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與核心,普及計算機教學,讓學生掌握好計算機科學技術,是現代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要求。那么,如何搞好計算機教學,讓學生學好計算機科技知識,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呢?筆者結合自己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體會及幾年來積累的教學經驗談幾點意見。
一、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取有效的方法,盡快引導學生入門,讓學生打好操作計算機的入門基本功,使他們能獨立操作計算機。指法訓練是計算機操作的入門基本功,正確的操作姿勢和熟練的指法可以提高輸入速度,減少輸入錯誤。練好指法是學生學習操作計算機的首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培養學生正確的操作姿勢和輸入準確度;第二階段培養學生的輸入準確度和輸入速度,利用金山打字指法軟件和打字高手軟件,要求學生進行比賽(如下表所示,筆者專門為學生制作了一個比較表(如下表),讓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每一次進步);第三階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輸入速度,逐步達到能夠盲打的水平。
二、學會自學相關計算機知識,強調勤于上機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技能性極強的課程,實際操作性強,單純依靠理論學習而不加強動手操作是學不會、學不好的。邊動手、邊動腦是計算機學習的基本模式,可以自然而然地擯棄那種死記硬背、“紙上談兵”的學習模式,既動手又動腦,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另外,動手還能強化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培養學生的實干精神。
三、互動中學習,注重實際應用
在學習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要想到“用”,即“用”到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例如,在學習輸入法時,筆者常會找一些激勵成長、感恩的文章或優美的句段讓學生練習輸入。學生通過練習輸入,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還閱讀到一些好的文章,一舉兩得。再如,學習表格制作這個內容時,筆者先讓學生看一些日常接觸到的表格,如課程表、座位表、成績表、推薦表及用Excel電子表格制作的圖表等。學生對這些日常接觸及常用的圖表有一種迫切想學會制作的強烈欲望,抱著求知欲望,學習起來就很認真,也很容易更好地去掌握這些制作工具的使用,并在學會簡單制作的基礎上,設計出更好、更實用的圖表。所以,學以致用,在“用”中加深理解,既能“生巧”,還能“益智”,有利于開發智力。
四、利用網絡學習
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學科教育,更是一種文化教育。目前,分布在五大洲的幾千萬臺計算機已經聯在了互聯網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氛圍;是否會使用網絡成為衡量現代人文化水準的一個新尺度。在網絡文化氛圍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這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從某種意義上看,“網絡就是計算機”,學習網絡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是十分重要的。網絡上的很多資料都有用,從網絡中可以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方便、快捷,比課本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說,很多關于計算機的技巧知識都來自于網絡知識。例如,在學習表格制作時,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表格制作好,需要在表格上方添加標題,但一個表格位于首頁且上面沒有空行,如何在其上添加標題呢?可以將光標置于左上角的第一個單元格中(單元格內有文字則放在文字前),點擊“回車”,表格上方就會空出一行(注意:如果表格上方有文字或空行,這種方法無效)。
五、不恥下問、不斷提高
計算機的內容包羅萬象,發展變化快,很多內容是在書本上找不到的。每個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掌握,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應多請教周圍的朋友或計算機專業人士,做到事半功倍。如果一些難題,自己花費幾天時間也解決不了的話,不妨尋找專家的幫助指導。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不斷實踐,不斷積累知識,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從初級到高級層次邁進。
(作者單位: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