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明晰了投資環境的定義,將投資環境影響因素分為公共影響因素、專業影響因素和地方因素等三類,闡釋了地方與投資者的博弈關系,分析了投資環境優化調控的目標,并基于此提出了優化公共影響因素、優化目標產業的產業影響因素、提高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可控性,加大調控力度、增加地區投資環境信息的透明度以獲得全部的引資效果和改善生活質量以吸引優秀人才等地方優化調控投資環境的措施。
[關鍵詞] 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優化 博弈 投資環境優化目標
投資環境研究在國內外方興未艾,其核心是投資環境評價,而其最終目的之一是為地方的投資環境優化提供理論指導。由于地方的投資環境的優劣對其引資效果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如何調控地方的投資環境以取得更好的引資效果是地方政府迫切關心的問題。對地方的投資環境進行調控是很復雜的,它主要涉及投資環境調控的理論、目標和措施。
一、投資環境調控理論基礎
投資環境調控理論基礎是投資環境優化調控的依據,它在投資環境調控過程中起指導作用。同時,對其進行探討也是服務于投資環境優化調控。為此,我們有必要闡述投資環境調控理論問題。
1.投資環境的定義
投資環境具有二重性,即對于投資者和受資者而言,投資環境具有不同的定義?;诖?,同時也是為了使投資環境的定義更能服務于投資環境優化調控,本研究認為投資環境也相應的包含兩方面的意思。對投資者而言,它是指一定時期內,影響和決定投資項目運行的各種因素的組合體。對于受資者而言,投資環境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地區所擁有的能吸引投資的現在和潛在條件系統。
2.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分類
實際上,可以說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分類是源于對投資環境的分類,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相等的。鄧宏兵在其著作中對投資環境的分類進行了總結,依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影響各分類的各投資環境的因素即為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有學者從一般投資環境因素和項目特殊因素兩方面來考察投資環境影響因子。這與本文即將討論的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分類較為接近。但也只是從企業的角度來考慮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分類的,難免有失片面。
這些分類都已不能滿足在現時對投資環境進行評價的需要。為了本研究的需要,在此將影響投資環境的因素分為公共影響因素、專業影響因素和地方因素。公共影響因素是指在短期或長期內對所有投資項目都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的環境因素的總和。記公共影響因素的總和為θ1。專業影響因素是指只與特定投資項目相關或對其影響特大的多種影響因素的總和。它與公共影響因素不相同,它只是對特定投資項目有影響,而對其他投資項目可能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不同的投資項目因為涉及不同的產業,其專業影響因素是不一樣的。記專業影響因素的總和為θ2。地方因素是指某地區潛在的或已顯示出來的優勢。如某地因交通原因,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未能得出開發,則此礦產資源為其地方因素;某地優質的地下水資源、沒有開發的旅游資源、土特產等都是地方因素。記地方影響因素的總和為θ3。
這三類投資環境影響因素成立如下的關系:
(1)θ1∩θ2=Oslash;,并不總是成立的。如:大多數企業都是需要一定的水的,對一般的企業而言,水資源是公共影響因素。但對鋼鐵工業而言,若不能滿足其對水的大量需求,則此鋼鐵企業就不能很好地發展和生存下去,因而水是鋼鐵企業投資的專業影響因素。
公共影響因素與專業影響因素是分不清孰輕孰重的,忽視任何一方面的影響因素都是錯誤的。一個明顯的例子,一個地區的公共影響因素很好,但對一個棉紡企業而言,其若不能得到所必需的原材料,則該地的投資環境不是為優的。同樣,我們不能忽視公共影響因素而只重視專業影響因素。某地有大量的優質鐵礦資源,但該地的政府對該鐵礦的開發是禁止外資投入的,則該地不能視為投資環境優良之地。
(2)θ1∩θ3=Oslash;,并不總是成立的。對地區而言,公共影響因素和地方因素之間也是不能絕對地分出輕重的。
對于企業而言,對公共影響因素的評價和對專業影響因素的評價不具有可加性。對于地區而言,對公共影響因素的評和地方因素的評價也不具有可加性。其正確關系應為:
FIi(θ1,θ2) Da=FIi(θ1) Da×WI1+FIi(θ2) Da×WI2;
FIi(θ1,θ3) Da=FIi(θ1) Da×WD1+FIi(θ3) da×WD2
其中, FIi(θ1,θ2) Da表示投資Ii對區域Da的公共影響因素和專業影響的綜合評價結果;FIi(θ1) Da表示投資Ii對區域Da公共影響因素的單項評價結果;fIi(θ2)Da表示投資Ii對區域Da專業因素的單項評價結果;FIi(θ1,θ3) Da表示投資Ii對區域Da的公共影響因素和地方因素的綜合評價結果;WI1+WI2=1, WI1、WI2分別為對企業而言,Fida(θ1)和Fida(θ2)的權重;WD1+WD2=1,WD1、WD2分別為對地區而言,Fida(θ1)和Fida(θ3)的權重。
對地方而言,它在提高企業對其投資環境的專業因素的評價方面所能做出的努力是有限的,有時甚至是無能為力的。一個地區的礦產資源的豐缺度是不能通過改變公共影響因素如交通設施、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來改善的。但同時也要看到,公共因素的改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對專業影響因素的利用,從而間接地提高企業對專業因素的評價。
對企業而言,只要地方因素不是在公共影響因素和專業影響因素的考慮之列,對地方因素的評價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有純粹的數學意義,而不具有經濟意義。地區的地方因素的評價只能作為一個潛在的條件而已。在從地區的角度來評價投資環境,進行橫向比較時,才考慮地方因素。
