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政治課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教材相對單調空洞、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尤其是中職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如果教師上課再照本宣科的話,課堂上必然是睡倒一大片。因此,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
二、解決問題的設想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浙江第一師范學校畢業生講習會上的講演中指出,新教育要“注意啟發、鼓勵自治、喚起興味”。筆者認為,教師在中職政治課的教學中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此,筆者結合了《恪守職業道德》的教學案例,談談中職政治課的激趣藝術。
三、教學案例分析
1.時政熱點,抓人眼球
政治課的講授離不開時政熱點,充分利用時政熱點,能夠為枯燥的教材內容注入新鮮與活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講授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了關于“5.12”汶川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英勇救人的事跡。特別是當看到一張關于眾人自發拿著蠟燭送別譚千秋老師的圖片時,從學生的眼神里,筆者看到了“感動”二字。通過選擇適當的時機,將所選時政熱點巧妙滲透到政治課的教學之中,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也加強學生對時事的關注。
2.故事漫畫,引人入勝
一些小故事幽默風趣、淺顯易懂,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一些小故事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時,筆者講了一個“簽名簽出來的董事長”的小故事,大意是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有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小職員,總會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此事后,大為感嘆,等他卸任后,阿基勃特便成為了該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從這個小故事中學生明白了,作為一名企業員工,只有具備敬業精神,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以這種講故事的形式將道理授予學生,輕松易懂,也更容易接受。
漫畫形象詼諧、趣味十足,而且具有針砭時弊的作用。在講授誠實信用的職業道德時,筆者展示了幾組漫畫,有反映毒奶粉致人死亡的,有商家用地溝油賺黑心錢的,還有一幅是顧客面對一大桌豐盛飯菜卻因為怕農藥、防腐劑、蘇丹紅而不敢動筷的,從各種各樣的漫畫中,學生加深了對“誠信”的認識,也悟出了“誠信是金”的道理。
3.適時設疑,激發興趣
對于概念性的內容如果平鋪直敘的講授,只能使學生感到枯燥、厭倦。適時設置疑問能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和欲望,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在職業道德概念的講授時,筆者沒有直接把職業道德的概念和內容講出來,而是設置了一個活動——“我的發現”:讓學生結合實際分析會計人員、醫務人員、新聞工作者、營銷人員等職業的道德內容以及它們的一些共同點,從而總結出什么是職業道德、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有哪些。因為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學生回答非常踴躍。通過這種設疑的方式來學習,大大提高了他們的主動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4.探究方式,活躍課堂
探究式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為基礎,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求,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筆者曾組織學生進行了以“講誠信是否吃虧”為辯題的小小辯論會,在辯論前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合作探討并搜集相關資料。辯論中正反方分別從學習、交友、經濟上等幾個方面對誠信問題進行了辯論,最后總結出,不講誠信的人只能獲得眼前的利益,最終的成功只屬于擁有誠信的人們。
5.創設情境,提高熱情
針對教學內容,創設恰當的生活化情境,使教學內容走向生活,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材內容立體化。筆者曾要求學生自編自演一個鞭撻諷刺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小品,結果學生反響很熱烈,有表演醫生對待病人態度不一的、有表現服務員在工作中和顧客爭吵的、還有表演批評商家不講誠實守信結果害人害己的等等,盡管大多數學生表演的很稚嫩,但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高漲,因為這種情境貼近生活、有趣味,在濃厚興趣支配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四、教后反思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作為一個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要想方設法給枯燥的政治課加“調料”。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定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在辯論、表演等活動中放不開,縮手縮腳,或者有的學生隨意發揮,造成課堂秩序混亂,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調控,不斷探索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