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眼中的世博”攝影展覽開幕
為慶祝上海市文聯成立60周年,由上海市文聯主辦,上海市攝協承辦的“紀念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攝影家眼中的世博’攝影展覽”近日在上海圖書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從近百位攝影家提供的一萬多幅作品中遴選出130余幅優秀作品參加展覽。展出的作品圍繞2010上海“世博”這一重大專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攝影家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感受進行“瞬間定格”,一張張圖片全面、精致、緊湊地反映了世博盛況,將世博的精彩瞬間濃縮于這130余幅作品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給觀眾重溫世博的盛況留下美好的回憶。
“琢玉成器——男女合演六臺大戲集萃亮相”近日上演
為培育和推進上海越劇男女合演的繼承和發展,由上海市文聯、市文廣局、文新集團主辦,藝術人文頻道、市劇協和上海越劇院合辦的“琢玉成器——男女合演六臺大戲集萃亮相”活動于11月下旬亮相申城,在藝海劇院陸續推出《紅樓夢》《千古情怨》《楊乃武》《狀元打更》《花中君子》《沙漠王子》等六臺大戲,分別由齊春雷、徐標新、顧愛軍、鄧華蔚、徐萊、俞景嵐、郭茜云等新生代演員擔綱主演。流派紛呈的“女子越劇”已有百年歷史,“男女合演”則起步于解放后。男女合演成長、繁榮于上海,是上海越劇院承擔的重要任務。此次活動希望成為越劇青年演員展示的平臺,推動“男女合演”的發展。
上海舉辦首屆中外無聲影片展
由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倡導的首屆中外無聲影片展最近在上海拉開帷幕。本屆影展集中展映中國和外國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引領世界電影界的優秀無聲影片,如《桃花泣血記》《神女》《野玫瑰》《巴格達竊賊》《將軍號》《卓別林短片集錦》等。主辦方邀請了世界著名音樂家、演奏家根據劇情跌宕起伏變化現場配樂演奏,復活了無聲影片的藝術內涵,體現出無聲影片與現代電影在組合中的藝術價值。
上海市文聯成立60周年美術·書法精品展亮相上海圖書館
由上海市文聯主辦,上海市美協、上海市書協承辦的“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60周年美術·書法精品展”日前在上海圖書館隆重開幕。精品展展出了76位藝術家的116件作品,其中有建國初期就譽滿畫壇、書壇的老藝術家:豐子愷、賴少其、黃賓虹、謝稚柳等;也有新中國藝術院校培養的藝術家:程十發、陳佩秋、方增先等。這些著名的藝術家不少在新中國美術史、書法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為上海的美術、書法事業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上海迎來2010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
近日,2010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開幕。該戲劇節原名“亞洲當代戲劇季”,是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組織承辦的一年一度的國際戲劇盛會,自2005年“亞洲當代戲劇季”舉辦至今,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今年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的主題定為“精彩世博,戲劇無限”,邀請到來自丹麥、以色列、愛爾蘭、日本、韓國及中國上海、北京、深圳、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戲劇團體與戲劇藝術家,為觀眾奉獻多臺精彩劇目。參演劇目囊括了話劇、肢體劇、默劇、音樂劇、音樂劇場等多種戲劇表演形式,成為青年話劇藝術家比拼創意的舞臺。據悉,本次戲劇季為期一個月,將于12月2日閉幕。
馬友友牽手上交回歸古典
在今年的格萊美獎頒獎典禮上,華人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憑借他的最新專輯《歡樂與和平之歌》,一舉奪得最佳古典跨界專輯獎。至此,馬友友已將16座格萊美獎杯收入囊中,成為格萊美獎歷史上得獎最多的華人音樂家。日前,馬友友在上海大劇院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德沃夏克的G大調第八交響曲和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對如此“古典”的曲目選擇,馬友友回答:“我只是一個‘跨界與融合’的嘗試者和探索者,當下全世界音樂界都在走這條路,發展格局從過去的以古典為主,形成了一股古典與跨界多元并存的藝術潮流,現在是回歸古典的時候了。”
上海戲曲演員獲第五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最好成績
第五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近日在山東省廣饒縣落幕。全國百名參賽選手分地方戲組、京昆組和器樂組角逐“中國戲曲紅梅之星”、“中國戲曲紅梅金花”和“中國戲曲紅梅花”稱號。上海劇協組織推薦報送的上海京劇院高紅梅、王璽龍、郭洋、魯肅、吳響軍、董洪松、魯薦忠,上海戲曲學院王維佳,上海昆劇團劉立爭,上海淮劇團景蘭英,共10名選手入選終審,并全部獲得“金花”稱號,高紅梅以99.32京昆組的最高分,榮登榜首,被授予“中國戲曲紅梅之星”稱號。上海再次獲得該項賽事的全國最好成績。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獲得優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