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的社會環境來說,所謂創新,就是“創造和發現”新東西,這是創新的日常概念。從這個廣義的概念上看,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創新。1912年,經濟學家熊波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他認為,“創新”就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即“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潛在的利潤。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把“創新”一詞引入了科技界,形成了“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等各種提法,進而發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使創新的說法幾乎無處不在。
一、努力實現產品創新
與此同時,當創新與企業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從兩個方面談及這一問題了,也就是產品的創新和市場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是指將新產品、新工藝、新的服務成功的引入市場,以實現商業價值。如果企業推出的新產品不能為企業帶來利潤,帶來商業價值,就算不上真正的創新。因為新材料、新工藝,現有技術的組合和新應用都可以實現產品創新。例如,筆者工廠在鼓粉盒的制造中,原來是沒有此項目的,后經過市場調研,并且到其他廠家觀摩學習,發現這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行業,于是從一個一個部件的生產做起,進行組裝、多次試驗,終于制造成功,產品由小批量生產逐漸變為大批量生產,并由原來只在國內銷售發展到了銷往國際市場,沖出了國門,為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這就是產品創新。
二、積極進行市場創新
市場創新是指產品推向市場階段,基于現有的核心產品,針對市場定位、整體產品、渠道策略、營銷傳播溝通(品牌、廣告、公關和促銷)等,為取得最大化得市場效果或突破銷售困境所進行的創新活動。
市場定位創新就是選擇新的市場或者挖掘的新的產品利益點。所謂整體產品的創新是指企業基于現有的核心產品,或改變包裝設計,或變換產品外觀設計,或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企業在做產品包裝時,經過仔細研究市場的變化,對于時下流行什么樣式、什么顏色都做了具體研究,這樣就使產品有了一個新的創新。另外,企業還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務,如送貨上門親自為客戶安裝,同時為客戶進行多方面的講解,服務到位,由此,產品銷路一直良好,這就是市場創新。
說到這里,不由得使筆者想到雜志登過的《伊索寓言》里的一個故事:一個窮人為了能在暴風雨的日子喝到富人家的熱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到富人家要飯時,富人家的仆人看不起他,讓他滾開,可他卻說只進去在爐子上烤干衣服就行。于是,富人家答應了。當這個窮人進到富人家的時候,又提出讓富人找個小鍋,他要煮他帶的石頭湯,富人很感驚奇,“石頭湯?”于是,富人答應了窮人的要求,窮人洗凈石頭后將它放到鍋里煮,可是富人心想:“煮石頭總得放鹽巴吧”,于是給了他一些鹽,后來又覺得他挺可憐,又給了他一些豌豆、薄荷、香菜,最后還給他添了肉末。湯熬好了,窮人將石子撈出,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假設這個窮人不是這樣,而是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喝,好嗎?”結果會是怎樣呢?可想而知,這就是創新思維的力量。
因此,筆者認為,努力去想,積極主動地研究市場,才是開拓產品和市場創新的新辦法、新思路。綜上所述,產品的創新和市場的創新,都需要思維、研究、努力、堅持,才能成功。
(作者單位:河北漢光重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