3.投資環境評價方法
關于投資環境評價方法的研究,前人已經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并積累了豐碩的成果,鄧宏兵在其著作中對其進行了總結,在此不一一列示。這些投資環境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決策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注重區際對比而忽視了區內差異性研究,沒有提出投資環境的空間衰變規律;(2)注重綜合性評價而忽視了不同投資主體對投資環境的不同要求;(3)注重現狀靜態評價而忽視了投資環境的發展變化預測;(4)強調宏觀一般因素,忽視微觀具體因素;(5)針對投資者普遍性強,特殊性弱;(6)各區域投資環境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結果難以資源共享,可比性較差;(7)不能兼顧地方和企業的要求。鑒于此,根據前述投資環境定義和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分類,我們以公共影響因素和專業影響因素的評價為從企業角度的投資環境評價,以公共影響因素和地方因素到評價作為從地區角度進行的投資環境評價以解決上述諸問題。
4.地方與投資者的博弈分析
設,對投資者而言,地區符合要求的概率為n,在各種條件下的得益情況如下。前一個數為投資者的得益,a,b,c,d>0,0≤n≤1對投資者而言,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其得益必須滿足下列條件才會選擇投資: (a+c)n-c≥0,即n≥ 。
對地方而言,若它符合條件,則其在理論上只能得到bn的投資.若信息透明,對博弈雙方式信息完全的,則可得其納什均衡為(a,b)。地方可得到b的引資,大于bn。這說明,信息不完全讓符合條件的地區損失了部分引資效果。而發布信息,使博弈雙方信息完全則可以挽回這部分損失。當然,若地方不符合條件,則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得益為d(1-n),大于在信息完全情況下的得益0。不符合條件的地方沒有發布真實信息而使信息完全的積極性。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可以把信息的忠實發布當成判定地區的投資環境優劣的標準。
二、投資環境優化調控目標
對于某項投資而言,其最終必將落在一定的區域,設為區域Da,則這種投資活動發生的充要條件是:
(1)FIi(θ1)Da≧FIi﹡(θ1)
(2)FIi(θ2)Da≧FIi﹡(θ2)
(3)FIi(θ1,θ2)Da=FIi(θ1,θ2)Dj
其中, FIi﹡(θ1)表示投資Ii所需的公共因素評價的下限值;FIi﹡(θ2) 表示投資Ii所需的專業因素評價的下限值;FIi(θ1,θ2)Dj表示投資Ii對所有地區Dj(j=1,2,…,n)的投資環境評價的最高值。
這個充要條件表明,地區Da若要能吸引投資Ii,則它的投資環境的公共影響因素和對投資Ii而言的專業影響因素的單項評價要高于投資Ii所需的公共因素和專業影響因素評價的下限值,而其綜合評價在所有地區的投資環境的評價中是最高的。因此,地區投資環境優化調控的目標就主要涉及公共影響因素和專業影響因素。地方優化調控投資環境主要是為了在將來引進外資,然而未來外資的專業影響因素是不可知的,因而地區優化調控專業影響因素是不切實際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地區優化投資環境是無的放矢了。對于地區而言,它優化投資環境影響因素中的專業影響因素不會涉及投資企業的規模、技術水平等,而只會涉及投資項目的產業因素方面。
我們設:DI為符合地區發展需要的產業的集合;GI為愿意到本地區投資的產業的集合。
則I﹡=DI∩GI
因而只有I﹡中的產業才是目標產業,只有影響I﹡的投資環境因素才是地區投資環境優化調控的目標。
三、優化調控措施
為了實現優化調控目標,就必須在調控理論的指導下,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而使投資環境的優化調控不會成為一句空話。我們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1.優化公共影響因素
公共影響因素的提高,可以間接提升地方因素,從而間接的提高本地區的投資環境。根據各公共影響因素對引進外資的影響力度,在首先優化”瓶頸因素”之后,下大力氣改善那些影響力度大的公共因素,以更快的提高引資效果。
2.優化目標產業的產業影響因素
針對目標產業的需要,優化其產業影響因素。這不但包括優化公共影響因素,更主要的是優化各產業的產業影響因素,包括產業政策,專業人才的供給等。
3.提高投資環境影響因素的可控性,加大調控力度
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的保持是受資方和投資方都非常關心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而目前投資環境的可控性差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為此:(1)按照“管理者推動”的途徑建立起一個能提供和反映地區投資環境質量成就的投資環境質量體系。(2)為保證上述措施的實施,建立投資環境數據庫。隨時跟蹤投資環境影響因素,以便能隨時了解其變化,并對其進行調控。惟其如此,調控才不會流于空言。
4.增加地區投資環境信息的透明度,獲得全部的引資效果
從地方與投資者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的不完全使得投資環境符合條件者損失了部分的引資效果。只有使地方的投資環境信息更加透明化,才能挽回損失部分的引資效果。為此,應建立地方的投資環境信息網,及時發布投資環境信息及其最新動態。
5.改善生活質量,吸引優秀人才
優秀人才樂于前往具有舒適生活環境且風景優美的地區定居。而大公司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它們工作,將辦公室和研究室也設置在那些風景勝地。地方為吸引大公司就必須改善生活質量以吸引優秀人才。為此應注意以下問題:(1)從信息社會高層次視點上,更新傳統的投資環境觀,重視生產物資的人的發展。(2)要重視對具有潛在高度舒適生活環境地區的保護與開發。(3)吸引投資項目,要重視與地區的投資環境層次相適應。
參考文獻:
[1]吳豐:外商直接投資與聚集效應.經濟學動態,2001.6
[2]鄧宏兵;投資環境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0
[3]楊德新:海外投資戰略.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