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職業學校專業特點出發,讓學生把英語口語正確熟練的運用到未來的職業領域中,從而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是擺在職教人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一、英語口語教學改革背景
1.企業對于英語口語的實際需求
專業知識和英語口語的完美結合對企業員工的進一步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在外資企業中,只要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口語能力,既能達到交流的目的,也為個人的發展奠定基礎。
2.職業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職業學校更多地關注知識的傳授,在口語能力和崗位英語教學方面比較欠缺,口語也只局限于日常生活用語,教學內容背離學生的專業發展,更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教材的陳舊和教學方法的機械也加重了學生的厭學情緒。這樣導致學生在實習或就業遇到需要使用英語交際時,常常苦于無“話”可說,學生的發展受到限制,優質就業便是一句空話。即使學習了相關知識,由于缺少鍛煉機會,也得不到鞏固強化。
二、改革與創新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應以學生的專業方向、崗位要求、就業需要為指向。
1.采用情景模式,實施企業氛圍的課堂教學
“英語口語交際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情景性。”教師應模擬實際工作環境,讓學生了解所學到的知識是將來實際工作的需要。同時應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安排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校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機為企業員工進行口語培訓,在和企業代表日常交流中積累了大量經驗,開發、自編了《職場英語口語》校本教程。該書分企業日常交際用語、會議和報告用語、與外國同事交流用語和行業英語四部分,將相關詞匯、重要句型和會話內容進行整合,構建語言場景,對學生進行角色和任務分配。學生從以往被動接受的地位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演員”,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網絡環境可給口語教學提供輔助作用。從網絡下載職場有效資源,并使之與教材內容配套,可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利用網絡進行學生自我測試評估,模擬工作情景的人機交互口語練習等,可給學生更多練習口語的機會。
在教學場所的選擇上,教師可突破課堂教學的限制,如在進行行業英語的教學時,可利用校內實習基地,和專業教師共同實施專業+英語的教學,從而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企業氛圍。
2.采用權變模式,構建專業+口語的主題教學
“權變”的觀點認為教學模式應建立在學生個性化分析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不同時期和學生的不同需求作相應的調整。
學生的差異性是權變的基礎和依據。根據我校的專業設置,我們把行業英語口語分為機電、機械、計算機、物流四大板塊,由英語教師、專業課教師、行業專家共同編寫定稿,以崗位流程為線索,每單元圍繞一個任務展開,教學做融為一體。同時邀請了行業專家錄制了對話光盤作為教輔材料,為教學提供了大量直觀立體的語言材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回憶所學相關知識和技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出專業的關鍵詞匯,融合日常工作的常用句型,繼而導入工作過程的片段對話,然后通過模擬練習,最后運用于同類場景的工作過程,幫助學生構建語言知識與專業知識的互通渠道。
3.采用交際模式,鍛煉適應行業的口語能力
口語的磨練,必須學用結合。課堂教學涉及行業、企業知識范圍畢竟有限,因此口語鍛煉需走出課堂。
我校的校外實習可分為參觀實踐、生產見習和頂崗實習,教師可利用這些時機,指導學生充分體驗和鍛煉口語。在參觀實踐中,可引導學生觀察口語在企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在生產見習時,可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見習,收集第一手的口語素材,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主體,變主動為被動,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頂崗實習中,應聯合實習指導教師,將英語口語納入專業教學的評價體系,共同培養學生口語的應用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組織興趣小組,由學生負責專業實踐的口語資料的采集,在教師的全程參與中,通過邀請企業專家走進興趣小組與學生共交流,常規化的定時定量訓練等多種途徑,為愛好英語口語交流的學生搭建平臺,使他們的口語由知識向能力轉化。
在寒暑期,教師可利用學生社會實踐時機,讓學生走上街頭,主動和老外交流;也可通過QQ、電話及日常交往和外籍人士交流等,尋找英語口語的練習之地。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