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對于工科學生而言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任何機械設計和制造人員,如果缺乏繪制和識讀機械圖樣的能力,都無法從事技術工作。而職技校的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要學習《機械制圖》這樣一門既抽象又復雜的課程其難度可想而知。
《機械制圖》課程主要是研究閱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的目的和任務是:學習正投影的基本理論;掌握閱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目前,《機械制圖》《CAD》和《Pro/E》是三門獨立的課程,分別由幾個專業的老師講授,機械制圖專業老師講授《機械制圖》,CAD老師講授《CAD》,Pro/E老師講授《Pro/E》。把這三門有關系的課程割裂開來,增加了學習課時,教學效果還差。現在我們提出對《機械制圖》、《CAD》和《Pro/E》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打破課程的系統性、專業性,強調實用性、夠用的原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益。我們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生產一線的初、中級技術工人,要在有限的時間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在機械制圖與CAD、Pro/E教學實踐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為主,以繪圖為手段的教學目標。那么,怎樣對這三門課程進行結合教學呢,筆者對此進行了如下設想。
一、加強制圖教材的開發
進行教學改革的基礎是教材改革。而職校的教材雖進行了一些改革調整,但是還需加強校本教材建設,因地制宜地抓校本教材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機械制圖》《CAD》和《Pro/E》三本教材可合編成校本教材,稱為《制圖與造型》。
課程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先從計算機平面圖形的繪制,再進行簡單三維實體特征創建,然后學習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會更容易接受。
二、積極探索制圖教學的實踐
機械制圖、CAD和Pro/E三門課程的結合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培養目標,制定我們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
首先,《機械制圖》中的板圖作業可以放在CAD中進行。因為,在一般小企業都有了計算機,手工繪圖將會被淘汰。讓學生了解一下是可以的,不應作為技能來進行訓練。軸測圖的畫法放在Pro/E中進行介紹。這樣,能節省很多課時。
其次,組合體視圖的識讀為次重點,零件圖的識讀是重點,我們要圍繞這兩大重點進行教學。前者是入門知識,有了這個基礎,后面的內容就好學了。零件圖的識讀是我們職業學校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用人單位首先要考察就是這方面的內容。而且,就業后用得最多的也是這些知識。組合體視圖的教學是《機械制圖》的一個難點問題。由于缺乏一些模型,學生的想象力得不到開發。現在,我們采用Pro/E制造三維模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讓三視圖與三維模型一一對照,學生一目了然,這樣多次重復,學生就會很容易學會。零件圖識讀的教學可以從四方面來進行:1. 標題欄; 2. 視圖;3. 尺寸標注;4. 技術要求。可以把零件圖做成幻燈片進行講解。在CAD中,標題欄有樣板文件可以調用;視圖可以用Pro/E三維造模;尺寸可以結合CAD中的尺寸標注樣式的設置和尺寸標注命令的使用進行講解;技術要求可結合表面粗糙度、塊的屬性設置和文字的輸入進行講授。這樣將它們有機地穿插在一起,提高了教學效益。
此教學體系是筆者在教學實踐和體會下提出的,并部分在多媒體教學實踐和三維實體造型課中作了嘗試。實踐表明: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機械制圖》《AutoCAD》與《Pro/E》三結合教學的展望及意義
CAD和Pro/E技術極大的豐富了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改變了《機械制圖》的教學方法,是一場制圖教學的革命。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三面正投影圖,由于直觀性不強的弱點,將逐漸被三維模型代替。CAD/CAM技術的進步與推廣,CAD制圖教學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隨著教學設備和教學技術的進步,我們今后的教學也將會大有作為,我們職業技術學生將會學到更多、更有用的先進技術與技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他們今后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機械制圖》這門學科而言,采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引進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機械制圖》、《AutoCAD》和《Pro/E》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為教學創造出最佳的條件,能很大程度的挖掘出師生的潛在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推動《機械制圖》這門學科的改進。
(作者單位:浙江寧海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