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導和諧社會的利國利民政策和金融海嘯突然襲擊所產生的就業矛盾時,“以創業促就業”的號召變身為院校創業教育的重要任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創業風險高于就業,創業行為的實施要以我國政府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本專科院校創業教育實踐的逐步成熟與完善,創業者對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等的儲備為基本。
一、創業的一般過程
1.創業環境的考量
考察度量創業所在地的各項因素。“天時、地利、人和”是中國人所推崇的最佳環境狀態。環境條件使然,是各行各業走向成功的有利條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創就一份事業,創成一個企業是一項具有挑戰的行為,創業者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發現市場中的潛在機遇,有效優化現有的創業環境,是創業者們最根本的創業素質。
2.具備創業軟實力
創業軟實力是創業的核心實力,是創業者們對某項或多項專業技能的做深做實。創業行業的定位有賴于創業者們的興趣、專長與消費市場的余缺。創業者對該行業基本技能的熟悉和掌握是創業軟實力的基礎,尤其技術型創業主要是將產品性能、技術、包裝、銷售等的創新性設計轉化成更多的財富。創業團隊主要操控創業過程和結果,創業軟實力的活性實體——人才是創業項目的主要支撐構架。創業領導者對創業項目操作流程中不同職位人才的甄選、培養與聘用根據項目的需求與實力強弱進行定位。合理的定位與布局也是體現創業領導者才干的重要方面。
3.創業的可行性論證
創業前期綜合性的分析論證,涵納創業環境的可行性分析、產品創新設計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投資預算的可行性分析、市場需求的可行性分析、人員安排和項目計劃組織結構的可行性分析等。縝密完善的創業實施計劃決定了創業后的市場盈利的潛能。
4.創業資金的籌備
創業資金的籌備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自有資金、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政策性貸款、金融租賃、其他(包括短期典當、天使投資等)。投資機構和銀行貸款等方面的資金來源需要詳實的分析報告和實施計劃等相關可行性材料,得以批復的成功率并非100%,因此創業啟動資金的來源渠道可以是多樣并存的。
5.開創事業
這是創業的核心過程。一切創業活動都必須在法律規范范圍內實施,避免組建及運作過程中的不合法行為,降低法律風險。策劃組織排兵布陣的組建過程,包括日常事務的運作與決策、人員組織結構的安排。縝密的創業計劃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完善。
6.持續的創業熱情
前期感性的熱情需要后期的理性去維持。邁出創業的步伐不等于創業成功。創業初期新鮮感的逐步流失,創業中期缺乏自我的激發與鞭笞,日常事務繁瑣蕪雜,且創業在短期內鮮見成效,導致創業前期的投入無果而終。因此創業者應將自我主觀能動意愿最大化,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積極性,以成功為目的,抵制這個過程中的思想轉變,投入持續的創業熱情開展各項創業事務。
二、創業模式及特點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創業風險不斷增加,創業模式層出不窮,逐步滲透,有限而傳統的創業模式不能完全滿足現代企業生存的要求。創業模式并非單純的網絡創業形式或技術創業方式等。而是創業行業、創業方式及創業組織形式三方構建的完整創業模式。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么有關創業行業可選擇的范圍很廣泛,大學生對于創業行業的選擇通常有專業對口型創業、興趣愛好型創業及市場需求型創業,這三種常見創業行業的選擇形式可獨立存在,亦可并列存在。如果說你所選擇的創業行業同時滿足這三種型,那么這將為創業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按創業方式分有網絡型創業、加盟型創業、技術型創業、概念型創業、團隊型創業等。網絡的日益興盛與發達成就了無數創業者的夢想。網絡型創業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創辦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的創業史:曾經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馬云于1995年出訪美國,有機會首次認識了因特網,回國后對新興事物興趣不減,全力投身于中國互聯網事業,創辦了網站“中國的黃頁”。1997年,他加入了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1999年,馬云正式辭去公職,合理預見和把握市場機遇,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之一。作為中國第一批網絡型創業者,馬云獨具慧眼選擇了廣具前景的市場需求型創業項目,他對機遇的把握以及每一個決策都是成功的關鍵。
創業組織形式,“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很多,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加盟連鎖等。創業者一人創業,可以選擇的組織形式有:個體工商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創業者多人共同創業,可以選擇的組織形式有: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創業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創業的組織形式。”
創業是創新的、風險與挑戰并存的、持之以恒的、考驗創業者綜合素質的特殊就業過程。從“創業”這兩個字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創業應具有創新的特點,出奇才是市場上制勝的法寶,是抗擊風險、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武器,使新興企業能夠永葆青春地不斷發展壯大。美國人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于1985年成立今天的星巴克公司的前身,到今天在300多年的老行業里創造市值是254億美元奇跡的星巴克公司不需任何廣告也建立了頂尖品牌,該公司所創新的繁華鬧市區的全球連鎖商業模式,既提升該品牌知名度,又降低廣告等運營成本,是該品牌創新的精髓。然在艱辛的創業征途中不是只要出奇就可以百戰百勝的,并非所有的創業者都可以走出創業的康莊大道。創業者經由了相應的創業過程,最終結果無外乎是成功或失敗,這就體現出創業是風險與挑戰并存的主要特征,創業領導者的綜合素質最終表現在創業的成敗中。創業研究者對創業過程、模式、特點、障礙的分析與研究,最直接目的是指導創業者有效地規避創業風險,科學創業,有效創業,提升創業成功率,促進創業的良性循環。靈活應對各樣風險,正面應對各種挑戰,乘風破浪,過關斬將,才是創業者正面而有效的處理手段。創業的過程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具備堅忍不拔品質的創業者,創業者的韌性是決定創業是否成功的關鍵,“創業容易守業難”,畏苦畏難情緒是守業的攔路虎,只有做好充分準備,存有創新意識,提前分析預知創業障礙,善于處理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性格堅忍不拔的創業者才能圓滿完成特殊的就業過程。
創業的構想是一種特定的思維形式,是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一種創造性的風雨歷程,是自我實現和滿足的終極載體。創業的神髓在于對成就的渴望,對激情的創造,對自由的渴望,對獨立的訴求。創業的過程在于慎重考慮后的勇于冒險,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日益不斷的創新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去實現創業的構想和夢想。創業者在冒險、努力的創業前期必須做足功課,對創業的繁多過程、綜合模式、復雜特點了如指掌,保證創業構想到創業實績的成功轉變。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