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的含義切入,論述了全面預算管理和完整的績效管理的關系,并對兩者在企業管理的作用進行了闡述:將企業戰略落到實處,預防企業運行的風險,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
[關鍵詞] 全面預算管理 完整績效管理 以人為本原則 現代企業
一、引言
隨著全面預算管理在國內的逐步推廣,預算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作為企業管理來說,預算并不是目的,它不過完成公司戰略目標的輔助手段,要完成企業的戰略目標,需要公司各部門的勤奮工作,需要靠績效管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保證公司發展朝既定目標邁進。預算更多的充當了公司戰略與經營績效之間的聯系工具。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作為管理現代企業的兩大手段,在十九世紀末已在西方企業中廣泛運用,經過上百年的不斷積累,這兩大管理企業的的手段越來越成熟,促進了企業效率的不斷提高,明確了每個崗位上勞動者的責任,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財力、物力、人力的浪費。企業通過預算對現有的和潛在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期望達到企業制定的年度總目標,并將總目標分解到各業務單元和責任組織,從而形成詳細和明確的分解目標。為了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需要將各業務單元和責任組織的分解目標納入企業績效考核中,通過實施績效評價和薪酬激勵等績效管理手段,促使企業發展向戰略目標靠攏。
二、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的含義
因為企業的所屬的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從業人員素質不同、資金大小不同、營銷渠道不同,世界上的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方法也不同。可以說,這個世上不會有一個完全相同的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的方法,來管理不同的企業。所有的企業管理者,在運用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方法來管理企業時,都要結本企業的實際,制定出與企業實際相適應的管理方法,才能讓這兩個手段管理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在這里,企業管理者更多地是領會了這兩種管理方法的思想。用這兩種管理思想來管理企業。
1.預算管理的含義。全面預算管理是集規劃、控制、評價于一體的系統化的管理方法。它可以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信息和人力資源,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企業可以通過預算管理來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提前知曉企業的現金流量和利潤。
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經營指標層層分解、層層細化,落實到企業的每個部門和每一個人身上,將市場的壓力轉化為企業內部各環節的動力,讓每一個員工明確自己所在崗位的責任和義務。全面預算管理強調全員參與、全程控制、全方位評價,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整合企業資源,實現企業年度目標。
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企業首先要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和年度行動計劃。其次,企業各部門根據年度行動計劃,制定出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它至少要包括收入、成本費用、資源投入、業務活動等方面。第三,各部門根據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生成本部門的經營績效指標。第四,各級管理層要利用定報告,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監控,做到及時整改。第五,在年度目標執行過程中,管理層可以根據階段性的執行報告,聯系市場情況,對原有的預算管理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適應環境變化。
2.績效管理的含義。所謂績效管理,就是企業各部門根據全面預算管理分解到本部門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施的執行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激勵、評價等方法,引導本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向既定的方向發展,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
績效管理的核心是績效評價,在全面預算管理確定本部門的生產任務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本部門的生產經營業績與預算管理確定的任務相對比,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然后對部門和職工的收入進行核算,該獎的獎,該懲的懲。所以,本質上說,績效評價是管理與控制。
目前,我國實行的績效管理,多是借用西方企業的兩種方法,一個是關鍵業績指標法,一個是平衡記分卡。關鍵業績指標法對業績管理的最大貢獻,在于其將企業業績指標設置與企業戰略掛鉤,其中“關鍵”的含義是指企業一個特定時段在戰略上的目標。平衡記分卡法也稱綜合記分卡,它是把企業的戰略轉化為一套全方位的運作目標和績效指標,作為執行戰略和監控的工具。在引這些方法中,我國企業更多地是將兩種方法混合使用。
三、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關系
