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市場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都是圍繞企業的需求來設計的。用人單位對剛出校門的職校的學生要求方面,不外乎希望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自身的崗位,成為熟練的崗位人員。這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理論水平、扎實的操作功底,還需要有快速進入職業角色的歸屬感和一定的實踐經驗。這樣的歸屬感和經驗來自于學生在校期間課堂上的體驗,源自于教學過程中所營造的模擬環境。體驗式的教學,就是為學生構建一種由嘗試到熟悉,再到完全適應的教學手段。
一、實施體驗式教學的意義
在職業教育的教學中,我們逐漸的發現一些這樣的問題,多數的教師還在單向的灌輸知識,以“本”為本,以考試的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得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調動,學習處于一種懶散、被動,甚至消極的狀態。很多職校的學生在參加工作的初期,還普遍存在著因缺乏經驗而產生的消極與懈怠的心態。而體驗式教學,就是將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轉化與自身的能力綜合在一起,能夠高效率地掌握專業知識并將其被個人所吸取和運用。
作為現代教育當中的一個理念,體驗式教學是一種關注學生情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踐或重復經歷的情景,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構建知識、發展能力。要正確理解體驗式教學的精神實質,必須從其內在特征上進行把握,將體驗教學的親歷性、個人性、緘默性、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的特點貫穿其中。
二、實施體驗式教學的條件
1.師資條件
培養和構建具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和行業背景的雙師型教學隊伍。教師在體驗式教學中扮演著傳授者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廣開思路,將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轉化成生動易懂、深入淺出的的教學方式,真實還原實踐環境,以經驗“說服人”、以案例“教育人”、身體力行“傳授人”。同時,教師應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樂趣。
2.教學設施設備條件
模擬實踐中的環境往往因受到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實現,運用錄音、錄像、投影幻燈等電子教學手段來還原情景,是現代常用的體驗式教學手段。此外,實訓教室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建立完善的實訓教室,不僅僅包括器械設備,更重要的是模擬還原工作環境,包括一些相關的崗位職責和操作的流程圖,合理的劃分工作區域,讓學生在日后走向社會、步入新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沒有陌生感,有的只是熟悉感和承擔崗位責任的信心。
三、體驗式教學的方法
1.建立互動的師生關系
體驗式教學過程注重學生與老師的情感交流,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和欣賞是必要的。通過傾聽對方的意見、互相接納感受,互相分享成功和喜悅,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暖的情感,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下愉快地學習,主動克服困難,培養出良好的職業素養。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案例法。案例教學法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一些管理類或服務類的課程里,案例教學法更能體現它的優勢。通過用一組具體的事例供學生進行練習,以體驗實際從業人員所處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所需進行的智力分析。
(2)角色扮演法。角色的扮演是對體驗式教學法當中體現教師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對實踐工作環境最大的回歸和再現。通過角色的扮演,學生可以明確自身的定位,將自身置身崗位工作中進行思考,應對突發狀況。它可以是固定崗位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是輪換的;它既能是師生之間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是學生團隊式的。注意發揮好教師的協調和指導能力,是順利完成學生角色體驗的保障。
3.增加獲取經驗的機會
目前職業學校只在學生完成理論學習的最后一年或者一個學期安排學生到實習單位實踐。直接從簡單的校園生活跳躍到復雜的工作環境中,學生心理上往往會有較大的落差。因此,不能僅僅將體驗式教學放在課堂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社會生活,組織短期的參觀或者見習;邀請相關行業的資深人士傳授經驗;聯系本校優秀的歷屆畢業生回校講述他們的職場經驗;甚至可以結合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和社團實踐,增加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機會,為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