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有關工作團隊的研究已經成為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一大熱門話題。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團隊?團隊構建中的哪些因素導致了團隊績效的提升?本文將圍繞團隊有效性展開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并對影響團隊有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得出高效團隊構建的一般性方法。
[關鍵詞]高效團隊 團隊績效 團隊有效性
一、引言
斯蒂芬#8226;羅賓斯認為,“工作團隊是一種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寫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笨ㄌ厣鎸F隊定義為:“一個團隊就是由有著互補技巧的較少的人所組成的所組成的群體,他們致力于為共同的目的、績效目標及共同負責的方式而努力奮斗?!?/p>
何為高效團隊呢?在MIT編著的《組織行為學》中,高效團隊被定義為:“業績突出,具有明顯學習曲線效應,能夠使內部成員和外界均感到滿意的工作集體?!?/p>
現階段,團隊建設已經成為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熱門領域。許多組織圍繞著團隊重新建構工作流程,管理層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通過團隊的積極協同作用來提高組織績效。因此構建高效團隊是管理層進行團隊建設的終極目標,也是團隊良性運作的必要前提。
二、團隊建設的理念
1. 團隊構建的理念
“1+1>2”是進行團隊建設的理念。團隊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起所有成員強烈而積極的歸屬感。如果團隊成員之間不能相互認同,不認為其他成員的存在與自己休戚相關,不能將團隊看作是“我們”,而僅僅是眾多個體的簡單集合,那么這樣的團隊是不可能有效工作的,也是不可能長期存在下去的。
2.團隊績效的影響因素
在清楚地認識到團隊構建的原則后,接下來的步驟就是認清影響團隊績效的因素,也就是對團隊有效性影響因素的研究。
(1)團隊多元化。團隊的多元化氛圍與團隊績效的關聯并非是直接的,但團隊的多元化會影響到團隊的競爭行為,和同質性的高層管理團隊相比,多元化的團隊更多顯示出了對競爭行為的傾向,因此多元化是一把“雙刃劍”。研究發現,多元化既促進了某些有益的競爭行為,如爭奪市場份額,提高利潤等;但同時也在某些時候對團隊的氛圍產生負面影響。
(2)團隊沖突。在過去的研究中,沖突通常被認為對組織績效和員工的滿意度有副作用,然而由于人際競爭的無法避免,沖突也就屢見不鮮,有效團隊的特征之一就是通過加強人際互動,協調沖突,以激發建設性沖突,減少破壞性沖突。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組織內沖突的有益之處,比如,暴露矛盾,促進群體規范的形成。有的組織中還產生了一些刺激建設性沖突產生的方法。
(3)團隊有效性。一支高效的團隊在團隊有效性上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擁有充分的資源、有效的領導、信任的氣氛、反映團隊貢獻的績效評估和獎勵體系。
三、高效團隊構建的新視角
我們將從外界條件、團隊構成、工作設計以及過程變量四個維度來探討團隊有效性。
1. 外界條件
(1)充分的資源。所有團隊都需要依賴于群體之外的資源來維持。資源的缺乏直接降低團隊有效完成工作的能力。高效的團隊善于從管理層或更大的組織中得到必要的支持。
(2)有效地領導。團隊要在由誰來做什么這一任務的公平性分配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就需要出現團隊的領導者,來安排協調團隊的各項工作,并且團隊的領導需要對團隊有高的預期和積極的心境。
(3)信任的氛圍。高效的團隊需要有成員之間的信任,以及成員對領導者和領導者對成員的信任。這樣既促進了合作,又降低了行為監督的需要。
(4)績效評估與獎勵體系。通過以群體為基礎進行績效評估、利潤分享、小組激勵及其他方面的變革,來強化團隊努力和團隊承諾。
2. 團隊構成
(1)成員的能力。高效的團隊需要有具備三種不同類型的技能的成員,即具有技術專長的成員,具有問題解決和決策專長的成員,具有善于聆聽、提供反饋、解決沖突和其他人際關系技能的成員,還要將這三類成員進行合理地搭配。
(2)人格特點。通過對五維度人格模型的研究發現,在外傾性、隨和性、責任心、經驗的開放性和情緒的穩定性上得分高的團隊,管理層對團隊績效的評分也會傾向于更高。
(3)角色配置。團隊的管理者根據個體的內在優勢招募成員并給他們合理分配相適宜的任務,以使個人偏好與團體的角色要求相匹配。
(4)多樣化。異質性群體,即由相互差異很大的個體組成的群體,更可能擁有多種能力與信息,工作效率會更高。
(5)團隊規模。高效的團隊應在能夠完成任務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人數。一般來說不超過10人,且由不同背景的人組成更為合適。
(6)隊員靈活性。團隊由靈活性強的個體組成,可以改善團隊的適應性,并使團隊對單一個體的依賴性降低。
(7)隊員偏好。高效的團隊應由那些喜歡成為團隊一分子的人所組成。
3.工作設計
通過對工作自由度和自主性、使用不同技能和才能的機會、完成具有整體性和完整性任務的能力、負責對他人有重要影響的任務的分析,來提高團隊成員動機水平,增加成員的責任感和對工作的擁有權,進而增強團隊的有效性。
4.過程變量
潛在的群體功效+過程收獲-過程損失=實際的群體功效
(1)共同愿景。高效的團隊具有大家公認的、有意義的愿景,能夠為隊員指引方向、提供推動力,讓團隊成員為之做出承諾。
(2)具體目標。高效的團隊需要把共同的愿景分解為具體的、可以測量的、現實可行的績效目標。
(3)團隊功效。高效的團隊很自信,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4)沖突水平。團隊中的沖突未必就是壞事,實際上,任務沖突可以激發成員之間的討論,促進對問題和備選方案的關鍵評估,并可能帶來更佳的團隊決策,通常高效的團隊以適當的沖突水平為目標。
(5)社會惰化。高效的團隊能夠使每個成員以及成員總體為團隊的目的、目標和行動方式承擔責任。團隊成員很清楚:哪些是個人的責任,哪些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鄧顯勇:領導者特征與團隊類型的匹配研究[D].廈門大學,2009,4-14
[2]陳一星:團隊建設研究:以大學生為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61-121
[3]張德:組織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