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2007年至今,對于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豬肉價格,國家進行了兩次主要的宏觀調控,一次是為了抑制豬肉價格的上升,一次是為了抑制其價格下跌,本文分別就這兩次調控對其實施措施以及調控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豬肉價格 宏觀調控 效果
保持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
1985年之前我國政府對豬肉的生產、消費以及流通等方面均實行計劃管制,排除市場功能,因此豬肉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但1985年之后,豬肉市場開始向國家宏觀調控下的自由流通體制發展,其價格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國家只是以規定比價水平進行引導。
然而從此豬肉價格問題就開始一直困擾著我國的豬肉市場。
一、2007年豬肉價格上漲時的宏觀調控及效果研究
由圖1可以看出,2003年~2007這五年間豬肉價格趨勢一直較為平緩,但2007年4月開始,出現暴漲,尤其是自2007年的五一節過后,全國各地的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逐日上漲。
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下達了《關于做好豬肉等副食品生產供應保持市場穩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 調控措施:
由國家發改委帶頭研究,各部門配合實施了以下九大措施:
鼓勵發展生豬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加快完善生豬防疫防控體系;建立母豬保險和補貼相結合的制度;鼓勵就近屠宰、大力發展冷鏈運輸;完善豬肉儲備、改善儲備結構;加強市場質量和價格監管;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發展和出口;加強市場和價格監測;妥善安排城鎮低收入群體和大專院校在校大學生生活。
2. 效果分析:(1)到2007年6月10日,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為20.93元/公斤,比5月底下降2.3%,豬肉批發價格為16.51元/公斤,比5月底下降0.3%。(2)跟5月底比較,商務部監測的是32個大中城市,截止到6月10日有13個城市豬肉批發價格是下降的,其余 13個城市價格有所上漲,但是漲幅絕大部分都在4%以內。
二、2009年豬肉價格下跌時的宏觀調控及效果研究
2007年到2008年,為建立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且由于受生產波動性影響,生豬生產恢復較快,部分主產省豬肉價格已出現明顯下跌的苗頭。
以下有一組數據:
據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2009年3月2日36個大中城市超市、集市豬肉(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每500克為12.56元,比2月27日下降0.04元。
據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 2009.5.18-2009.5.22日36個大中城市集市、超市豬肉(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每500克為10.64元,與前一周(2009.5.11-2009.5.15)相比下降1.21%。
在經歷了2008年上半年的歷史最高峰后,豬價終于在2009年的春節后跌近盈虧點,及至2009年6月,豬糧比價已經連續6周低于6:1,期間受甲型H1N1流感影響,大型養豬企業的利潤也急劇下降。
1.調控措施:
為了預防生豬供給會進一步增加可能導致的價格再次大幅度下跌,穩定生豬生產,為此國家出臺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
《預案》設置了不同的預警區域,用于判斷生豬生產和價格變動情況,為采取針對性調控措施提供依據。
一是綠色區域:豬糧比價在9∶1—6∶1之間;二是藍色區域:豬糧比價在6∶1—5.5∶1之間;三是黃色區域:豬糧比價在5.5∶1—5∶1之間;四是紅色區域:豬糧比價低于5∶1;五是生豬價格異常下跌的其他情況。
為此,《預案》中主要制定了加強監測、信息預警、增加儲備、適當補貼等調控措施:
一是加強監測。在綠色區域時,價格正常,政府無需采取特別措施,重點是做好監測工作。
二是信息預警。《預案》提出在生豬生產進入藍色區域時,及時向社會發布生豬市場預警信息。
三是生豬收儲。《預案》提出在生豬生產連續4周處于藍色區域時,適當增加中央和地方凍肉儲備。在進入黃色區域時,由財政貼息,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在連續4周處于黃色區域時,進一步增加中央和地方儲備。當進入紅色區域時,根據市場情況進一步增加中央儲備。
四是適當補貼。《預案》提出,在增加儲備后,生豬生產仍處于紅色區域,且出現過度宰殺母豬情況時,對國家確定的生豬調出大縣能繁母豬和國家確定的優良種豬場公種豬按每頭100元,發放一次性臨時飼養補貼。
此外,預案還對加強進出口調節、異常情況下如何研究采取措施進行了規定。
2.效果分析:(1)據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顯示消息,2009年7月29日全國大中城市生豬平均出廠價格為每公斤11.23元,比上月底漲9%,比預案啟動時(5月12日)上漲15.8%; (2)據農業部畜牧業司介紹,2009年7月29日,全國47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6.44元,比6月底上漲7%,連續7周出現小幅上漲。
由此,國家出臺《預案》的作用不能小覷。在防止豬肉價格下跌方面,《預案》對每種情況進行分級,并依次給出各種處理辦法,使得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在實際操作時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調控效率。
三、小結
以上對于兩個實例的分析研究,為了規避長期研究中不可規避的客觀因素影響,本文只是分析了其在短期內的價格變動成果,因此可以直觀地看到我國在豬肉價格控制方面效果較為明顯,然而在長期的調控中,實時監測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保證各個措施實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