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的迅猛發展,計算機課程在學校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斷提升和增強,這也給計算機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學生在開始學習計算機時,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大多積極性很高。但是如不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很快下降,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根據這幾年的教學體會,筆者在此談談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興趣的幾個方法。
一、充分發揮計算機本身的特點,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
對于開始學習計算機的同學,教學重點應先放在鍵盤指法操作能力的培養上,以便為其以后的漢字錄入及計算機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老是按26個字母和10個數字,過于單調和乏味,如再要求指法正確,十個手指都用起來,練一會兒恐怕十個手指頭都會酸痛不止,學生就難以堅持了。如果采用金山打字通軟件供學生們練習,就可以寓教于樂中,就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若同時該軟件所提供的游戲選項,更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之中練習指法。用這樣的方法使原來枯燥乏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和保護學生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可以說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計算機教學的關鍵。因此,計算機教學不能簡單地按書本開始,不能一開始就講大段的計算機發展史、特點,也不能急匆匆地引入大量的新概念、新名詞,而應該用生動、直觀、感性的教學方式開始,多讓學生接觸電腦開始,介紹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及使用方法,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一些計算機“天才”們的故事,多給學生做演示。總之,是要通過各種途徑逐漸打破學生對計算機的神秘感。
三、應從與日常學習、生活有關的應用軟件入手
學生學電腦,一開始不宜講程序設計語言編程,而是應從應用軟件入手。比如介紹了漢字輸入法后,接著就講文字編輯處理軟件的使用,并讓學生練習。還可介紹一些作家用計算機寫小說,記者用電腦寫稿子的例子,讓學生在熟練掌握漢字輸入法的同時,掌握存取文件、排版等相關知識。教程序設計語言時,也可用即將要學的命令編個程序,讓學生先操作程序,掌握其功能,再講解程序的編寫,學生就有興趣聽了。
四、加強上機實踐,從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入手,逐漸由淺入深
上機時學生處于主動的一方,教師主要是輔導,這時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配角。這樣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去完成教學的要求。不少學生甚至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地去做更多的事情。此外,在上機時,學生不僅要與機器對話,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還要請教教師,與教師對話。這種雙重對話屬于雙向式教學,即由“學生—教師—學生”,“學生—機器—學生”。不同于過去那種只是教師講、學生聽,或者頂多提問幾個學生的單向式教學。這種處于不斷交流中的教學方式,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以通過循環不斷地按“問題—解決—新問題—新解決”的路徑提高興趣,走向新的高度。
現在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極其迅速,國際互聯網(Internet)已進入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就可以和世界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因此,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計算機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計算機正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與社會發展關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一定要讓學生處理好文化課和計算機的關系。因為計算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只有把文化課學好,才有條件學好計算機,如處理不當,計算機學好了但影響了文化課的學習,甚至導致文化課的成績下降,也是不行的。
總之,千方百計讓學生全面發展,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就會持續存在。否則,即使一時激發了學習興趣,也難以長久保持。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城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