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各個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增長方式不相同,其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也存在差異??稍偕茉蠢玫脑黾臃狭水斍皣H對節能減排及環境保護的要求,因此明確可再生能源使用對經濟效率提高的意義尤顯得的重要。
[關鍵詞] 經濟 可再生能源 技術效率
由于經濟增長作為國家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具體的內容上看,無論是古典、新古典還是新增長理論,都提到了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自然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能源消費問題的出現,使能源瓶頸作為資源約束的一個代表性方面,對經濟增長理論產生了深遠影響。而提出能源對經濟制約作用的同時,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石油價格起伏不定并且居高不下,許多國家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作為以后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溫室效應的作用,導致全球溫度不斷上升,國際對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呼聲越來越高。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截止到2007年,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在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而與此同時世界主要能源的增長速度為1.9%,比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略高。主用能源供應當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相對1990年也有增長。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占了總的能源使用的6.5%,而在非經合組織國家當中,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比例達到了18.3%(2007年)。雖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中比例不斷的提高,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對提高經濟技術效率的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明確可再生能源使用對提高經濟效率的意義在當前尤顯重要。
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能源和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采用直接從經濟活動的能源消耗及經濟產出相關數據的考察,通過計量經濟學中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從已有的研究來看,針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計量方法,得到的結果都有很大的不同。
最先對此做出研究的Kraft(1978),對美國能源消費和GNP數據進行了Granger因果檢驗,得到了GNP對能源消費的單向因果關系。此后,Akarca和 Murray等人分別就美國國內數據做了因果關系研究,結果也是各不相同。
在隨后20世紀80年代,這研究不再只限于美國,而是擴展到多個國家和地區。Yu和Choi(1985)對五個國家的能源消費和GNP進行因果檢驗,發現對于美國、英國、波蘭,二者之間存在雙向因果關系,韓國的GNP對能源消費存在單向因果關系,而菲律賓的能源消費對GNP則存在著單向因果關系。Erol和yu(1987b)對六個國家的能源消費和真實收入進行因果檢驗,發現對于加拿大、法國、英國,能源消費是中性的,德國的能源消費則對真實收入存在單向因果關系,而對于日本和意大利,則存在反向的因果關系。Chontanawat Hun Pierse (2006)對30個OECD國家和78個非OECD國家的能源消費與GDP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能耗與GDP之間, OECD國家較發展中國家更為明顯,特別是能源向GDP的單向因果關系,發達國家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即節能對發達國家的影響更為嚴重,該研究沒有發現中國、印度能源消費和GDP之間的因果關系,認為應該將中國和印度納入相應的環保協議中。
基于上述研究的結果,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說存在著很大差異,甚至對同一國家同一時期,采用不同的計量方法,結果也不盡相同,因此并不能對此得到一個一般性的結論。要研究其他國家的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相互影響,就必須根據這些國家的相關數據的統計特征選擇相應的計量方法。
近年來國內一些學者對中國的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關系做出的研究看,林伯強(2001)采用協整及誤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國的能源消費、GDP、能源價格經濟結構中重工業的份額的協整關系。馬超群(2004)采用協整和誤差修正模型對中國1954年-2003年GDP和能源消費以及能源消費結構進行分析,表明GDP和能源消費及煤炭消費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而GDP與石油、天然氣和水電之間不存在協整關系。
國外很多學者對可再生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的提高進行了研究,Domac等學者認為通過為相關國家提供更加多的工作崗位和經濟收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提高技術效率。Bhattacharya等學者認為,在亞洲一些國家,可以通過將木質能源轉換為電能提高技術效率。國內對可再生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的關系比較少,簡臺珍(2008)通過對42個國家2001年-2002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數據的回歸分析得出,可再生能源消費的提高有利于技術效率的提高。王瑛(2008)具體分析了以水電、核電、風電為代表的中國可再生能源消費與實際GDP之間的協整關系和Granger因果關系,得出1953年—2006年間可再生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穩定的協整關系,同時得出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是GDP增長的單向顯著Granger原因的結論。郭勇(2009)運用VAR模型,對我國1994年-2007年核電消費數據進行研究, 得出核電消費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基于時間變化的雙向因果關系。
通過上述的研究結果,筆者發現有關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所用考慮的角度多是從總體能源投入考慮。本文對能源消費和經濟增長數據則將能源的投入細化到可再生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中的水能、可燃廢棄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投入的比例。通過確定可再生能源與GDP的關系明確能源結構的調整的方向,以期實現經濟技術效率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Kraft.J. and Kraf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Journal of Energy Development,1978,(3):401-403
[2]Akarca, A.t.and Long,T.V.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a reexamine- ation.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97,(5):326-331
[3]Murry,D.A.and Nan,G.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A clarificati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92,(16):121-131
[4]Yu S.H.and Choi J.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ion. Energy Development,1985,(10):249-272
[5]Chontanawat, J., L.C. Hunt and R. Pierse,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Evidence from 30 OECD and 78 Non-OECD Countries, Working Papers, 2006,113.
[6]林伯強:中國能源需求的經濟計量分析.統計研究,2001,(10):34-39
[7]馬超群 儲慧斌: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整與誤差校正模型研究.系統工程.2004, (10):47-50
[8] Domac,J.,Richards,K.,Risovic,S.,2005.Socio-economic drivers in Implementing Boener- gy projects. Biomass and Bioenergy 28, 97–106.
[9] Boyd, G.A., Pang, J.X., 2000.Estimating the linkage between energy efciency and productivity.EnergyPolicy28, 289–296.
[10] Chien,T.,Hu,J.-L. Renewable energy and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of OECD and non-OECD economies, Energy Policy, Volume 35, Issue 7, July 2007, Pages 3606-3615
[11] 王 瑛: 中國可再生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時間序列分析——以水電、核電、風電為例.工業技術經濟,2008(11):96-99
[12] 郭 勇:核電消費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VAR模型的研究.求索,2009(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