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英語教學;閱讀教學;特點;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6(B)—0031—01
高中英語教學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功能教學法認為,句子必須在一定語段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顯示出它的言語交際能力,句子結構的正確與句子運用的正確往往不一定相符。教師只有把句型教學與課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句型,并能在真實的交際中靈活地運用句型,進而形成言語交際能力。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特點
在課文教學中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高中階段的課文教學中,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考慮課文篇數逐漸增多,課文篇幅逐漸加長的教材特點,遵循由淺至深、由外而內的認識規(guī)律,提出體現(xiàn)不同層次理解水平的問題。
1.學生初步讀完一篇文章后,教師應提一些表層理解類問題,包括文章中明確提及的人、物、時間、地點或順序。這類問題只要求學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重復文章中的重要內容,使課文內容再現(xiàn)。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的主要內容,促進課堂上師生間的交流,為較深層次的邏輯思維和判斷推理做好鋪墊。
2.教師再提一些深層理解類問題,包括比較異同、因果關系、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方面的。這類問題需要學生利用作者所傳遞的信息,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識,透過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斷和理解作者的意圖、文章的主題、人物言語行為的動機和人物的本質,預測文章的結局,猜測作者未提及的事實,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較人物、時間、地點等方面可能會存在的相同或不同之處,以及推測作者所運用的比喻性語言的實際含義等。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高一新生閱讀速度普遍較慢,且無法獨立讀懂課文內容,因此教師必須給予他們閱讀方法的指導。要培養(yǎng)學生看讀的習慣。以課文為閱讀材料,訓練學生從聲讀過渡到看讀,教師要培養(yǎng)其直接理解書面語義的閱讀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訓練學生看讀。首先,可使用投影儀進行訓練,讓學生先從快速看圖入手,接著是詞語,句子,然后上升到對文章的訓練。其次,可以進行限時訓練,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閱讀一篇文章,提高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能力。另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按意群閱讀的習慣。以課文為閱讀材料,訓練學生劃分意群,并按意群閱讀,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高二英語課文教學的側重點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一階段,既要重視閱讀的“量”,又要重視閱讀的“質”,也就是要正確處理泛讀與精讀的關系。泛讀只要求讀懂或基本讀懂,但要有一定的速度和閱讀量;精讀時則既要理解課文內容,又要掌握語言現(xiàn)象。要正確處理好“精”與“泛”、“質”與“量”的關系,在量中求質,保質保量,要防止逐字逐句的分析、講解,也要避免教師不指導而讓學生放任自流的現(xiàn)象。
課文是閱讀教學的好材料,但僅僅有課文是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探索一些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如“學一帶四”的方法,即每學一篇課文,帶上四篇同步閱讀理解文章,要求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閱讀。開始可學一帶三或四,待學生讀速提高后,可學一帶五或六??梢园岩黄恼伦鳛榫x材料,而其余幾篇作為泛讀材料。
進入高三,教師應把握高考命題的趨勢,使閱讀教學有的放矢:把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的領悟能力作為閱讀教學的重點和基本點;選材要多樣化、現(xiàn)代化和生活化;要突出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特點;要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因此,高三閱讀訓練應該有其適當的方法。首先,教師要處理好教材中的閱讀篇章,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語篇意識。其次,教師要適時、適量地進行閱讀訓練,要解決好閱讀速度與理解準確度之間的矛盾,培養(yǎng)學生處理冗雜信息、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和綜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再次,教師不僅要注重調整閱讀訓練的形式,而且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加以指導。
另外,教師在選材方面要做到生動、有趣和多樣化,在訓練方式方面也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要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糾正學生在閱讀中出現(xiàn)的不良傾向。要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培養(yǎng)學生應試的信心和閱讀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