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分析當前成品油銷售企業物流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石油上海銷售公司近幾年成品油損耗控制的實踐經驗,對各流轉環節成品油損耗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根據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指導思想,從成油品流轉的關鍵環節入手,研究提出了進一步加強油庫、加油站成品油損耗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 石油銷售企業 加油站 成品油 損耗控制
成品油損耗不僅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污染環境,給整個社會帶來健康和安全隱患。雖然由于配送環節繁多,機器設備本身存在的缺陷等,使得部分成品油損耗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但石油銷售企業仍應加強對成品油損耗的控制,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將總損耗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成品油銷售企業所經營產品的物流損耗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等國內主要石油銷售企業經營成品油的方式均為自有自營加油站的連鎖經營模式,統一配置,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物流。成品油從地區公司的煉油廠經過管輸、海運、鐵運、汽運等方式一次運輸到達前沿各銷售公司油庫儲存,然后再從各油庫經過二次配送到加油站或配送給批發客戶,配送到加油站的再對客戶零售,整個流轉過程涉及多個環節。其中,僅從煉油廠運輸到油庫,從油庫再配送到加油站,每次都要涉及裝、運、卸、儲四個環節,最后才能從油站加油機再銷售給客戶,在這些作業環節基本上都會發生成品油的損耗。
從成品油一次運輸環節看,目前內陸地區的銷售公司成品油運輸主要依賴鐵路油罐車、汽車油罐車,沿海地區主要依靠油船,在裝油作業時基本都采取上部敞口式裝油,甚至有些企業是上部高位噴淋裝油,導致“大呼吸”損耗;在卸油作業時目前普遍采用的真空泵輔助抽氣的工藝,也造成油氣排放及油品損耗較大;在長途運輸和油庫儲存階段,還要發生較大的蒸發損耗和內壁黏附損耗。
下面,重點對成品油銷售企業二次配送環節油品損耗問題進行分析:
1.成品油二次配送裝車作業
二次配送裝油作業中油罐車需要測量兩次空高,一次在油庫,另一次在油站。油庫的計量員對出庫的每車成品油的空高測量是否到位,都會直接影響二次配送環節的損耗控制。目前,“裝油核對單”上的空高是油罐車加額定數量的油品所對應的額定空高,而不是油庫計量員實際測量的空高,如果核對單上的空高顯示多發油了,那么即使司機在途中放掉一定數量的油品,加油站的計量員在接油時對空高進行測量,只要在成品油額定損耗的范圍之內,就必須接油,這樣就會在無形中造成或放大油品損耗。
2.成品油二次配送運輸作業
一直以來,在成品油二次配送運輸作業過程中產生損耗的問題最為突出。目前,國內各成品油銷售企業二次配送運輸多數是以汽運為主,由于汽運要由第三方物流承運,其人員素質、管理水平、運輸設備狀況等因素都會對油品損耗有直接影響,實際運作過程中這一環節存在較大的非正常損耗,主要表現在方面:一是部分運油罐車司機有中途盜油的現象。若在油庫計量員測量空高顯示多發油了,司機就會在途中私自卸油,甚至長期定點半路盜油。二是有些油罐車容積表不準確,有的把容積表值越做越大。三是有些司機通過在油罐里裝海棉的方式盜油,海棉被油浸濕后,在視覺上容易逃過檢查,還不影響空高的測量,但是會造成卸入加油站油罐的油品數量減少,長期積累下來由海棉帶出的油品數量也非常之大。四是有些油罐車將油罐與車輛油箱之間加裝細管進行連通,油罐車在加油站通過計量檢查后,在開始卸油時使用紅外線遙控控制細管的閥門,油品便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入了油罐車的油箱。
3.成品油二次配送卸油作業
成品油運輸罐車到達目的加油站后,按正規程序,加油站在檢驗送貨憑證后,還要進行數量、品種的感官檢驗和校對,全部驗收合格后,才會安排接卸。在此作業環節,即使計量員的責任心沒有問題,更不存在與司機內外勾結營私舞弊的情況,那么也有油高、水高、油溫和密度存在合理測量誤差,送油時間是否科學合理、油品是否能卸干凈等問題,導致成品油產生損耗。
4.加油站發油作業
在這一作業環節,成品油損耗不大,主要可能會出現操作不規范造成跑油漏油,或者操作失誤發生混油事故。
二、目前成品油銷售企業對物流損耗的控制狀況
