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專業市場是產業鏈的流通環節,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具有在信息、物流、服務、土地等資源方面的優勢,專業市場通過規模化、信息化、功能多元化發展,整合物流功能和引進和開發物流技術,發展以專業市場為主體的第四方物流,能有效地優化物流資源,提高整個產業的流通效率。
[關鍵詞] 專業市場 第四方物流
一、第四方物流企業的特征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美國埃森哲公司率先提出,定義為“一個調配、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管理組織自身的及具有互補性的服務提供商的資源、能力與技術,來提供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的供應鏈集成商”。從西方第四方物流發展看,第四方物流企業具有下面基本特征:一是具有資源的集成能力,能集聚大量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技術供應商、管理咨詢以及其他增值服務商,根據企業的需要組合資源,通過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實現構建最佳供應鏈、降低成本;二是具有供應鏈流程再造和集成技術,能對供應鏈過程和供應鏈過程協作關系進行重新設計,集成不同的供應鏈,對供應鏈活動和流程進行整合和改善,提供多企業,乃至行業的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三是具有管理集成供應鏈的能力。通過系統集成一體化、流程無縫化、物流標準化、管理信息化等管理技術管理供應鏈,組織、實施、管理整個供應鏈,通過其對整個供應鏈產生影響的能力來實現價值的增長。從產業的供應鏈角度看,第四方物流商利用其系統基礎設施、公共的信息平臺和其管理能力來集成和整合供應鏈,能優化產業的資源,提高整個產業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
二、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的的優勢
在對第四方物流發展的主體討論中,主要觀點認為第四方物流主體應該是由管理咨詢公司、技術信息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或相互結盟而轉變來的企業。而筆者認為,隨著專業市場規模化、信息化、功能多元化的發展,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間互動關系的緊密性的不斷加強,專業市場更具有發展第四方物流的優勢。
1.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優勢
第四方物流商是物流信息的集成者和整合者,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優化供應鏈方案的前提條件。專業市場是某行業或產業商品的集散地,不僅集聚了大量的商品信息,而且集聚了大量的市場供需信息、供貨商與采購商信息、物流信息,擁有供應鏈信息資源的優勢;同時,一些大型的專業市場已建立了商品信息公共平臺,信息技術先進的市場還建立了電子商務公共平臺,有效地集聚供應鏈的信息資源,為整合供應鏈提供了基本的信息平臺和信息技術基礎。
2.物流資源優勢
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將第四方物流企業的具體規劃付諸實施的載體,即第四方物流的發展依賴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專業市場的配套服務企業,隨著專業市場的規模擴大,專業市場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業,與專業市場中的經營者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客戶關系,除了具有基本的物流設施和設備外,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物流管理的經驗,一些大型的物流公司開始進駐專業市場,現有的客戶關系和物流資源成為發展第四方物流的良好條件。
3.土地、交通優勢
第四方物流依托于物流實體的發展,而物流實體對場地規模、交通有較高的要求,是物流發展的硬條件。新的專業市場一般都是政府規劃項目,土地規模較大,規劃選址時都考慮了交通問題,規劃了市場內部的車輛流動線,及與外部交通的銜接,交通方便且能承受較大的車流量;一些專業市場已規劃了物流功能和物流用地,市場具有發展物流的空間、交通和基本設施的等條件。
4.市場功能優勢
專業市場的市場角色和集聚功能與第四方物流的物流集成商的身份和集成功能相吻合。專業市場的集聚功能使之擁有大量的現成客戶資源、第三方物流企業、金融等服務企業,已成為眾多供應鏈的物流環節在空間上的集聚場所,豐富的資源不僅是第四方物流集成的基礎,專業市場對市場中的經營者和服務商而言,是供應鏈建立的樞紐,是市場的管理、組織、服務者,其特有的集聚、管理、服務等功能有效地提升向物流集成功能轉化。
三、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的途徑
1.加強政府規劃和政策扶持,完善物流基礎建設
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發展的互動作用日趨顯現,許多城市已經將專業市場發展納入到城市功能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但傳統的市場定位和功能已不能滿足產業的發展需要,在城市的規劃中,首先要對專業市場的功能重新定位,將現代物流納入到專業市場的發展中進行整體規劃,調整專業市場在空間布局、用地面積、容積率等方面的規劃,使之與產業發展規劃、交通規劃協調;其次,重視第四方物流的發展,由于第四方物流能有效提升整個產業的流通效率,應該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重點應放在物流基礎建設方面,加快形成規模優勢,促進專業市場和物流的有效融合。
2.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臺,提升現代物流技術
建設公共信息平臺和發展電子商務公共平臺是培育第四方物流的基本要求。專業市場應建立和完善現有的商品信息公共平臺,并進一步將傳統的信息平臺發展成為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公共平臺,使之成為整合上下游企業和物流企業資源的平臺;加快電子商務公共平臺建設,形成統一的、標準化的交易平臺,同時,建立物流信息平臺與海關、稅務、檢驗檢疫等服務機構信息系統的信息溝通共享機制,提高第四方物流的運營能力和效率。
物流技術是整合供應鏈資源、設計優化方案的必要技術手段。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相應要引進或開發集成供應鏈技術,借助公共信息平臺,集成專業市場上的供應鏈,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對供應鏈活動和流程進行整合和改善;同時,推進物流的標準化,發展物流應用技術,如電子訂貨系統(EOS)、電子數據交換 (EDI)、全球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應急響應和條碼技術,通過信息平臺聯接形成供應鏈的共享信息和管理信息平臺,有效保障資源的有效整合和方案的實施。
3.整合物流資源,建立以物流為主的綜合服務體系
傳統專業市場的主要功能是商品的集散功能,市場周邊自然集聚了一些分散經營的物流企業,因此,與市場配套的物流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信息技術落后,已經不能滿足市場規模化、集成化發展的要求。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能有效解決專業市場,乃至產業的流通效率問題,“市場+物流”的模式是專業市場未來發展的趨勢。專業市場要將物流功能和相應的配套服務功能納入到市場的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中來,將物流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構成的一部分進行主體規劃,引入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或者整合分散的物流企業,提高物流整體水平;同時,完善相關的金融、保險、稅務和后勤服務等基本的配套服務功能,形成完善的以第四方物流為主的綜合服務體系。
4.引進和培養物流專業人才,提升物流運作與管理能力
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培養管理和技術人才,提升管理和運營能力是關鍵問題之一。專業市場可以引進或加快培養有經驗的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培養和加強供應鏈業務管理能力、全面的綜合管理和協調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等管理能力;培養和提高供應鏈規劃、策略制定、業務流程再造、技術集成等物流技術能力;培養與提高物流網絡應用技術開發能力和支持能力,使專業市場具有第四方物流的運營和管理能力。
5.加大物流市場需求,推進專業市場國際化
物流需求增長能推動第四方物流的發展,專業市場可通過擴大國內和國外市場來增加市場的物流需求。充分發揮區域產業集群優勢,依托專業市場,舉辦國際性、全國性的的商品博覽會、展銷會、交易會,擴大市場輻射半徑,拓展企業國內、國際市場。大宗的國際貿易是產生第四方物流需求的主要動力,專業市場要提高國際化程度,引進國際大賣家、大供應商、大物流商,打造市場品牌,培育國際品牌,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將供應鏈延伸到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 譚春平 王 燁:基于第四方物流的供應鏈集成管理模式構.財會月刊,2009.8
[2] 姜偉軍:專業市場與產業集群互動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變革趨勢探析. 商業時代,2009.10
[3] 陳麗珍 王彩學:產業集群內專業市場發展第四方物流研究.中國物流與采購,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