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財務管理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同時又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傳統的財務管理課堂充斥著老舊的財務管理理論,缺少財務管理教學案例,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故筆者建議應在MBA財務管理課程中增加更多的案例教學,大幅度改善當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效果。
[關鍵詞] 財務管理 案例教學
一、引語
傳統的MBA財務管理教學方式屬于填鴨式,即教師只管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難以激發學生對財務管理這門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的興趣,而學生沒有了興趣也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學生沒有掌握學習這門課程的真正意義,最后只能是期末考試前機械的背幾個公式和概念應付了事。筆者認為財務管理教學中,解決教與學的最好方式是在財務管理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所有引入的案例應是企業實踐中的真實經歷的總結。案例主要圍繞企業常見的財務決策問題,結合企業當時決策所處的背景環境,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在有限信息下進行分析決策的能力,唯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以致用,學有所得。
我認為案例的選取可以分為兩類:其一,穿插在理論教學中的經典小案例,這種案例不過是基礎理論知識點的“引子”。例如:在講授資金時間價值的問題時,可以給給出圣經中馬修的故事。馬修在重病時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每個兒子給了100美元。一年后,三個兒子再到馬修的床前,大兒子的100美元只剩下50美元,二兒子100美元沒有動,三兒子的100美元,由于辛勤勞作變成了1000美元,于是馬修叫大兒子和二兒子把各自的100美元都交給三兒子,并且由三兒子負責管理家中的事務。這個小例子就很好的說明了貨幣只有進入到流通環節,且由于利潤平均化規律的作用,才能產生增值,人們只有貨幣不斷的增值,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是為什么要學習貨幣時間價值的根源。其二,教師應利用實訓課,組織學生做大型的上市公司財務管理案例綜合分析題,如投資決策分析、應收賬款決策分析、邊際資金成本在追加籌資決策過程的應用分析等。通過案例分析,學生需要自己動手查找資料、組織資料,制作課件并親自當一會老師,給小組其他同學講解決策的過程,直至最后得出決策的結論。在這一整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主體而是主導,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理論教學應用于實際案例分析,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不再覺得空洞和不知所用,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的發言中得到啟發,找出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此謂“教學相長也”。
二、教師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的組織規劃
在筆者看來,教師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可以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只要充分注重了對整個教學環節進行科學的組織并確保每一環節的有效實施,就能保證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筆者對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的教學基本環節安排建議以下:
1.案例討論前的準備。案例討論前的準備是整個案例教學的基礎,應根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求和進度,精心選擇或編寫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的合適案例。教師在上案例課程之前,應該把準備好的案例資料提前發給學生,并指導學生查閱、搜集與案例相關的資料,對案例中的思考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或措施,要求學生編寫發言提綱。學生在課前應仔細閱讀案例,查閱一些必要的參考資料,對相應的思考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并寫出發言提綱,為課堂的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是分組討論,還要集體進行準備,對疑惑之處相互交流。
2.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是案例教學中的中心環節,旨在分析財務管理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常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分組討論,討論的結果由每組選出的代表相互進行交流。
對學生而言,一方面,應珍惜這一難得的機會,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方案,相互辯論,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要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分析與見解,并比較自己的觀點,綜合出更完善的決策觀點,從而鞏固學習。
3.案例討論后的總結。在學生對財務管理案例討論、分析和評價之后,每個小組要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發言,把小組討論形成的結論以論文或做成PPT的形式進行演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做出較為合理的評價。總結并不是說出某個案例的標準答案,而是闡明財務管理案例所運用的理論知識點,并分析其中的重點、難點,對于一些分析問題的新的思路、見解和方案,應指出其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分析和評價是否完善。
4.案例分析報告的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的撰寫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引導學生由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達的重要階段。在對案例進行廣泛討論后,教師應要求學生理性地對所討論案例進行思考總結,獨立撰寫案例分析報告,逐步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具體運用案例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幾種:
1.排列練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若干案例材料,讓他們判斷重要程度,并按順序排列起來。如企業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的案例;
2.小組討論。學生可以組成幾個幾個小組,教師把案例中的問題提出來交給各小組討論,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各抒己見。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對學生解答不出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補充和完善。討論結束時,教師做出總結;
3.角色扮演。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地認識案例的內涵,可以推薦2—4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案例呈現變成課堂表演,排練的過程是討論、交流和改進的過程。表演之后,學生和教師可以進行研討和評論,從而完成學習。
四、結語
以上是筆者作為一名MBA學生對財務管理這門課程采用案例教學的一些拙見,觀點不夠成熟,旨在協助教師共同推進財務管理課程的質量,從而更好的完成學習。
參考文獻:
[1]楊雪敏:案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6).
[2]張長城:案例研究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7(5)
[3]李秉成 唐國平:財務管理案例課程本科教學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