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得到了政府和企業等有關方面的重視。同時,黨中央和國務院多次提出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來抓。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很多中職院校紛紛開設了物流相關專業,中職物流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一、目前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由于我國物流業尚處于飛速發展階段,與之適應的物流專業教育雖然也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但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職業教育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我國物流專業教育起步晚,雖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存在許多不規范的方面。部分大中專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在開設物流專業和物流職業培訓中,為了在物流專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熱潮中獲得一定的利益,存在一定的投機和跟風的心態。因此,物流專業的教育質量問題不言而喻。
第二,在專業定位方面,由于物流教育處于剛起步階段,很多中職學校只是盲目跟風,在沒有弄清專業定位的情況下匆忙開設專業,導致很多中職學校物流專業定位不明確。
第三,由于學校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對物流專業實訓不重視,因此,很多中職學校沒有具體物流實訓室,只靠簡單的教學設備和教師來進行專業教學。有的學校即使有物流實訓室,也由于課程設置問題或者購置設備不當,被擱置一邊,學生無法使用,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
第四,大部分中職學校師資力量不強。很多學校都是勉強聘請相關專業和其他專業的教師任課,而且教師比較年輕,大部分學校沒有配備專職的實習指導老師,因此。在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第五,在教材的使用方面,雖然目前中職物流教材的數量和種類比前兩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各種出版社所出版教材質量參差不齊,理論性太強,過于枯燥,超過了中職學校學生的接受能力。
二、構建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教育的模式
1.以“就業”為導向,確定專業方向
中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當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作為中職學校的物流專業教育,理所當然地必須為當地物流業的發展輸送合格的人才。要做到這一點,學校在進行專業定位時,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市場調研,以“就業”為導向,真正了解當地企業和社會需要哪些物流人才。江蘇省連云港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南聯長三角,北接渤海灣,隔海東臨東北亞,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09年6月,國務院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以連云港為龍頭的江蘇沿海地區開發已經擺上國家戰略發展層面,連云港港口物流的發展迎來了新的重大戰略機遇。港口的許多物流企業需要一大批熟悉企業物流和國際物流方面的一線人才,主要是配送中心、廠內倉庫的物流現場操作員和外貿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另外,企業管理信息化也是目前企業的一個熱點,而物流管理信息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它對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降低物流運作成本有著重大的意義。目前,許多企業都在為這個方面努力,需要大量既懂物流專業知識,又懂計算機軟件操作、網絡技術等方面的人才。
通過上面的分析,筆者認為,連云港市中等職業學校的物流專業教育可以定位為以下3個專業方向,即國際物流方向、物流信息處理方向和倉儲與配送方向。國際物流方向向制造企業、專業物流企業、國際運輸企業輸送從事外貿跟單、報關和報檢等國際物流運營工作的一線操作人員,使學生了解國際物流中報關、報檢等貨代的基本流程,能夠根據業務需要,填制與國際物流的各類單據,具有一定的外貿英語的讀寫能力。物流信息處理方向主要向制造企業、物流企業輸送從事物流信息采集、處理等相關工作的一線操作人員,使學生具有倉儲、配送、運輸、貨代、訂貨等物流軟件的操作和運用能力;具有計算機維護與操作能力,能夠進行數據采集和熟練操作相關的網絡軟件等。倉儲與配送方向主要向企業、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輸送從事裝卸、檢驗、保管、揀取和流通加工的一線操作人員,使學生了解倉儲與配送的基本流程,掌握倉儲與配送所使用各種工具的相關知識,能夠做出適當的計劃并掌握一定的作業能力。
2.積極推動“校企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訓機會
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教育主要向社會和企業輸送第一線的物流實操型人才,如果在教學乃至教學計劃、招生規模和培養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僅靠學校的教師完成,則有可能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出現培養的人才滯后于市場的需求等問題。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存在上述問題,這也是物流教育發展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推動中職物流專業教育能夠走上一個新臺階,首先必須走“校企合作”之路。在教學過程中,也可邀請企業介入,由有企業家或企業中有實際經驗的物流工作者組成專家委員會,參與教學計劃、培養目標的制定,使校企之間在發展目標、人才需求方面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人才供求的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其次,物流專業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增加實訓課的比例,讓學生在真實的現場環境中反復訓練。在當前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僅靠學校是難以解決的,特別是物流專業,由于起步時間晚,如由學校興辦實訓基地,一方面給學校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由于還是在學校的環境中,教師進行實習指導,學生仍舊沒有到企業一線的感覺,沒有進入企業實習的情境感,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實踐技能的獲得。因此,通過校企合作,既可以建設一批關系密切]技術先進、數量足夠的實訓基地,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
3.提高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學校要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支持他們考取各種職業證書,并且創造各種機會,專派教師到高校進行專業知識的深造。另外,繼續走“校企合作”之路,派專業教師到與學校有合作關系的企業進行專業實習,使專業教師真正了解企業對物流一線操作人員的具體技能要求,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熟悉物流業的真正行情。
在教學方面,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物流課堂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采用案例分析法,選擇一些通俗易懂、貼近教學內容的案例;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設備、教具,結合各種圖片、模型、影片,給學生以直觀性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進一步理解;善于采用啟發式和交互式教學,啟發學生的思維,盡量做到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動手、動口、動腦,促進課堂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4.針對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校本教材
目前,中職物流教材的數量和種類比前兩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各種出版社所出版教材質量參差不齊,理論性太強,過于枯燥,超過了中職學校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各中職學校要鼓勵專業教師開發校本教材。開發物流校本教材,可以由學校專業教師根據企業提供的資料,針對地區和學校學生的情況,編制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教材,從而提高學校的物流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可以將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教育的模式歸納為:以當地產業經濟特色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準確作好專業定位,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專業教師專業和教學水平,從而培養出具有一定專業理論水平的實操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