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職業學校教導工作的基本單位,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對全班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如何完善、健全班干部管理模式,是班主任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
一、建立、健全班委選舉制度
以往職業學校班級干部的選拔、任用多采用“指派制”、“終身制”,即由班主任根據自己的經驗觀察、指定學生擔任班干部,一旦指定了就三年不變,這種選舉制度削弱了班級中其余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也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弊大于利。
1.改革職務安排
將班級干部職務可分為固定職位和非固定職位。其中固定職位有班長、團支部書記、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非固定職位有副班長、文藝委員、宣傳委員、各科課代表等,兩種職務均由全班學生投票選舉產生。
2.選舉流程
選舉分為前期、中期、后期三個部分,前期為選舉資料準備,選舉時間、確定地點等,中期工作為正式選舉,后期工作為正式選舉結果公開,接受質詢等工作。
3.投票制度
投票采取全班一人一票制,不可代投,必須現場投票。
4.當選制度
得票最多者即當選職位,候選人中不設副班長,由競選班長職務選舉得票第二高者直接擔任。若候選人超過四人,并且每位候選人得票數都未超過實際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一,即在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中進行第二輪投票。
5.選舉有效判定
班委選舉到場投票人數須達到班級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否則視為無效。此外,為了工作方便,團支部書記、班長、副班長中盡量男女都有,班主任要做好協調工作。
二、完善、健全班級干部選拔標準
班主任應在深入調查、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布置一些具體工作讓學生獨立完成,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觀察他們的思想意識、組織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具體的衡量、選拔標準有:
1.正直公正的品德作風
正直公正是對班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特別是班長等主要干部.只有正直公正的干部,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擁護,他們有為集體服務的思想和熱情,是非界線比較明確,能夠以身作則。私心重、欺上瞞下的班干部歷來是學生最厭惡的,他們將會導致班級干部組織的解體和班級的渙散。
2.具有一定的活動和組織能力
在各種活動和組織能力中,交往能力是最基本的。交往是學習和個人成長的一種媒介,不論具體分工如何,班干部都必須與學生接觸,都要與學生打成一片,所以交往能力是班級干部必須具有的一種素質。很難想象一個不善交往的干部如何能夠團結同學、影響同學、在同學中樹立威信,帶動全班同學一起為班級共同目標而努力的情景。具有較強交往能力的學生,一般性格較外向,胸襟較開闊,他們能虛心聽取同學意見,學習他人長處,誠懇指出同學缺點,有“被領導”和“領導”能力。這樣的學生當班干部,對形成優秀干部集體和班集體是極有好處的。
3.重表率作用
班干部要能自覺遵守紀律,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樂于奉獻,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班主任要善作“伯樂”,平時認真觀察學生能力的高低,品德的優劣,態度的真偽,以慧眼識才,在充分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通過任命、民主選舉等方式確定班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備,在同學中具有一定威信的學生選出來,擔當起管理班級的重任。筆者班上有個女生劉某,成績較差,作業拖拉抄襲,遲到早退,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她體育成績突出,為人熱心,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筆者推薦她擔任體育委員,通過一些小事加以表揚和鼓勵,最終使她發生了很大轉變。精心挑選出來的班干部,雖然工作熱情相對較高,但真正要使他們變“要我管”為“我要管”,把管好班級變成他們自身的意愿,做到愿管、樂管,還需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4.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責任心是班級干部堅持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的重要原動力,那種只掛名但不肯負責的學生干部是做不好班級管理工作的。
5.綜合素質強
好的班級干部心理素質良好,有寬宏大度的氣概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能正確處理學習和工作關系。根據這些標準對班干部人選進行嚴格篩選,嚴把班干部質量關,選拔綜合素質好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參與班級管理,使其能感受到班主任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們的信任,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責任重大,工作熱情高漲,對他稍一引導便能很好地開展工作。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學科,只要我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工作態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就一定能做好技工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人才。
(作者單位: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