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作為一門科學的這種觀點,在二戰后的二十多年里逐漸占了上風。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現代管理的發展呈現出許多新趨勢:從硬管理到軟管理、從“手段人”到“目的人”、從集權到分權、從強調理性到重視直覺、從外延式管理到內涵式管理及從強調個人間的競爭到重視組織成員間的協作等。但是無論這些管理理論與實踐怎么變化、發展都離不開一個中心的話題——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成為社會發展進程的所有資源中最有動性的資源。有些管理學家發出了“人力資源管理乃管理之本”的呼聲。亞洲“四小”的經濟奇跡一度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專家、學者們在分析其崛起的原因涵蓋了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出口導向、政府干預及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筆者通過對“亞洲四小”在人力資源管理特點的考察與思考,認為其對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亞洲“四小”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1.管理理論辯證的“引進”與“吸收”。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主要包括人力資本理論和非人力資本理論兩大類。人力資本是指由于勞動者的個人素質、技術知識和工作能力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要素投入。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通過人力投資形成,包括個人成長和教育費用及維護個人衛生健康等所需的福利費用。教育和培訓的投入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促進勞動力移動。亞洲“四小”的人力資源理論正是引進、吸收了這一理論并結合東方儒家文化發展起來的。
儒家文化與西方人力資本理論強調通過教育獲得足夠的專業知識以提高生產率是不太一樣的。儒家文化它重視教育與社會分配,認為人通過教育從而獲得做人處世的道理,受教育的人數與其所受的教育程度同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成正比。從而強調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條件而非社會和諧。亞洲“四小”正是在這樣一種特殊的經濟環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結合本地區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經濟現實創造出具有“四小”特色的“四小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正是這種符合該地區地域特色,土洋結合的理論才造就了亞洲“四小”獨特的企業風格,正是這種獨特的企業風格才造就了東亞奇跡。
2.宏觀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不斷加強。宏觀人力資源開發是亞洲“四小”經濟穩定、持續、高速增長的保障。通過高比例的教育投資、對勞動力市場的干預、建立完善的勞工立法制度等手段,保證了人力資源供應的穩定與有序。要求員工要想獲得更高工資,就必須掌握一門專業技能以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立法保障了人力資源市場競爭的合理性、穩定性和有序性,從而促進人力資源的有效循環。為各行業培養了大量的中高級人才。香港因其獨特的背景,每年都有一些香港公務員、學校教師到英國接受培訓深造。
3.科學行使獎勵職能。工資是勞動力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基本的生存,那奢談集體主義無異于是空話一句。近幾年來,亞洲“四小”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和留住現有員工的問題。一方面,紅包是對工資的重要補充,紅包的分配與員工的勞動業績休戚相關,但它打破平均主義,強化差別境界效應。另一方面,送紅包是一種傳統習俗,它容易籠絡人心,是一種寓情于物,富有人情味的東西,它所給予受獎勵對象的不僅是金錢的數量,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在紅包這個載體上體現勞動生產者人生價值的體驗。紅包它對穩定企業的穩定性和凝聚力,對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亞洲四小人力資源管理對我國的啟示
亞洲“四小”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為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借鑒。我國正處經濟建設的新階段,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三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順利解決與否同我國經濟建設步伐是相一致的。與亞洲“四小”的成功經驗相比較,筆者認為,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重視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人口眾多,人力資源不可謂不豐富。但整個國民素質卻并不高。這與我國長期的貧窮落后固然有著必然聯系,可我們從現在做起并不算晚。重視基礎教育是一個民族的魂,是一種長期行為,也許在短期內是難以看到它的效率的。但對中國這樣一個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大國來說,要保證這個民族興旺發展下去的唯一途徑可能就只有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素質。中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發展的經濟建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和熟練的人力資源,在現有的條件下,短期職業培訓不失為一條捷徑。通過短期的職業培訓,能迅速造就大批熟練工人滿足生產需要。保障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2.建立建全人力資源管理制約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資源制度是人力資源市場能否正常運行的根本保證。建立一定的約束機制,使人員就業和流動進入有序的狀態,不致出現因人員頻繁流動造成對企業生產的影響,甚至社會的動蕩。企業人員的頻繁流動,因涉及到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產品開發研制的連續性等問題,容易引起企業糾紛,給企業造成無謂的浪費和犧牲。
3.建立合理的工資待遇和福利保證基金。打破憑工齡、憑學歷、憑資格論資排輩的傳統,工資福利一律與工作業績掛鉤,既較好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動分配的原則,又充分調動員工的勞動積極性。解除員工住房、娛樂、福利問題給員工一個穩定、安全的后方,讓他們安心本職工作,樂于為企業、社會奉獻。
4.科學的激勵機制。了解人的需要,提高獎勵層次。發揮職工能動作用,調動其積極性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激勵機制主要采用獎勵手段。但獎勵的層次與方式、數量、時間都有很大的關系。合適的獎勵會使在工作中顯示良好勢頭的職工進一步煥發工作熱情,完成“手段人”到“目的人”的轉變。
“管理即管理眾人之事”。對人力資源管理成功,那對其它方面的管理相應也會成功。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個企業、一個集團、甚至一個民族的管理水平。因此,我們有理由關注人力資源管理這個管理科學核心中的核心。堅持把人力資源管理好,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也就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