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自1996年實施政府采購以來,采購的規模和范圍不斷的擴大,到目前為止已累計節約財政資金超過3000億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傳統的政府采購模式以不能適用和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了。政府采購電子化不僅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政府采購的不足,而且可以促進政府改革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政府采購電子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 政府采購 電子政務 電子商務
一、我國政府采購的現狀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是一種政府行為。我國自1996年開始政府采購試點工作以來,建立了初步適應我國政府采購的框架,在制度建設、規模數量、采購范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數據顯示,政府采購金額1998年為31.06億元,2009年國內政府采購達7413.2億元,是1998年采購規模的238倍之多。到目前為止,政府采購累計節約財政資金3000多億元。這也標志著我國政府采購正式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
我國從2003年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經過近8年的實施,政府采購范圍不斷擴大,已經由原來單純的貨物類采購擴大到工程和服務類采購,并且工程采購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政府采購資金來源從最初的預算內安排的資金擴展到包括預算內、預算外、自籌資金在內的各種財政性資金。一些公益性強、關系民生的采購項目納入政府采購范圍,日漸增多的民生項目成為政府采購規模擴大中的亮點。
這一制度盡管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很快,在收到成效的同時也難免存在許多問題。傳統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時效性不強,發行范圍受限制,發布效果不佳。采購成本巨大,采購程序不夠優化,有人為操作成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政府采購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二、政府實施電子采購的積極影響
經過十多年的培育與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由于電子商務的高效、透明、低成本等優勢,深受各行業的偏愛,各行業都在努力推進電子商務進程。網絡采購既是電子商務的重要形式,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相對傳統采購來看,網絡采購具有明顯的優勢:價格透明、效率高、競爭性強、節約成本等。政府通過實施高效、透明、低成本的電子采購可以帶來以下積極作用:
1.提高政府采購效益
傳統的政府采購由于缺乏公開透明的信息機制,在實際運行中不可避免地造成采購行為不規范,財政支出資金使用效益低下,采購過程以部門或小集團利益為重,并引發不同程度的“暗箱操作”和腐敗行為,弱化政府、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通過實施政府采購的電子化,與采購相關的信息都可以公開透明的共享,減少了人為操作,大大增強了采購的透明度,有效的避免了“權利尋租”等腐敗現象的發生,審計部門和公眾可以對采購過程全程跟蹤監督,減少采購過程的隱蔽性和暗箱操作,提升政府形象,增加客戶滿意度。
2.提高政府的采購質量
電子化采購可使采購部門優先獲得采購的主動權,充分考慮政府采購的實際需要,提出采購要求,在此基礎上實行競價采購,供應商在網上展開價格和質量的競爭,最有優勢的供應商勝出。相當與在很大范圍內選擇到了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做到“貨比三家”,盡可能的找到質量和價格都最為理想的合作伙伴,防止質量事故的發生。
3.有效的降低政府采購成本
政府網上采購系統不僅擴大了信息公開范圍、提高了采購項目規模,而且降低了供應商的投標成本,極大地提高了供應商的參與積極性,形成更大范圍的市場有效競爭,同時可以實現申報、招標、投標和評標等功能在互聯網上操作完成,可為采購單位、政府采購中心及供應商節約大量的紙張、交通、住宿費以及參與投標的各項費用,有助于降低投標價格和企業管理成本,網上采購可以有效的縮短采購周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幫助企業降低庫存,最終有助于降低政府采購成本。從2003年實施《政府采購法》以來,我國政府采購規模以年均超過30%的速度攀升。但我國政府采購的總體規模還是偏小的,約占當年GDP的2%左右,與歐美發達國家的10%比重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也體現出我國政府采購規模的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如果按照每年實施電子采購的節約率再提高10%(目前傳統政府采購的節約率為10%左右),那么累計下來,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
4.有利于推動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改革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從世界發展的歷史來看,政府改革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信息技術在政府的應用為政府改革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力量和前所未有的契機,對于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政府采購的電子化是電子政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全面實施電子采購,必然會推動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從而提高政府的決策水平、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促進政府的廉政建設等。
5.有利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根據商務部2010年8月30日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08-2009)》,2009年,我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8萬億元人民幣,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的交易規模還偏小,占國內各交易總額的比重讓仍然很低。2009年我國政府采購金額為7413.2億元,假如全部實施電子采購,會在09年的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基礎上再增加近20%的規模,那將有利的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的政府采購水平(約占GDP的10%),那將會是在此基礎上翻倍的增長。今年6月份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發布了中央國家機關辦公用品網上商城定點招標項目中標公告,國內最大的B2C電子商務公司京東網上商城成為首家中標中央國家機關采購協議的電子商務企業。據統計,政府采購電子化正在以年均40%的幅度快速增長,而此次京東網上商城中標中央國家機關采購協議,則標志著政府采購將加快由傳統渠道向電子商務渠道傾斜的力度。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的網上采購規模和采購比例會不斷加大,將會有效的刺激電子商務相關行業的發展,形成規模經濟,有效的推動電子商務產業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三、結論
政府采購通過實施電子化后,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購成本,還可以有效的推動政府的改革,提升政府政務處理的效率、促進政府服務的提升、改善政府管理并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同時還能我國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產業升級,特別是電子商務行業將受益匪淺。所以,政府采購電子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政府改革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08-2009). 2010年8月
[2]姚國章:電子政務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3月
[3]中央政府采購網.http://www.zycg.cn.
[4]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http://www.mof.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