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提出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拓展審計范圍等策略。
[關鍵詞] 企業 內部審計 企業發展
一、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它的權限、人員資格以及可利用的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內部審計機構必須獨立于被審計部門才能發揮其職能,審計的定義也特別強調了“獨立”兩個字。一些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隸屬于財務部門或與被審計部門的行政隸屬關系平行,執行性就較差。內部審計機構要獨立于他們所審核的部門之外,能在最高管理層的直接領導下,獨立、客觀地開展工作,這是內部審計的必要條件,是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的重要依據。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由企業的主要行政領導人直接領導,其地位應超過企業的其他職能部門。特別在進行企業全面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和大型項目購置審計時,便于協調和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取得被審計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在這方面可以借鑒現行的企業總會計師制度,使內部審計機構成為企業行政領導成員,協助企業主要行政領導人工作,直接對企業主要行政領導人負責。當然,經過合理設置的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也有其相對性,會受到企業主要行政領導人的主觀認識和態度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左右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結果。所以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還需要企業主要行政領導人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共同努力。
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可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1.加強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學習專業知識和審計技能,學習國家財經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定,提高綜合素質,保持獨立公正的態度。
2.警示教育。通過座談會、觀看錄相、參觀、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選擇威懾力強、社會影響大、危害深、有普遍性、群眾性的重大案例作為警示教育內容,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教育,防微杜漸。
3.建立完善審計回避制度和主審負責制。嚴格按照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職業道德規范開展工作,妥善處理好內部審計人員與親友的關系,強化主審的責任意識,避免無為責任的發生。同時,內部審計人員也要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有關業務、法律和規章制度,不斷更新知識,并在實踐中積累工作經驗,探索審計技巧,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三、內部審計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內部審計是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建設法制社會、保持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動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審計工作特別是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必將不斷增強。
1.強化內部審計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給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長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內部審計要在促進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等方面的協調統一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要從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內在需要去認識內部審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下,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體現公司治理結構中股東、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相互制衡,體現所有權、決策權、經營權之間的相互制衡,促進企業內部形成上下溝通、左右協調的合力;可以確保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和完整,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各個利益相關主體的權益不受侵犯。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企業自我糾錯機制的關鍵環節,加強和完善內部審計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現代企業制度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強化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適應形勢發展,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內外壓力。因此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機制,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至關重要。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可有效保障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確保企業管理規范。
近年來,許多企業在加強審計監督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實踐表明,只有健全內部審計,確保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才能保障企業的長遠利益和健康發展。在國資委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下發后,不少企業陸續將原來合置辦公的內部審計機構獨立出來,或者設立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并積極充實內部審計力量,建立了未質較高、能夠打硬仗的內部審計隊伍;在多數企業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已經成為企業內部審計的一項日常性和基礎性工作,為企業加大監督力度、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依法經營和規范管理做出了積極貢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效果明顯。許多企業做到經濟責任審計面達到百分之百;各類專項審計工作開展卓有成效。許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依據加強企業審計監督工作需要,積極開展了工程項目審計、改制審計和風險業務審計等一系列專項審計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審計監督強化內部控制作用越來越明顯。為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規范管理、完善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拓寬審計范圍
從局部到整體。內部審計目標的改變,意味著內部審計的職能已經從局部擴展到企業整體,它不再僅僅限于協助組織成員,而是提高到幫助組織實現整體目標,使內部審計成為組織成功關鍵因素和更有機會創造價值的核心程序之一。為此,要實現內部審計范圍的展拓,從財務審計到內部效益審計、風險管理審計和治理程序審計。“控制”一度曾為內部審計的核心,但新定義,已將內部審計的焦點由財務及遵循性控制轉換為管理控制、管理程序,以及強調組織風險的責任。提升審計功能,從保證到咨詢服務。效益審計要求提升內部審計功能,“保證與咨詢服務”的觀念并不是要摒棄以往遵循性或財物性的傳統審計工作,而是將內部審計的觀念擴大。延伸審計內容,從內部控制審計到戰略審計。內部審計進入戰略審計的層面,可以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建議,增加信息源的寬度和質量,以支持公司戰略決策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梁列芬:公司治理的”內當家”一一內部審計[J].科技創新導報,2007,36:64
[2]王學敏: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34:156
[3]王 鶴:淺議企業內部審計的機遇和挑戰[J].科技創新導報,200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