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中國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出口國,中國產品遭受的反傾銷問題日益突出,已嚴重阻礙了中國的外貿發展,因此完善四體聯動的反傾銷應訴機制凸顯緊迫性,本文通過案例分析了反傾銷信息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 反傾銷 信息交流 四體聯動
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強,對外貿易大幅度增加,中國正成為最大的貿易出口國。2009年即使在遭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國的出口額仍然達到1.2萬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外貿格局的變化,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外國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問題日益嚴重,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中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連續4年成為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部分出口產品被課征高額的反傾銷稅,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甚至被逐出進口國市場,嚴重阻礙了中國的出口。
由于四體聯動的各個主體對反傾銷認識的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反傾銷的應訴率不斷提高。但是我國政府、行業商協會和企業在應對國外反傾銷中信息溝通的體制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應訴反傾銷的工作。2005年12月商務部發布的《關于商會組織反傾銷應訴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信息交流機制的建設。2006年8月修訂后頒布的《出口產品反傾銷案件應訴規定》也有關于加強信息交流機制的內容。嚴峻的現實凸顯了進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國應對反傾銷信息溝通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應對反傾銷的信息溝通案例研究及啟示
案情概述:2005年3月31日和4月1日,美國TaraMaterials公司分別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遞交申訴,要求對來自中國的藝術畫布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5月1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初裁結果:來自中國的藝術畫布造成了美國產業的損害。2005年10月28日,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應訴畫布生產企業傾銷成立,初裁征收55.78%~73.66%的反傾銷稅率,而未應訴企業則被課以264.09%的最高稅率。筆者覺得在這個案例中信息溝通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還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缺乏完善的應對反傾銷信息預警機制
企業在反傾銷應對過程中最需要的是權威、可靠、及時的信息。但本案中沒有進行信息與資料收集的有效機制和途徑,而現行的很多貿易網站統計口徑不一樣,信息也不一樣,企業在眾說紛紜的信息堆里找不到一條明確可行的路子。因為,首先,我國缺乏應對國外反傾銷有效的信息預警機制。其次,我國缺乏面對國內出口產品的信息預警機制。我國出口產品在國外被提起反傾銷指控往往是因為在短期內向少數出口市場出口劇增或價格暴跌,雖然商務部也發布了一些出口預警信息,但中國海關和國外海關統計數據不一樣,有些類紡織品進口國海關閉關,而中國海關仍然準予通關,企業又缺乏條件來實時了解、監控國外海關統計信息。
2.信息溝通的渠道不暢
當前相關機構對信息的靈敏度和共享性都遠遠不夠,而且時常會由于層級過多,出現信息誤傳,比如上級很難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下級又不易領會上級的真實意圖。這種縱向的溝通,缺乏明確、準確的規定,彈性較大,溝通的規則太原則化,內容空洞抽象,具體的指導不明確,操作性不強。這導致許多溝通渠道形同虛設,客觀上更加劇了溝通渠道的擁堵。
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的制約了應對反傾銷的信息溝通機制的有效性。因此,為中國企業創造多渠道、暢通的信息溝通機制已成為當務之急。