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兩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升了企業的效率,激發了企業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從上面對于兩個概念的論述,它們相輔相成,互相影響著企業的管理。僅有全面預算管理,沒有績效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只是空中樓閣,只會停留在紙面上。只有績效管理,沒有全面預算管理,績效管理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個沒有目標的績效管理,這種管理是無從談起的。雖然預算管理是企業戰略目標與績效管理之間的中間環節,但要讓企業運轉流暢,這兩種管理方法必須同時應用。
1.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績效管理基礎。預算是企業戰略與經營績效之間的聯系工具,預算管理將企業戰略通過預算的形式,分解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并加以固化和量化,以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從這一點上來說,預算管理是績效管理的基礎。
企業的任何一個部門,只有在任務確定之后,才能根據任務的大小,確定部門的人員、資金、工作進度,并根據任務,確定部門內部每個人的工作量,因此生發出員工的收入多少。也因此確定的部門的經營業績。當經營業績超過預算時,部門可能會因此受獎,當部門業績低于預算時,部門可以因此受罰,員工的收入也會相就減少。
預算管理為績效考核提供參照值,同時也為績效管理提供了更加符合實際激勵政策。
2.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核心內容一致。全面預算管理要真正發揮作用,不但要覆蓋經營績效要素,更要與企業績效評價相結合。構成企業績效的因素是四部分:財務效益狀況、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狀況、發展能力狀況。企業預算管理,需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資本運營、風險管理、未來發展能力進行預測,分階段制定適當的利潤留成、成本、負債預算,規劃企業的現金流量,并監控企業目標的實現。從這一點上來說,企業績效的基本要素與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一致,企業績效管理與全面預算管理,只是所管理的側重點不同而已,一個重預測,一個重執行。
3.績效管理需要預算管理反饋信息。預算管理中一個重要職能是預算執行,沒有預算執行,所有的預算管理就會留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在預算執行中,企業各部門的完成任務的進度都要及時反饋,一個月進行一次總結,具體量化預算執行情況。
同時,這些預算執行的信息,也成為績效管理提供了根據和參考。預算的執行控制保證了績效管理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只有建立有效的預算執行體系,才能保證企業績效管理的順利進行。
首先,企業需要建立完備的預算信息網絡;其次,針對企業內部的資金流、信息流、業務流建立嚴格的審批流程,在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其三,根據預算的實際執行結果去不斷地修正績效考核體系,確保考核結果符合實際,真正發揮績效管理的激勵作用。
四、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者管理企業的兩大利器,相互配合,不可偏廢。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需要企業的所有部門合作,所有的從業人員積極配合,這樣才能讓這兩項管理手段在企業管理中發揮作用,如果僅靠財務部門在那里編編預算,總經理有意無意地過問一下,這種管理手段就會停在紙面上,根本不會發揮效果。全面的預算管理和完整的績效管理,對企業管理能產生以下作用。
1.將企業的戰略落到實處。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中國企業經營者們對自己的企業發展,大都有了比較明晰的目標,要在規定時間完成這些目標,全面預算管理和完整績效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到每一個部門以至每一個人身上,完整的績效管理保證這些任務在每個部門完成。這兩個管理手段,讓企業每一個角落都在為企業戰略而奮斗,出現問題就會及時得到反饋,并為管理層所掌握,然后調整。
2.保證了企業運行的安全。全面預算管理在年初就對企業生產的遇到的各種風險進行了預測,在企業運轉過程中,企業的資金流量、生產成本、目標完成進度,時時都受到這個系統的監控,只要遇到風吹草動,這個系統就會發出警示。
在預算管理系統發出一系列信息后,完整的績效管理系統將對這些信息產生反映,最有效的反映就是營業績效,營業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這一部門的每一位員工的利益,利益的牽動會影響到企業管理中層上層的神經,企業的運行就在這一系列反映中得安全行進。
3.調動了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創始于西方的全面預算管理和完整的績效管理,是從“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設行制度設計的,這兩個管手段在企業實施,讓每一位員工直接與企業的戰略聯系起來,員工不僅在為自已掙一碗飯吃,更在為一個宏偉的事業在奮斗,這個企業不僅是自已的吃飯工具,更是自已實現理想的場所,這種角色的轉換,極大地調動了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為自已的理想而奮斗,并獲取相應的報酬。如果工作不努力,將會被淘汰,成為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統計司.企業績效評價工作指南 [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2]王統軍:淺談全面預算管理中的績效考核[J].蘇鹽科技,2006(4)
[3]劉云中:煉化企業全面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有多處尚需完善[J].中國石化,2008(5)
[4]蔣華園 張向陽:追求卓越創新模式:通信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