隨著企業管理的集約化,成品油銷售企業對物流損耗控制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但結果還不盡人意。
從硬件上看,主要還受制于設備不完善、應用先進技術不到位。目前,建立油氣回收系統,是成品油銷售企業在裝、運、卸、儲作業過程中防止揮發性碳氫化合物進入大氣有效措施,但是因為系統造價太高,目前還未在國內大面積普及。在計量手段上,各成品油銷售企業仍在廣泛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液位儀的應用仍然處在起步階段,至于測漏與檢測傳感器的應用就更加少有。此外,盡管目前國內成品油銷售企業的整體信息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加油站點多面廣,許多作業還停留在手工和自動化并用期,全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進入利用計算機動態管理和自動化控制階段尚需時日。
從軟件上看,物流全程的管理尚存漏洞,內部控制措施還不到位。關于損耗控制的制度建立了,但執行好是需要每個崗位的員工都具備相應的素質并忠于職守,但現實中員工很難全部具備相應的管理素質和道德品行,貪污舞弊、弄虛作假就在所難免,甚至還有集體串通、玩忽職守的現象,造成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在合同層面,與承運的第三方物流在權利、責任和義務的劃分上需要進一步明確;在操作層面,對成品油裝、運、卸、儲各環節的綜合監督機制尚未建立,各種監督未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監督不利的問題比較嚴重。
三、加強成品油銷售企業物流損耗控制的建議及對策
1.從硬件上完善管理手段,大力應用新技術、新設備,為物流損耗控制創造條件。一是積極響應和認真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大力在油庫、油站推廣安裝油氣回收系統,減少蒸發損失,促進環境保護;二是不斷改進測量方法和手段,大力推廣油罐液位儀自動計量,把安裝液位儀作為解決加油站油品超耗問題的關鍵措施,進一步提高加油站收發油品的計量精度,提升油品損溢管理水平,降低成品油的非正常損耗。三是建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信息網絡實現對油罐、加油機的在線實時測量和監控,堵塞計量管理上的漏洞,主要包括:為油庫、加油站提供聯網功能及數據庫服務;實現油庫、油站購、銷、存的智能管理;實現油罐在線實時測量、監控;實現物流數據智能管理與處理;實現各油庫、油站間與物流主管部門的實時通訊,最終實現成品油物流控制流程的可視。
2.從機制上嚴格管理程序,明確關鍵控制環節,完善業務流程,建立內部控制機制,杜絕成品油的非正常損耗。一是明確成品油物流損耗關鍵控制環節,同成品油銷售業務流程相結合,確定成品油在流轉過程中的關鍵控制環節為:油庫發油環節、二次配送運輸環節和加油站收油環節。二是制定相應的措施加以防范,規范崗位設置,明確崗位職責及業務流程,保證權責分明,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考核辦法和有效的獎勵處罰措施。三是適時恰當地進行崗位輪換,既要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優秀員工,又要杜絕某些習慣勢力的不良行為,盡可能降低成品油的非正常人為損耗。
3.從體制上優化管理組織,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現代化成品油物流配送中心,為物流損耗控制奠定基礎。在成品油供應鏈中,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將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機結合,實現成品油的集散轉運、配送、信息傳遞等多種功能。為此,要盡快改變目前簡單地直接外包給第三方承運的做法,認真分析成品油物流的特點,與物流公司合作建立由成品油銷售企業控股的物流配送中心,根據各銷售區域特定的銷售量安排具體的配置計劃,避免損耗控制流程發生中斷,有利于控制損耗,也有利于各地市公司集中精力做好市場開拓、終端銷售和客戶服務,而且能對成品油的公路運輸實現有效監管,進而加大成品油損耗的控制力度。
參考文獻:
[1]檀大水: 石化行業供應庫存管理問題探討[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9):50-51
[2]天 屹: 油品“蒸發”拷問庫存管理[J]. 中國石油化工,2005(9):66-68
[3]李 鑫 陳大恩 賀 春: 存儲論在油品庫存管理中的應用[J]. 國際石油經濟,2005(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