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社會群體,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大學生教育問題不容樂觀,大學生群體的經商行為比較頻繁,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此,有必要加強大學生的在校經商方面研究。目前關于大學生在校經商的研究還很少。本文通過對陜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在校經商現狀和發展方向的調查研究,為大學生在校經商提供思路,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大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就業。
[關鍵詞] 在校大學生 在校經商
大學生經商作為一種社會經濟活動,其產生和發展都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背景。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人們的經商意識也逐漸濃厚起來,以至于一些經商現象的順口溜如:“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等開張”等,在大學生中都經常可以聽到,這對大學生的經商意識起到了重要影響。同時,新的“讀書無用論”也曾一度流行。不少學生認為進了大學就是進了保險箱,抱著“60分萬歲”的宗旨混文憑,認為用“多余”的時間“經商”比純粹玩掉要實惠等。而如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大學教育體制的變革,尤其是招生和就業制度的變革,使許多大學生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社會實踐經驗對就業的關鍵作用。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的大背景下,政府和學校也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更加重視,連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陜西省地處我國的西部,高校大學生的經商現象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比較起來出現的較晚,但近幾年也成為陜西省高校大學生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大學生經商行為進行全面探討,旨在為大學生就業開拓思路,為高校的安全穩定與就業提供理論依據。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陜西省目前共有專科以上學校85所,本研究內容為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 7所軍事院校由于管理方式不同,故被排除在研究對象以外;在剩下的78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期刊網,查閱大學生經商方面的核心期刊雜志和碩博論文等文獻資料,一方面,對目前研究現狀有個整體的認識,找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為設計調查問卷提供理論依據。
(2) 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在文獻研究和專家訪談的基礎上,本研究設計出2套調查問卷,1)在校有經商經歷的大學生對于經商的看法;2)有關專家對此問題的看法。第1套是大學生在校經商發放正式學生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1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1.2%。問卷內容包括:經商時間、經商目的、父母是否支持、目前或曾經經商的方式、經商的成本來源、經商過程中最大的優勢、利用什么時間經商、在經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否要成立專門的培訓機構等。
(3) 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13. 0對調查所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在校經商時間
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有756人的經商時間少于一年的,占82.89%;經商時間為一到兩年的有132人,占14.48%;沒有人經商持續兩年到三年;只有24人經商超過三年,占2.63%。
三、討論
1.當前我國的社會環境及氛圍
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我國經濟也有一定困難,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相對較少,學生就業壓力較大,需要大學生們自主就業,專家們認為大學生經商也算就業,國家為自主就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條件。大學生畢業后經商也是自主就業的一種形式,多數學生家長也支持孩子從事一定的經商活動,認為在校有一定的經商經歷也沒有壞處。以上社會個方面的因素促進了大學生“人人經商”環境的形成。
2.大學生在經商過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
大學生從事經商的時間短,大多數人經商時間不到一年;經商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它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驗和能力的積累,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經商時間太短使大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商業規律,達不到很好地效果。經商目的不明確,近半數的學生為了賺錢而經商。大學生在校經商主要目的是獲得直接經驗,是社會實踐的一部分,大學生經商目的本末倒置,是大學生對在校經商的最大誤區。經驗不足是學生在經商活動會遇到的最大困難,其次為資金短缺。近半數的人為無成本經營,近半數的學生在任意時間經營,近6成的大學生經商月收入在300元以下。大學生在校經商的效率低下,應該成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指導。
3.大學生在經商過程中的有利因素
在經商過程中,學生認為大膽自信活潑開朗是最大的優勢,與專業課無太大的關系,多數學生能夠較好的處理好經商實踐和學習的關系,多數大學生的經商收入作為生活費減輕家里負擔,多數人認為在校經商對社會的了解加深了許多,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生活更加充實,能更大膽地與他人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及各方面的能力。
四、結論與建議
1.我省大學生經商還處于自發階段,還未形成規模,多數學校還未重視此問題。
2.大學生目前就業較為困難,自主就業為國家提倡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畢業經商也是自主就業的一部分。
3.家庭貧困和就業壓力大是多數大學生走上經商道路的主要原因。
4.學校有必要成立專門的經商指導機構,指導大學生關于商業方面的知識。
5.學校應適當解決大學生經商的資金問題,發放小額無息貸款。
6.大學生應結合自己的經濟基礎選擇適合的經商方式。
7.大學生應以學習為主,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結合所學專業,轉變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社會實踐能力,應該正視經商現象,淡化利益觀念,以在經商過程中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8.大學生應多與家長溝通,爭取得到家長的,獲得更多的支持。
9.學生工作者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應正視大學生的經商現象,把大學生經商作為社會實踐的一部分,進行有效的管理,對大學生經商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為大學生畢業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