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會計電算化是發展的趨勢,也是發展的必然。在電算化環境下,由手工操作到下計算機程序執行的重大變革,使企業內部控制面臨著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這就要求廣大會計工作者,既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計算機程序,又要不迷信和過分依賴計算機程序,不斷加大內部控制力度,努力構建更加合理、嚴謹的操作規程,保證會計信息準確和真實,在實行會計電算化后的實際操作中,確保企業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關鍵詞] 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
會計電算化通常指會計工作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概念性簡稱。其顯著的特征為運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算賬、記賬、報賬,并能夠運用程序替代部分過去人工完成的會計信息分析、處理以及判斷的復雜過程。今年來,隨著會計電算化應用的不斷深入,會計核算以及會計管理都發生了較大改變。特別應引起關注的是,在數據信息處理速度提升的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問題。這些都應該引起注意,并著手予以解決。
一、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另個重點影響因素
1.過去手工會計實行的內部控制方法和舉措已經無法適應會計電算化的需要
我們早在1979年就開始了會計電算化的探索,但受物質條件和意識認識的限制,當時相關制度的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這就造成當前企業實行電算化運行后,很多內部控制還依然沿用過去手工會計階段的舊的機制和體制。這于不斷深化的會計工作變革顯然是無法適應的。在過去手工會計系統中,很多企業采取互相牽制的方法,對業務實行對方記錄以及互相考核的辦法進行控制。比如對日記賬、明細賬以及總賬進行分別記錄,然后通過相互之間的驗證,來保證賬務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在全面實行會計電算化后,很多相應的工作發生了性質上的根本性變化,在完成手工錄入憑證以后,記賬等工作全部由計算機來實現,過去需要至少三個會計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僅僅需要一個會計就完全獨立處理,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時間,整個過程都是在計算機程序中統一完成的,改變了以為繁瑣的工作程序。然而在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內部控制中,可能出現,有操作人員對程序及數據進行修改的現象,會造成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這也是會計電算化條件下,需要進行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因素。
2.在網絡信息環境中,企業的信息的安全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在信息資源共享的網絡環境中,企業內部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整。會計電算化系統需要操作人員輸入用戶名和口令密碼后才能會計操作系統,然而由于口令是存放以及密級問題,很容易被破譯和竊取,一旦系統口令別竊取,給企業將帶來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雖然當前很多企業的會計電算化系統中有詳細的登陸日志記載,但是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進行刪除后,將無法清楚掌握操作人員在登陸系統后的操作過程。此外,由于企業的內部人員較多,使得保密信息的泄露可能大大提高。網絡又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大環境,需要有大量的數據通過網絡上進行傳遞,這就更加容易造成信息被篡改或者被盜取,并隨時有遭受黑客侵入以及木馬和病毒侵害的可能,一旦發生類似情況都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為此,基于會計電算化的內控制度必須予以相應的完善和提高。
二、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依然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反復發生差錯成為了可能
在過去的手工會計系統中,一旦發生差錯,僅僅是個別現象,因為企業內部的數據處理工作常常是分布在多個部門、多個員工身上,出現問題后,能夠立即對相應的環節進行修改。然而,在會計電算化的環境中,很多業務事項往往是在遠離會計部門的特定終端上進行數據的處理工作的,過去由會計人員處理的相關業務事項,現在已經可能由普通業務人員在終端機上進行;過去應由多個部門按預定好的步驟完成的某些業務事項,現在有可能集中在一個特定部門甚至特定人完成。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可能造成系統出現大范圍的問題,造成賬簿可能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使系統出現反復性、重復性差錯,后果十分嚴重。
2.會計數據的安全性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信息的載體從過去的紙介質轉變成了電磁介質。然而電磁介質由其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容易會造成會計數據的破壞和丟失。網絡環境又使會計信息可能會暴露在比較開放的環境中,這就給偽造信息、假冒身份、篡改會計書記等現象提供了可乘之機,給企業會計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全面實行電算化后,很多企業過多地完全依賴于電腦,不僅沒有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反而造成了某些方面管理水平的下降,部分企業由于沒有專業計算機的管理和維護人員,疏于對信息網絡的管理和維護,甚至出現了系統因安全疏漏出現全面癱瘓的嚴重問題,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3.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有可能造成崗位職責劃分不清
部分企業在實行會計電算化后,并沒有對過去的會計制度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也沒有按電算化的要求對企業內部的崗位給予進一步的設置和劃分。在電算化環境中,系統的操作權限控制是最基本的一種內控手段,由于會計業務處理絕大部分是由計算機操作完成的,人為控制的因素大量減少,如果崗位設置的隨意性大,就會造成操作權限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實,部分操作員能夠用不同的身份進入系統,造成分工控制名存實亡,會給企業會計舞弊和錯誤提供可乘之機。
三、基于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建設的舉措
1.要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我們應當認識到內部審計不僅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強化內部監督的制度。在推進電算化進程中,審計人員應擔負起對會計業務處理等相應工作的評價以及檢驗責任,對財務軟件的可靠性進行全面檢測,發現并解決內控制度在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對于提高企業會計核算的管理水平具有巨大作用。同時企業也可以采取定期聘請中介機構,針對內部的會計制度進行定期專項審計的方法,通過外部機構的介入更好地對內部差錯和漏洞進行補救。
2.要認識到內控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要把內控工作與企業的日常基礎管理工作充分結合,不能出現兩層皮現象,要以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為契機,通過內部控制促進企業管理流程的優化,促進生產經營和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建立內控長效機制,重新梳理內控流程,優化管理,提高效率。各專業部門之間要加強分工協作,通過內控工作要促進各專業線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上一個環節工作質量要為下一個環節負責任,下一個環節要為上一個環節把關。
3.在會計電算化的條件下,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管理控制的制度,明確職責的分工,把電算化部門和用戶部門的職責進行分離。如執行、業務授權、記錄、執行都應相互分離。此外,要將系統中不相容的職責分離,對內部管理規章與程序進行配套。實現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監督、制約的長效機制,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和杜絕企業內部舞弊現象。
4.全面加強系統安全的控制
要明確規定上機操作的操作內容和權限,未經授權人員嚴謹操作會計軟件,防止會計人員越權對軟件的使用。同時,應加強操作人員密碼的控制,操作人員一旦離開機器,應立即退出會計軟件。
結語:無容置疑,會計電算化給企業的管理帶來諸多的便利,但是同時增加了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應對會計電算化帶來的風險的時,應不斷完善電算化的程序以及管理制度,全面加強安全控制,提升內部審計和外審力度,有效控制電算化環境下的風險和問題,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余 君 鄧劉羿: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J].公用事業財會,2007(03)
[2]徐鳳花:建立適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J].現代會計,2006(03)
[3]裴海橋:淺析電算化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J].技術監督教育學刊,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