3.反饋機制不順暢
(1) 反饋渠道單一
在應訴藝術畫布反傾銷過程中,信息反饋主要是通過行業協會商會向地方政府和商務部反映。而在這之前,企業基本上是沒有反饋,這就有可能造成耽誤有利的時機。
(2) 反饋明顯置后
溝通渠道越長,噪音越多,不確定的因素也越多,信息通過的層次越多,它到達最終接受者的時間也越長,這樣信息經過層層篩選過濾,出現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本案在應訴中的信息上傳給相關部門后往往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另外信息渠道中的噪音過多干擾使得信息失真(如有些不準確的新聞),信息傳遞質量下降,從而影響企業對反傾銷情況的判斷。
4.企業的反傾銷信息溝通障礙
(1) 對信息的態度不同所造成的障礙
這又可分為不同的層次來考慮。一是認識差異。長期以來有些企業普遍有個誤區,覺得反傾銷是政府的事,有種依賴政府的思想,所以在反傾銷方面的資料保存、收集意識不強,不僅自己的資料有限,競爭對手的資料更是少得可憐。二是利益觀念。信息溝通過程中每一個個體,以及個體的不同成員對信息都有不同的看法,所選擇的側重點也不相同。很多企業只關心與他們的物質利益有關的信息,而不關心關系行業組織目標、整體管理決策等方面的信息,這也成了信息溝通的障礙。在畫布被提起反傾銷之前,所有涉案的20多家企業都沒有關注和收集反傾銷的相關信息。在美國對我畫布提起反傾銷訴訟時,有的企業認為丟了個別商品出口市場無所謂,反正有別的商品出口支撐;有的則金蟬脫殼,此地不行,另謀他路;有的則認為反正應訴也是必敗無疑,不如省點事干別的;有的企業是因為嫌應訴代價太高、時間長、投入人力物力過多而放棄;還有的認為企業存在“搭便車”心理,想等別人去應訴,勝了自己可以坐享其成。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么在美國對我國畫布提起反傾銷調查時涉案的20多家企業時只有3家企業表示要應訴。大多數企業的不合作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企業團結合作積極應對反傾銷工作。
(2) 企業的信息不對稱
首先,我國企業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獲取信息的權威性和準確性。由于信息渠道的多樣性,企業無法判斷獲得的信息是真是偽,因而無法準確地采取措施。其次,目前我國很多商協會信息質量不高、信息不對稱、溝通渠道不暢。
三、完善“四體聯動”反傾銷應對的信息溝通系統的對策研究
1.建立健全反傾銷信息預警機制
預警機制的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實現“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消除國外對華反傾銷的萌芽。古語說得好: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者也。與費盡周折應訴反傾銷成功相比,通過預警機制化解國外對華反傾銷于無形顯然是最佳選擇。
(1) 構建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反傾銷信息預警機制
各級政府和商協會要對預警機制作通盤考慮,一方面發揮現有預警體系的作用,逐步形成以企業為終端的預警信息網絡;另一方面發揮中介組織的優勢,支持商協會建立和完善預警體系,更好的發揮預警的功效。
(2) 構建企業的反傾銷信息預警機制
企業也可以通過其他類似手段來防范反傾銷。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嗅覺靈敏的駐外機構及時了解進口國生產商的生產、經營狀況等情況信息以及進口國相關產品的進口數量信息,確定該進口國是否存在反傾銷苗頭,從而在第一時間通知國內企業采取放慢出口速度、提高出口價格等措施加以防范,盡可能降低被指控的風險。國外不少公司就建立了自己的首席風險官等制度。
另一方面,瀏覽該進口國的媒體和重要網站,查詢“蛛絲馬跡”。比如美國的反傾銷機制是相對透明的。只要經常瀏覽美國商務部網站,發現某商品上了該網站“對中國進口商品重點監測”的名單,說明“黃燈”亮了,就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做好應對準備。
2.建立全面、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
在“四體聯動”應對國外反傾銷的信息溝通過程中,溝通渠道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國家商務部、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商會與企業要建立多元的四體聯動應對反傾銷的信息溝通系統。因為只有多元的信息系統,才能使各種信息資源以更真實和完整的形式傳達給相關部門。就信息溝通而言,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時有效地傳遞到所有相關企業,企業信息也要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對此,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包括學習和借鑒其他WTO成員的成熟經驗。
