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有效地保護私人物權及其行使,必須制裁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本文對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特征和構成做了一定的探討,為認定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奠定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 物權 行為 特征
2007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的立法宗旨,對堅定私人合法獲取財富的決心,激發其創造財富的進取心,增強其創業和投資的信心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因此,加強私人物權的保護便顯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本文僅就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相關問題淺談個人看法。
一、物權的定義
什么是物權?理論界人們的看法不盡相同,筆者認為,物權是財產所有人依法對自己所有的財產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以及財產非所有人依法或依約對他人所有的財產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處分的權利的總稱?!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稱物權法)第四條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庇纱丝蓪⑽餀喾譃閲椅餀?、集體物權和私人物權。所謂私人物權是指自然人依法對自己所有的財產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以及財產非所有人依法或依約對他人所有的財產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處分的權利。私人物權遭受損害的絕大多數情況是由于社會上存在著形式多樣的侵犯私人物權行為。
本文所稱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侵害私人物權和妨礙私人行使物權的行為的總稱。所謂侵害私人物權的行為,是指行為人對私人物權的標的物非法加以損害,使之減少或者滅失,從而使該權利人物權所及之范圍縮小或喪失的行為。所謂標的物的減少,是指標的物的數量減少、面積或體積縮小和質量下降,所謂妨礙私人行使物權的行為,是指行為人對私人物權的標的物非法實行控制,使該權利人無法行使其全部或部分特定物權的行為。有時妨礙私人物權行使的行為也會間接帶來私人物權被侵犯的情形,如,行政執法機關違法扣押了某私人的財產,而該財產在被扣押時或在被扣押的過程中遭受毀損或滅失,該行政機關便既侵害了私人物權,也妨礙了私人行使物權。
二、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特點
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具有行為主體和行為性質的廣泛性、行為種類的復雜性和法律責任的多樣性等三大特點。
所謂行為主體的廣泛性,一是指實施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行為人,除公民外,也可能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還可能是政黨或各種武裝力量;二是指一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實施,往往涉及幾個處于不同層次的隸屬關系的主體。如一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往往為幕后決策者、現場指揮者和具體實施者共同實施。
所謂行為性質的廣泛性,是指實施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可能是行政侵權行為,也可能是刑事侵權行為還可能是民事侵權行為。所謂行政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在執行行政管理行為的過程中,違反行政法的規定造成私人物權侵犯的行為。所謂刑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刑法規定,依法應受刑罰懲罰的嚴重危害社會的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即侵犯私人物權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所謂民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是指作為民事主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違反合法有效合同的約定或實施違反民法規定行為,造成私人物權遭受侵犯的行為。
所謂行為種類的復雜性,是指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種類繁多,不易掌握。有單位侵權,也有個人侵權,還有國家侵權;有一般侵權行為,也有特殊侵權行為;有侵犯私人財產所有權的行為,也有侵犯私人用益物權的行為,還有侵犯私人擔保物權的行為;有暴力侵權行為,也有非暴力侵權行為;有故意侵權行為,也有過失侵權行為;既有以作為的方式實施的侵權行為,也有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侵權行為;既有一般的違法行為,又有嚴重的犯罪行為,有的既是違法行為,也是犯罪行為。
所謂法律責任的多樣性,是指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一是類別較多,既有行政法律責任,也有刑事法律責任還有民事法律責任。二是往往需要多種法律責任并用。
三、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成立條件可概括為一般構成和特殊構成兩個部分
成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一般構成,也可稱為共同要件,是指成立任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都必須具備的條件。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一般構成包含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私人物權受到危害、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與私人物權受到危害之間有因果關系,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主體和實施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主體的主觀方面等五個要件。
第一,行為人實施了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有兩層含義:首先是指這種行為造成了私人物權標的物的損害,或者這種行為妨礙了私人行使物權;其次是指這種侵權行為就其性質而言必須是屬于非法行為。所謂非法行為,是指違反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和在沒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的情況下所實施的行為。“國家唯一能夠合法‘侵犯’私人物權的是征收和征用?!蔽餀喾ǖ谒氖l第一款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第二,私人物權受到危害。私人物權受到危害,包括私人物權發生了危害結果和私人物權受到威脅兩種情況。私人物權發生了危害結果,是指私人物權范圍已經縮小或者喪失或者私人物權權利人已經無法行使全部或部分特定物權。其中私人物權喪失,包括既得物權的喪失和在正常情況下可得物質利益所體現的私人物權的喪失。
第三,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與私人物權受到危害之間有因果關系,是指私人物權所受到的危害,是由非法侵犯私人物權所引起的,即二者之間存在著引起和發生的較為密切的內在聯系。這種因果關系十分復雜,在法學界有各種主張,如直接因果關系、間接因果關系、原因和條件等。要正確判定因果關系,需要在處理具體問題時,進行具體分析。
第四,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主體,是指實施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單位和公民個人。單位成為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主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是依法設立的社會組織,如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包括法人和非法人團體);其二,必須是以該單位名義實施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其三,必須是為維護本單位利益或為本單位取得利益而實施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公民個人構成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主體其構成條件因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從屬的法律性質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刑事侵權行為(即犯罪行為)其主體必須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民事侵權行為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等。
第五,實施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主體的主觀方面,是指實施非法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存在故意或者過失,如屬于意外事件則不能構成侵犯私人物權行為。
成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特殊構成,也可稱為具體要件,是指成立某一具體侵犯私人物權行為時,除必須具備成立侵犯私人物權行為的共同要件外,還必須具備的其他特定條件。如成立行政侵犯私人物權行為,不但要求行為主體必須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或者是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而且還要求必須是他們在行使行政職權或者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了損害。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