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又有銀行和國家政策的原因,本文就從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途徑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 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在經濟結構調整、擴大社會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我國中小企業已進入增長發展階段,如何改善融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夠
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不夠,長期以來,國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業傾斜,盡管近年來,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籌劃推出中小創業板、增加中小企業貸款規模、財政支持擔保機構建設、采取了差別利率、兩免三減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稅等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和措施在實際當中往往無法實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不足的問題。
2.金融體系不健全
(1) 缺乏與中小企業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在我國目前的銀行組織體系中,還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政策性銀行,民生銀行原來的初衷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可是現在它已經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什么區別了,由于資金、服務水平、項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2)國有銀行惜貸嚴重。中小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數量多,規模小,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和淘汰率高,投資回報相對較低。導致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及違約率均高于一般企業的平均水平。 而作為銀監會評價銀行資產質量的最重要指標是不良率的高低。致使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更加謹慎,也使得中小企業貸款成本的增加,貸款更是難上加難。(3)缺乏健全的直接融資渠道。雖然中小企業創業板早在籌劃之中,卻遲遲沒有推出,而可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證券交易市場和風險投資市場尚未列上議事日程。這類小型資本市場的缺乏,使中小企業失去了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4)信用擔保制度不完善。發展擔保業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目前政策性擔保機構少,多數民營擔保機構沒有得到財政支持。擔保公司對申請擔保企業的審查苛刻。由于擔保人資產抵押及企業自身信用擔保的苛刻條件,使較多的中小企業難以享受到政策的優惠,許多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同樣無法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
3.中小企業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業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差。大多數中小企業成立時間不長,底子薄,規模較小,自有資本偏小,基礎比較差,生產技術水平落后,產品結構單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風險能力差,經不起原材料或產品價格的波動,經營風險大,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2)財務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對稱。據調查,我國有50%以上的中小企業財務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自身素質低,缺乏管理知識,治理混亂,多頭開戶,多頭貸款,財務報告不真實,通常是上報主管部門一套,稅務部門一套,銀行的又是一套,常常令專門搞企業財務的信貸員也難識“廬山真面目”,增加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風險。
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1.充分發揮政府的的作用
中小企業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差,融資難,因而需要政府適當的扶持。
(1)構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政府應盡快指定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有關中小企業貸款的法律或規定,通過立法為解決融資難題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完善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可以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性的金融機構(如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優化中小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3)完善我國對中小企業資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門主要以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援助等方式給予資金上的支持。
2.完善信用擔保機制
(1)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抵押制度,加強抵押物市場建設。(2)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要簡化中小企業貸款抵押手續和條件,允許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為抵押;建立政府貸款擔保基金,為經過其評估發展良好的中小企業提供政府擔保;建立中小企業共同擔保基金,由政府加以引導,從而可以調劑各企業間的擔保資源。(3)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估機制。擔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將對中小企業信貸資金規模擴張起到積極作用。但為了防范信用擔保風險,應強化信用評估機制,一方面應強化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約束;另一方面應對中小企業進行約束,可以建立中小企業資信檔案,對中小企業的經營、資本、質量、完稅、個人行為進行追蹤分析。
3.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1)完善風險投資體系。風險投資主要用于高新技術領域小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當前的重點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對風險投資的引導作用,在整頓現有風險投資公司和發行科技投資機構的基礎上,明確其經營范圍,規范其經營行為,以加快建立風險投資的制度規范。(2)發展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有限制條件少、融資風險小、保持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和資金的安全性、節稅效應等優點。(3) 改善中小企業債券融資。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應理順債券發行審核體制,逐步放松規模的限制,擴大發行額度,完善債券擔保的信用評級制度,支持經營效益好、償還能力強的中小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融資。
4.提高企業自身的綜合素質
中小企業要想得到銀行和社會的支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實踐中做到:
(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治理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公司制改造,構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有效消除中小企業投資者獨斷專行的弊端,降低中小企業經營風險。(2)規范企業財務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不做假賬,保證財務報告真實性與準確性。(3)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級評估制度和指標,構筑信用體系,杜絕不良信用記錄,提高企業還款的信譽程度,解決銀行的資金安全和利益難以保障等問題。
參考文獻:
[1]陳瑋: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2008(3)
[2]陳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五點建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06)
[3]劉淑華: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2006
(0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