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裝備制造行業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裝備制造行業發展的有一個增長點,進而探討了裝備制造行業的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 裝備制造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困擾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裝備制造業又是主要依賴于資源和環境的行業,在資源和環境的硬約束條件下,裝備制造業自身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發展服務經濟是擺脫資源和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我國而言,同樣面臨著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嚴峻挑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我國裝備制造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由于產業融合的推動,使得生產性服務業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并在全球迅速崛起。
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動因
生產性服務業依托裝備制造業、服務裝備制造業并實現良性互動。裝備制造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生產性服務業則是裝備制造業提升和高端化的有機補充。隨著裝備制造業部門經濟規模的逐步擴大,它們對服務業的需求也將迅速增加,并會把這種需求滲透在現代先進裝備制造業前期研發、設計,中期管理、融資和后期物流、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全過程中。如此良性互動,不僅會促使企業內部出現產業融合,而且會在產業鏈上促使制造業與服務業間出現融合,還會使區域內的裝備制造業和服務業在一個特定空間上實現產業融合和集群式發展。當然,企業按照市場分工的細化、深化和專業化要求,適時將服務外置和提升,可以加速產業融合的進程,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突破?,F代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特征,主要是打破了傳統的消費性服務業的局限,開辟了生產性服務業的新領域,即原先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自我服務內容,諸如市場調查、可行性研究、產品研發、風險資本、采購管理、物流配送、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培訓等活動,實現獨立化、外置化和專業化,并交與專門的機構實施。這樣可以有效利用外部機構技術專、業務精、效率高的特點,既可以使企業集中力量搞好專業生產,又可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競爭能力。
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
1.服務外包模式
“服務外包”并不僅是簡單地將裝備制造企業內部的工作和流程轉移到外部,還伴隨著制造業分工的繼續深化,并逐步發展和開始形成多種新興服務業,包括流程設計外包、物流外包和人事培訓外包等。這些新興的服務業統稱為服務外包。服務外包促進了生產性服務業的急劇擴張和發展。服務外包可大大降低成本、優化制造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近年來全球服務外包發展極其迅猛,在客觀上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采用服務外包模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需要具備較強的裝備制造業實力。我國在加工制造業和重化工業方面有很強的國際比較優勢,幾乎其他任何國家在制造業方面都很難和中國的比較優勢相提并論,具體表現在:我國有著比較強的生產技術基礎、技術開發力量、產業綜合配套能力、龐大的制造產業工人隊伍和科技人員隊伍,勞動力價格又比較低廉,基礎設施也較好。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通過利用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優勢來壯大自身的競爭力,已經陸續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裝備加工業、高技術裝備制造業以及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向中國轉移。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從這些產業的退出也為中國制造業發展騰出空間。成為世界裝備制造業基地為我國采用服務外包模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創造了巨大的空間。此外,要留住跨國公司設立的制造企業,進而吸引其將更高端制造環節轉移到國內,必須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發達的生產性服務外包?;谖覈鴱姶蟮难b備制造業基礎,利用服務外包模式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潛力巨大。
2.利用外資推動模式
全球FDI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已經轉向服務業,為裝備制造業擴大生產性服務業開放力度、利用FDI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傮w上看,我國裝備制造業已經具備了承接生產性服務業國際轉移的基本條件。良好的宏觀經濟態勢和巨大的市場優勢,龐大的制造業創造了巨大的服務需求,使我國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采用外資推動模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一是要繼續開放生產性服務業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斷提高吸引FDI的質量和層次。更多地吸引跨國公司來華設立研發中心、運營中心和地區總部,積極引進國際生產性服務業的新理念、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國內生產性服務業提高水平。同時,要積極進口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生產服務產品,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服務支持;二是要積極承接國際裝備制造業離岸服務外包。這是我國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手段。要充分發揮我國人力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培育一大批具備國際化水平的服務供應商,提高接單能力,特別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備優勢和條的高端業務。
3.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模式
在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過程中,利用集聚區模式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趨勢。我國產業區域特色鮮明,為建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集聚區是在順應國際發展規律并借鑒其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依靠區域特色和功能,形成產業集聚是裝備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模式的特點。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依托由資源、稟賦、區位、經濟和文化等因素所構成的功能,突出其區域優勢和特色,建立起與區域功能相吻合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從而與周邊地區錯位競爭,增強服務業的輻射效應。產業關聯效應和社會網絡效應而形成的集聚區,具有資源共享、服務網絡系統和品牌效應的特征。
參考文獻:
[1]徐力行 高偉凱: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協同創新,現代經濟探討[J],2008,12;
[2]何駿: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路徑拓展與模式創新,商業經濟與管理[J],2010,1;
[3]劉志彪 吳福象: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構建新型企業競爭戰略,學習與實踐[J],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