國家商務部及駐外使館商務處、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海關總署、各行業協會、商會,以及相關律師事務所等機構之間需要建立信息溝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相關信息與數據,跟蹤、研究國際貿易爭端案例,為開展反傾銷相關工作奠定信息分析基礎。在此基礎上,還應建立一個覆蓋面廣、傳遞及時的信息擴散機制,隨時向企業預報各國反傾銷動向及中國可能受到反傾銷指控的產品。
企業要與國內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各駐外使館商務處,加強合作,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渠道,以保證信息互通,協同作戰。
3.構建有效的信息反饋體系
在溝通過程中,編碼、譯碼、溝通渠道是溝通過程取得成功的關鍵環節,它始于主體發出信息,終于得到反饋。由于溝通過程中光有絕妙的信息是不夠的,只要當信息招致聽眾作出發送者期望的反應時,才算成功。因此,聽眾的反應是最為關鍵的。在現階段,要使“四體聯動”應對反傾銷的信息溝通體系得到調整、完善,必須優化現有的信息反饋機制。
(1) 信息反饋形式多樣化
直接反饋與間接反饋相結合。比起間接反饋,直接反饋由于信道短,距信息源近,信息往返時間短等特點。因而具有高靈敏度,周期短等優點,大大降低了信息失真的概率。商務部及地方外經貿部的熱線電話和在線訪談,一些地方外經貿部和行業組織的救助咨詢電話和網絡是獲取真實可靠反饋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這種與企業聯系的辦法比較直接,而且較為迅速,能夠直接聽到企業的呼聲,了解企業的真實意愿,減少信息溝通和傳遞過程中的誤差。
(2) 設立獨立信息反饋機構
這里的獨立指的是信息反饋機構與信息傳播相分離。應對反傾銷的信息溝通體系中,反饋機制薄弱,這是因為信息反饋機構附屬于信息傳播機構,沒有獨立性,信息反饋的主渠道是在上下級之間垂直進行的,特定管理系統中不同層次的子系統,既是決策的執行者,又是決策指令的下達者,一身兼任兩職,既執行又反饋,又有輸出和輸入。這一信息反饋體系結構造成的弊端是,反饋中有些信息失真。信息失真,很難做到下情上達,客觀公正。因此應當強化信息反饋機構的建設。
4.企業應建立應對與防范反傾銷的長效信息溝通機制
在應對藝術畫布反傾銷案中,中國的畫布企業在信息溝通方面缺乏團結協作。誠然,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國際貿易背景,美國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印度作為第三國的參考價格,美國企業和美國勞工組織的聯合等因素,都對我方應訴十分不利,但如果中國的畫布企業能夠緊密地團結起來,我們本可以不輸,或者不會輸得這么慘。因此,企業建立應對與防范反傾銷的長效信息溝通機制勢在必行。
(1) 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認真做好信息收集
出口企業要時刻關注產品出口國市場動態,注意其經濟情況的好壞、市場需求量、反傾銷動向等,若有反傾銷風聲,企業應注意相關問題,做好相應工作。首先,要對反傾銷的可能性進行分析。了解我國企業在出口國市場上的定位、出口數量等狀況,調查出口國同類產品的生產情況和市場銷售情況,這是決定反傾銷能否成立的直接因素之一。其次,與行業協會、商會和主要出口企業密切合作,及時掌握我國出口到出口國市場的同類產品數量,控制好出口產品數量的增長速度,減少被反傾銷的機會。
(2) 嚴格規范的內部財務信息制度
在應訴藝術畫布反傾銷案例中,由于很多自身財務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不能及時、完整地完成問卷和提供商務部所要求數據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一方面,出口企業應按照《公司法》建立起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和規范企業內部管理。特別是企業的財務制度,應當按照 1993 與國際接軌后的新制度執行,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另一方面,出口企業應制定并實施反傾銷會計戰略,運用會計、反傾銷法和國際貿易等有關知識,就反傾銷中的問題提供會計支持、進行會計規避、會計舉證、會計調查和會計鑒定活動。
參考文獻:
[1]中國貿易救濟網 http://www.cacs.gov.cn/cacs/default.aspx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
[3]中國產業安全指南http://www.acs.gov.cn/sites/aq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