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做中學”的教學模式。由于它符合現代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學中受到教師們的普遍歡迎。市場營銷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財經類專業基礎課。筆者在市場營銷教學中采用任務教學方法,分析了現實具體的市場營銷活動,將其落實到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不同階段學習的能力目標上,開展教學活動。由于任務教學的方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因此,在課程設計中通過系統的職業任務的訓練和學習,就能實現不同能力目標。可見,“任務教學”法是系統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學生任務前準備與職業能力培養
實施任務教學的方法,要求學生進行課前準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它是保證任務課程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學生的課前任務準備一般包括組織準備、知識準備、材料準備三個方面。教師將完成崗位任務的準備工作的內容和能力要求設計在學生課前準備工作中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以營銷行業為例,營銷任務前的準備工作要求營銷人員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知識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具體以《品牌策略》一課為例,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前的準備任務:第一,成立“搜集名牌產品”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由6人組成,各小組協商確定小組內的工作角色(包括一名小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成果發布人);第二,各小組要完成搜集名牌產品的品牌標志圖片以及內涵說明的任務,并要求每小組只能搜集一類產品的品牌,各小組間搜集的資料不能重復。
學生在準備活動中分別要進行“分組——分工——品牌選擇與搜集——資料的整理——發言的準備”等多項小的任務。各工作小組分組活動主要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在品牌搜集與選擇、資料的整理任務中,學生通過網上查詢,以及到周圍的商圈收集素材,在生活中尋找貼有商品標志實物等各種活動培養自己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通過資料整理、歸納的工作,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課堂上代表小組發言的準備,是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總體而言,上述三方面能力正是作為一個營銷人員的職業能力的基礎能力。
各工作小組在上述任務的準備和實施中,在具體任務的分工、對任務的調研歸納和活動安排的各項工作中,學生中肯定會出現較大的分歧,但教師完全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協調小組內部工作,讓他們普遍得到一次較大范圍的鍛煉和能力提高的機會。
二、任務中的教學與職業能力培養
在《品牌策略》一課中依據品牌策略中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針對學校所處上海的中心位置和正逢世博會期間,教師設計了“為學校食堂外賣盒飯設計一個品牌”的任務。整個任務又分成兩個小任務:第一,為盒飯設計一個品牌名稱;第二,為盒飯品牌設計一個標志。兩項小任務完成了一個整體品牌的設計。這兩個小任務主要培養營銷工作中的策劃能力和創意能力。
“為盒飯起一個名字”,在執行這個任務中,學生反映積極。從起名具備哪些要素對學校盒飯的銷售有利的要求出發,有的小組認為名字中應有學校元素,讓消費者記住學校的名字;有的小組主張要體現綠色,讓消費者認識學校的盒飯是健康食品;有的小組建議要從大家都熟悉的古詩中找出朗朗上口的詞句,體現出特有的文化味……在討論和溝通中,教師用典型的代表性的名稱為例子,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從人們慣常的思維中學會運用聯想、對比、暗喻等手段“標新立異”,讓人們“耳目一新”,培養學生的策劃和創意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每個小組成員都圍繞自己小組的主題動腦筋想名稱,溝通討論。在成果展示中,有小組起名“商旅牌”,有小組起名“綠色記憶”,還有小組起名為“日當午”、“意濃”等等,有新意的名字不下十幾個。“設計——討論——溝通——表述”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教師針對學生在策劃能力、創意能力上的可圈可點之處,加以肯定和完善,為學生展開更深層次的想象做好了鋪墊,為進行第二項教學活動做好了準備。
“為盒飯品牌設計一個標志”,這個任務對營銷專業的學生不是訓練學生的藝術能力,而是要鍛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在營銷行業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職業能力,創新是營銷行業出奇制勝的法寶。創新從哪里著手,如何形成自己的創新型思維,這是培養營銷人員創新能力的重要問題。教師在學生進入標識設計以前,用舉例的方法給學生引導和啟發。例如,學生在看了耐克的標識設計后,體會到簡捷明快圖案的魅力;學生在看了阿迪達斯的標識變化后,感受標識圖案的變遷傳遞的文化。“創意——構思——設計——修改——完成——展示”,學生在觀摩、討論名牌標識后得到啟迪,設計出了許多創意新穎的標識圖案,不少學生在設計時都考慮到了簡捷、易記、時尚這幾個理念。因為創新思維的不同于慣性思維,任務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破慣性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習慣。在學生的成果展示時,教師要給予有進步的學生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在這堂課中,教師讓學生們互評出了品牌策劃的冠軍小組,并將各小組創新的特點給學生做出總結,一起尋找創新的方法和途徑,最終將創新思維轉化為學生的普遍的職業能力。
三、任務后學生職業能力的固化
一堂任務教學課,學生不單單是完成一項任務、產生一個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受到了一次職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然而,職業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兩次的任務教學就能達到目的的,在完成任務后,學生的職業能力還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得以固化,真正形成一種職業習慣和能力。教師在任務教學的課后必須附有練習跟進,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職業能力。在《品牌策略》一課后,教師設計了每位同學“為自己的義賣品做一個品牌策劃”的作業,并進行認真的 檢查、講評,鞏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的職業能力。
中職學生應該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逐步培養職業能力,這堂用任務教學法進行的《品牌策略》的教學,就是嘗試讓學生通過完成“學校食堂盒飯設計”任務來培養學生的策劃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職業能力。通過這堂任務教學課可以認識到,專業課教師在采用任務教學中只有緊緊圍繞職業能力這個核心,按照職業任務的具體要求,設計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的三個環節的教學計劃,才能夠有效完成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任務,造就出受企業歡迎的職業化的中等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上海市商貿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