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選題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現狀入手,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問題主要原因是有利益誘惑、低廉的違規成本等。同時,強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對信息披露中出現的種種的問題提出綜合治理措施,以保障上市公司良性運轉。
[關鍵詞] 會計信息披露 監督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資本市場規范運行的有效保證。然而,企業管理者為了獲取信貸資金、發行股票和商業信用等而進行的會計信息造假現象,使會計信息披露失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對稱,具體內容不充分,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將應當記載的事項完全或者部分予以記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時滯性是很大的,在證券管理機構要求公布的日期范圍內,企業有拖延披露的傾向;出于各種目的的干預,產生了信息披露的不規范;我國目前對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等具體問題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難以滿足客觀的需要——這一系列問題都亟待解決。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1.評價業績的指標不科學
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業績評價指標不科學。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主要是看財務性指標。但財務性指標業績評價方法,只注重最終取得的財務性指標是否達到預期的標準,而不去探求財務數據背后的真正根源,忽略對企業經營質量的分析,從而促進了企業短期行為、會計造假等一些負面現象發生。
2.監管力度不到位
目前我國的監管缺乏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財政、證券、工商、稅務、審計等部門都涉有一些監督權力。在具體的監管方面只有證監會實施具體的措施,而證監會的力量又比較薄弱,權威性也不強,其他各個部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都沒有規定明確的責任,部門之間沒有形成合力,共同來監管上市公司信息。因此,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起不到真正的約束作用。
3.上市公司受利益的驅使,形成不當行為
一般公司在上市之前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在發行股票時會盡可能的對公司財務進行包裝,肆意編造虛假會計信息,把公司盈利數據做高,從而達到提升股票發行價格的目的,使會計信息披露失去真實性,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當受到利益的驅動,上市公司總是要實施對自己有利的會計行為,從而使會計信息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失去公允。
4.注冊會計師沒有履行相關的義務
有些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為了維持與上市公司的良好關系以獲得相關利益,在實踐中就沒有很好的履行職責,出現了對虛假的會計信息不揭露,還通過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等手段,包庇作假者。這種做法也就導致了部分上市公司的違規違法行為的出現。
5.會計政策與制度本身局限性的存在
由于會計制度政策與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程序、方法存在太多主觀估計和經驗判斷的數據,而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和會計準則制度同是證券市場會計規范的內容,其局限性將會使產生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存在質疑。
二、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措施
1.制定科學合理的會計規范體系
必須建立并嚴格執行一套科學的會計規范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能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出現違規現象。面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立法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定出比較具體的細則,明確規定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辦法,協調好各個部門,相互配合,權責明確,制定出的法律法規要考慮到操作性,完善法律法規存在的缺陷,使現行的《會計法》便于真正施行。
2.加快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體系
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中較高形式的市場形態,上市公司是現代企業中最高層次的企業形式,因此,加強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強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改變管理方式,按證券市場和現代企業特有的規律辦事,建立起真正規范化的市場經濟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和利益驅動機制。
3.建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控制機制
必須確立上市公司的會計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的不相容職能。讓會計人員真正成為會計信息供給的主體,使會計人員有責任也有能力拒絕管理人員的不合理要求。同時,采取措施大力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人員各方面素質,包括職業道德水準。再次,上市公司必須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歸屬監事會領導,對會計業務進行日常的內部審計監督。
4.加大市公司信息披露過程的監管力度
加大監管力度就要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通過各種途徑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過程及市場進行約束與控制,建立良好的市場交易環境。監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追究相關人的責任,使會計信息真實性得到充分保護。
5.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
改善執業環境,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待遇,大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開展有效的培訓,促進注冊會計師嚴格遵守獨立審計準則及其他執業標準。建立注冊會計師懲戒制度,以督促注冊會計師嚴格執行獨立審計準則及相關法規。
6.規范自愿主動性信息的披露
隨著資本市場國際化及資本籌集競爭的加劇,許多上市公司在法定信息披露的基礎上,自愿披露一些對企業有利的信息,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應該是有秩序的,必須嚴格規范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正確處理好規范化和靈活性、合法性和恰當性、相關性和重要性、充分性和適當性之間關系。
7.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完善公司治理,從公司內部強化管理,同時,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制定一些強制性的公司治理原則,監督上市公司的行為。
三、小結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既要從公司內部治理出發,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又要加強外面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相關法律制度,使證券市場向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其在證券市場中積極有效的作用,為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和投資者決策提供值得信賴的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吳廣垠:國內公司內部治理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08(2)
[2]張彩珍:淺談會計信息披露[J].經濟師2008(5)
[3]陳旭: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J].科技創新導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