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學校管理;教師;幸福人生;溫馨家園
〔中圖分類號〕 G63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6(B)—0015—01
教師的幸福人生無論對于教師個人,還是對于學校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北師大肖川教授認為,(教師)幸福的人生是指心中有盼頭、手中有事做、身邊有親友、家中有積蓄。下面筆者就結合肖教授的觀點談談自己對“規劃教師幸福人生,構筑教師終身幸福家園”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 心中有盼頭
教師的職業是平凡的,又是崇高而偉大的。但這種崇高和偉大畢竟是一種精神境界,如何讓教師克服職業倦怠心理,以這種精神境界為動力,從而煥發出工作熱情,把教書育人的職業作為一種終身追求的事業來對待呢?就目前而言,筆者認為應當是激勵再激勵,為此,學校應樹立各層面、多領域的先進典型,建立個性化、多元化的教師評價機制。近年來,我校在傳統評優(優秀教師、模范班主任、先進工作者)的基礎上,又增設了“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十佳教師”、“校級之最”、“師德標兵”、“育才先鋒”、“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等評選內容,通過個性評價和多元評價,使得每一位教師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特長得到了發揮,成績得到了肯定,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也使他們心中有了盼頭,自身有了成就感。
二、手中有事做
有事做意味著社會需要你、領導賞識你、同事信任你。基于此,學校根據不同學科的需求和學校工作的需要,在摸清教師的特長和愛好的基礎上,分別給他們安排了具體的兼職工作。如普通話說得好的教師,就讓他們輔導全校各班的播音員,組織全校師生的演講比賽、經典詩文朗誦比賽,擔任學校的禮儀講解員、節目主持人等;鋼筆字、毛筆字寫得好的教師,就讓他們組織書法興趣小組……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使所有的教師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三、 身邊有親人
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有情感的歸屬。那么,怎樣使學校成為一個溫馨的家,讓教師在校工作依然能享受到家的溫馨,并使教師能像愛家一樣愛學校,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每一位學生呢?帶著這些問題,學校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實踐。首先是提出了“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隨之又開展了“暖人心”系列活動:學校在改革和取締原有不合理、缺少人性關懷制度的同時,制定了給教師“松綁、減壓”的相關政策,通過科學考勤、簡化請假程序等方式,為教師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對當年有高考、中考子女的教師上午第四節則不予以排課,讓他們提前回家給孩子做飯;讓有入托、入園和上低年級孩子的教師推遲到校,以照料自己的孩子吃飯、上學。這些看似很小、很不起眼的事情,卻溫暖了每一位教師的心,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學校就是他們的家,學校領導和同事就是他們的親人,是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有力依靠和堅強后盾,從而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工作的熱情。
四、 孩子有前途
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自己神圣的職責,教師要關心、熱愛別人的孩子,但教師自己的孩子又有誰來關照、關心、關愛呢?自己孩子的前途問題怎么辦?這就是擺在我們學校管理層面前的重要難題。為此,學校提出了“學校把教師的事情辦好,教師把學生的事情辦好”的管理理念,校領導把教師子女的健康成長、成才放在心上,經常和周邊學校的領導、教師交談,了解本校教師子女在這些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況,并竭盡所能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讓教師在感受到生活幸福之后,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前途問題,能夠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
五、 家庭有積蓄
教書育人的職業是高尚的,更是清貧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教師只能生活在貧窮中。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經濟上的富有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近幾年,學校總是想方設法讓教師少花錢,多得實惠,努力搞好教職工的福利待遇,以讓教師能有一定積蓄。學校先是解決了教師的免費早餐問題,進而又為教職工精心安排節日活動,如 “三八節”給女教師放假并組織她們體檢;“端午節”給教職工送去粽子;“中秋節”為大家購買月餅、組織賞月活動;“國慶節”組織大型文藝活動、組織教師外出旅游,并發放集體福利……這樣做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把全年的工作都串起來,使教職工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學校就是溫馨的家園,在這里工作是愉快的、幸福的,從而更加熱愛學校,熱愛這份職業,并把這份職業當做終身追求的事業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