人類發展史上,它被證明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是抑制獨裁和暴力的最適當工具。民主制度帶來社會穩定不僅是對人民有益,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安全和生命最好的保障。
民主政權具有高度的穩定性,這也是被世界近代史所證明的。在北歐瑞典、丹麥等國自從建立現代民主制度以來,300多年沒有戰爭和社會動亂。瑞典盡管是多黨制,但80多年來由于社會民主黨實行以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策,絕大多數時候由它執政,社會非常穩定和諧。英國從資產階級革命以來,國內也沒有發生過戰爭和社會動亂。按我們的邏輯,不可思議的是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松散的聯邦,國家提倡多元主義和自由主義,可是在200多年的歷史中,除一次因奴隸制政策(不是爭奪領導權的斗爭)導致的“南北戰爭”外,沒有內戰發生,更沒有血腥的權力之爭。幾乎沒有一個真正民主成熟的國家會發生最高權的暴力爭奪。民主政府下,最高領導人產生的任何危機(因政治丑聞導致罷免或辭職、領導人自然死亡、謀殺等)都不至于引起政權危機和社會動亂,這就是民主制最大的好處。
民主社會之所以穩定,是因為政府的權力轉移通常在有序的程序中進行。作為一種和平、自由與溫雅的方式,權力斗爭輸贏和更迭都是“精神性”,而非“肉體性”的,是暫時的,而非長久的。而專制社會里的權力角逐,常常要以死亡為賭注。與其它政體相比,民主更可能消除以暴力手段解決社會內部爭端的必要性。
認為民主會造成社會不穩定的重要論據是拉丁美洲國家、東南亞國家和中華民國之初的民主之亂。這完全是一種曲解。我們知道,專制國家容易產生動亂,從專制向民主制過渡的國家也是極易發生動亂的。最高權力更迭的無規則和沒有合法性,使得它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盡管歷史上在選擇民主道路上有這樣血的代價和教訓,但不能阻擋人類仍堅定不移地選擇民主制度。為什么?因為,不付出這些代價,社會就不會有永久的穩定和安寧。專制制度會永遠重演血腥的歷史。
那些攻擊民主會導致社會亂象的例子都是自稱民主制的威權政府的例子,不能把民主轉型前的制度與民主制混為一談,把非民主制的弊端當作民主制的問題加以批判。發展中國家搞民主出現不穩定不是民主制本身的問題,而是從專制向民主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不穩定問題。
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民主制的深入人心,在非民主制向民主制的轉型中也摒棄了暴力和血腥,并大大縮短了轉型的時期;現代社會,民主社會轉型出現社會動蕩和不穩定的情況將大大降低。“民主乃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唯一的和平變革的方法。”(原載中央黨校《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