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于2008年爆發。隨著此次金融風暴嚴重程度的不斷升級,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已經深深影響到了我國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文通過對全球金融風暴背景下我國民營企業應對現狀的研究,從民營企業該采取何種策略應對并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 民營企業金融風暴應對策略長遠發展
2008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風暴不斷升級,其影響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最初的預想,并不斷的向全球蔓延。現如今,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已經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各個方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國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也難逃其影響。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民營企業采取何種策略應對危機,其策略是否具有科學可行性,還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和措施來積極應對危機,從逆境中“逆流而上”,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尋求企業自身發展的契機,這些都是本文要探求和解決的問題。
一、世界金融風暴中的民營企業現狀
總體來說,金融風暴影響到了大多數民營企業。有這樣一組調查數據:有50%的企業認為金融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的程度很大,30%的企業認為影響程度較大,20%的企業認為影響程度較小,企業認為沒有影響程度的基本沒有。可見,大多數企業在日常經營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我們從行業分類角度和地域地區差異角度分別進行對比分析。
1.行業分類角度
在行業上,尤其以制造業、鋼鐵貿易、化工行業和餐飲行業等企業受到的影響更深。大家都感到,雖然正處在酷暑,可金融危機還是帶來了陣陣寒意。
調查顯示,房屋建筑領域和制造加工領域受到=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較高。房屋建造領域私人投資項目較多,此次金融危機使許多私人財富縮水,私人投資的房屋建造項目將大幅度減少。而由于房屋建設并不具有國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即便是國家投資的房屋建造項目,也在大幅減少。鑒于此,此次金融危機對制造和建筑業影響大也就不足為奇。
2.地域地區差異角度
很多民營企業負責人和決策者普遍認為,從目前金融危機對全國各區域市場的影響看,金融危機對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影響最大,在我國涉外貿易比較多的沿海省份如廣東、海南、浙江、福建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較高,這些市場的風險也比較大。
從對民營企業負責人和決策者的問答對話中,民營企業普遍看好中部省份和地區,認為這些地區還存在較多的市場機遇;西部地區將受到的影響有限;中部省份和地區未來建筑業發展勢頭較好;而對沿海開發的部分地區持不樂觀態度,認為這些地區未來仍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二、面對危機民營企業采取的應對策略和方式
面對不容樂觀的現狀和日益嚴重的危機,民營企業紛紛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以不同的方式來應對危機。應該說,面對危機,反應各異。有的企業還沉浸在痛苦之中,并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來應對,依然持迷茫和觀望態度:有的企業卻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采取行動,應對變化形勢,努力化危為機。
總體來說,以下做法反映出了面對危機時,民營企業管理和決策者的智慧和冷靜。
1.迅速應對,積極高度重視。危機沒有到來時,看不出企業的不同。危機真正到來了,企業間的差距也開始顯現。優秀的民營企業,平時就注重提高自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他們研究對策,制訂預案,迅速應對,規避風險,將危機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2.鞏固現有市場份額,力爭減少貿易損失。以工程建設和制造業為代表的受危機沖擊最大的民營企業們,面對危機,他們積極主動地和合作廠商聯系,鞏固已經擁有的市場份額,留住客戶,守住已經打下的“江山”。
3.在謹慎中大力開拓新的市場。危機下,謹慎的尋找和選擇新的合作客戶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民營企業加大力度開拓新的市場,將企業的重點轉到一些受危機影響小的行業和地區,以規避風險。
三、民營企業還應該采取哪些方式和策略積極應對危機
面對危機,民營企業如何最大程度挽回和減小損失,在逆境中保住既有市場既有效益,并迎難而上,逆境中尋找到新的契機,并取得發展,這是每一位民營企業家和決策者們苦思冥想的問題。
總體而言,民營經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依然較大,部分企業在經歷著金融危機的考驗和磨練。面對企業的實際生存狀況,我們更應該思考現狀背后得出問題的本質,無論是在經營發展中裹足不前的困難企業,還是受危機影響不是很大的企業,透過表象看清楚內在才能就應對危機作出探索性思考,為廣大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有效科學的建議,以此來推動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1.瞄準市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金融危機既是挑戰也暗藏著機遇。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應該善于抓住時機,審視自身不足,對于不適應新形勢下的傳統產業結構,要積極調整。
2.多方面拓寬融資渠道,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一直以來,資金不足融資困難都是制約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在經濟危機中,這種瓶頸的制約作用尤其嚴重。作為民營企業,要積極拓寬融資的渠道,注重企業自身誠信建設,以便在需要是能順利從金融部分得到貸款。同時,民營企業要調整自身資金回收過程,加快回收的力度,防止企業資金鏈的斷裂。
3.重視企業的自主創新,依靠拳頭產品,擴大生產經營。
創新的進步的動力,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創新。沒有了創新,企業就失去了進步發展的生命力和動力。自主創新是民營企業面對金融危機時迎難而上逆勢發展的關鍵所在。創新是自上至下的,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們更要有這種意識和思想,在理論和行動指導企業向著創新的未來發展。
4.民營企業要重視科技的力量,積極和高校開展聯合,以科技促發展。
廣大民營科技企業要積極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科技是促進企業發展創新的重要因素。重視企業自身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聯合,不僅可以走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還可以使企業保持領域內的先進水平,保持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對于一些科技力量雄厚的有條件的民營科技企業,應該積極參加一些科技計劃項目競標。在競爭中求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