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心備好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
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依據,備好教材應做到“三要”:
1.把握準教學大綱
大綱是教學的“綱”,是教師駕馭教材的航燈,任何教學工作者都不能偏離。教師對每一堂課必須領會教學大綱內容,本節課教學目標是什么?學生掌握的知識是什么,教師都要根據《大綱》要求確定。
2.深入研究教科書
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必須根據教科書來確定,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其知識結構,了解知識本身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前后的邏輯關系。
3.參看教學參考書
較參書是教育專家對教科書經過認真分析,探討以便作為教學所提供的一種教學配用書,是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的依據,對借鑒可用的教法以及指導學生的學法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二、精心備好學生,是上課的必要條件
教師上好課,不僅要備好教材,還必須備好學生如何備好學生呢?
1.分層設立教學目標
一個班級中,哪些是優生,哪些是差生,哪些是中等生,教師都要心中有數。備課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
2.分層設疑
心理學認為,質疑是開展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教學中教師針對性地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這樣既能讓優秀學生“吃得飽”,又能大面積顧及中等生,特別是更能激發“差生”的學習欲望,讓“差生”嘗到成功的喜悅,以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三、精心做好教法、學法,是上好課的定心丸
“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法已成過去。在現代教學的今天,要上好一堂課,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要有靈活的現代教學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激發學生的樂學情趣。課堂教學不能盲目進行,要根據一定的教學技巧以及指導學生的學法,兩者同時進行。如何選定教學方法呢?一看大綱要求,二看教學內容,三看教學參考書,以及一些優秀教案。領悟其中的教學方法,然后根據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聯系班上實際。但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的教法,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驗而用之。另外,在教學的同時,適當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教具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利用幻燈、電視、模型、掛圖、錄像等多種教學媒體,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能促使教學內容更具體形象。通過形象教學,既能讓學生產生樂學情緒,又能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四、精心安排好練習,是上好課、落實“減負”的具體表現
1.注重基礎知識的練習
基礎知識的練習是每堂課的教學重點,是“雙基”的教學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布置基礎知識的練習,要為當堂課所授的新知識服務,還要考慮新舊知識的聯系,達到鞏固、提高的作用。
2.布置練習要講究科學性
(1)布置練習要有代表性,盡量做到舉一反三,讓學生練而有效、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布置練習要有實踐性。讓學生學有所用是現代教育培養學生素質的必然要求,因此,布置練習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布置練習要考慮練習的實際性,練習的難易程度要注意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既要讓優等生“吃得飽”,又要讓差生“吃得消”;還要全面考慮中等生,促使高、中、差都得到發展。
(4)布置練習要有梯度性。練習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3.嚴格控制練習的數量
布置大量練習,讓學生在課內完成不了,又在課外加班,這是與減負唱對臺戲的做法。因此,教師在布置練習中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力求少而精,切不可搞題海戰術。否則,學生忙于作業,出現疲憊,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報酬遞減”現象。
五、精心擬好教學程序,是上好課的支撐骨架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具的使用、課堂練習等一旦確定之后,教師必須把這些內容有序而科學地組合起來,并按一定的課堂教學模式編寫成教案。
“板書設計”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按照教學程序,抓其要點、難點而板書出來的。板書設計要力求概括性,板書設計集中反映一堂課的主要內容,復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落腳處;要力求規范性,教師要正確設計板書,盡量讓板書規范、清楚,使知識條理化、具體化、形象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