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競爭,是人的素質的競爭。隨著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企業工作的人更加認識到,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發展好壞與企業家的素質密切相關。企業必須廣開育人、用人渠道,實施企業家工程,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積極推進企業家治廠的理念。
一、現代企業需要優秀企業家
1.現代企業制度需要企業家
企業家素質的高低和隊伍建設的質與量,都直接影響現代企業的建立和完善。企業家是企業的法人代表,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他們在實現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上負有重任。
2.市場經濟需要企業家
市場經濟就是按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辦事的經濟。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對企業家提出了客觀要求:一是加強經營管理。鑒于價值規律的作用和要求,企業家必須加強管理,把企業消耗降低到社會必要勞動消耗水平以下,牢固樹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的觀念,并以此作為從事經營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二是增強市場意識,鑒于供求規律的作用和要求,企業家必須增強市場意識,樹立面向市場、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產、以消費者為“上帝”的觀念。三是增強競爭意識,鑒于競爭規律的作用和要求,企業家必須增強競爭意識,不斷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并且還必須強化拼搏和創新精神。
3.企業國際化需要企業家
中國企業國際化既是世界經濟國際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呼喚著創業家的涌現。在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的情況下,我國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外資,將產品千方百計地打入并占領國際市場。要實現這個戰略,企業家負有重任。它要求企業家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戰略眼光;要有率先沖破封閉式的經營方式和小生產的狹隘經營思想;要有廣闊的視野,即經濟視野、技術視野、政治視野和國際視野。
二、企業家應具備的良好素質
1.心理素質
由于企業家致力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特殊性,往往要求企業家與常人有著不同的心理條件。
(1)自我意識。企業家一般具有極強的自信心和獨立性。自信是企業家第一心理要素,沒有自信的人是很難成為企業家的。伴隨自信心而來的是處理事情和考慮問題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他們常常樂于獨立思考,不會人云亦云,也不會輕易為眾議所動。
(2)氣質。現代管理實踐證明,氣質對企業家能力和效率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3)性格。在性格上,一般企業家都剛強、果斷、堅毅、開朗,而較少懦弱、猶豫、封閉。
2.品德素質
(1)良好的社會道德品質。擁有良好社會道德品質的企業家,本質上是那些把企業的使命和責任不局限在有效地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和獲得利潤這種狹隘的范圍之內,而是擴展到企業活動所涉及的廣闊的社會效益上來,并注重兩者有機協調的企業家。
(2)良好的經營管理道德品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發展的實踐來看,凡是經濟效益位居前列的優秀企業的領導者大都具有勤而無私的奉獻精神、秉公處事的黨性原則、謙虛容人的廣闊胸懷、關心下屬的仁愛之心、嚴于律己的自省風格和善于創業的經營智慧。
3.知識素質
企業家知識素質最根本的特點是知識的廣博性。
(1)管理哲學知識。企業家要學習和掌握管理哲學知識,并將其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
(2)技術科學知識。精通生產技術知識歷來是對企業家知識素質的基本要求。縱觀當今取得成功的企業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都有自己的絕活和看家本領,都有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長和強項。
(3)社會科學知識。企業家要卓有成效地進行管理,除了具備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知識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學、心理學、法學及倫理學知識。
4.經驗素質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只有與實踐結合,才能形成管理能力,成為企業家。從經濟發達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家通常要在下述幾個領域內工作過并積累一定的經驗,這些領域是:會計部門、技術部門、金融部門、行政管理部門、法律部門、銷售營業部門、人事部門、生產部門及調研發展部門等。從眾多優秀企業家的實踐來看,他們都具有上述三個以上部門的實際工作經驗。
5.能力素質
企業家的能力素質是企業家整體素質體系中的核心素質。企業家能力主要包括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激勵能力、思維能力。
三、形成造就企業家的良好社會氛圍
1.建立完善的企業家培養機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企業家的培養,雖然被黨的組織部門所認識,但重視不夠。重視黨政干部,不重視企業領導班子的配備,這種現象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正規化、職業化、現代化的教育培養,正日益成為塑造企業家的主要渠道和關鍵條件。因此,整個社會教育培養系統應當明確培養企業家的目標任務和組織體系,制定出培養企業家的教育內容及其具體方式和措施,其基本內容和要求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普教增加企管的教學內容。通過初、中等教育體系,進行有關經營知識和創業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普遍具有一定的經營知識,形成創業的思想準備。第二,高校培養企管后備人才。通過現代化、高質量、高層次的工商管理教育,培養具有現代企業家知識結構的優秀經理人才,為社會提供企業家后備力量。第三,加強培訓現任廠長、經理。通過廣泛建立各種類型和層次的廠長、經理人員的繼續教育研習班,為廣大經理人員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不斷提高經營技能,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條件。
2.建立企業家使用機制
建立企業家使用機制,主要應抓好四個環節的制度建設。
(1)建立企業家資格認定制度。按照企業家在知識能力、經營業績、道德品質等方面應達到的具體水準,確定其資格認證的標準體系,對于經嚴格考察確定具備資格的人才,允許其進入企業家市場,準許競聘上崗。
(2)建立企業家選擇聘任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國際通行的做法,挑選企業老總是董事會的基本權力和職責,董事會挑選企業老總一般有內部選拔和外部招聘兩種方式。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當引入市場機制,真正使企業選聘到優秀經營領導人。
(3)建立企業考核評價制度。企業經營者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前途命運。因此,必須建立一套客觀準確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及其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的組織制度和具體方式方法。
(4)建立企業家任免升降制度。企業經營者的職位是開放、流動和競爭性的,優者留,劣者汰。為了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必須根據經營業績情況適時做出對企業領導人的任免與升降決定。
3.建立企業家的激勵機制
企業經營者的勞動是一種高風險、高效益的復雜勞動,要塑造企業家,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他們的勞動貢獻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沒有激勵,就沒有企業的未來。激勵機制可以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種形式。根據國內外許多企業的成功經驗,對于企業經營者最有效的物質激勵方式,是實行由固定基薪與風險加薪組成的年薪制和股權持有制。
4.建立企業家的約束機制
為了防止企業經營者濫用職權侵蝕國家、集體和公民的資產,必須建立健全有關監督防范制度,對其行為進行全面有效的規范、控制和約束。健全監督防范制度,使企業運行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都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將企業經營權力的行使嚴格限定在法律許可的范圍以內。
(作者單位:安徽省蚌埠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