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職業中學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質,就是貫徹素質教育中“能力培養”目標的要求。
一、從興趣入手,培養非智力因素
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在學生學習的智力活動中起著定向、調節、維持、強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斷發展成為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原動力和前提。學習興趣是各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愛數學的內動力
如在立體幾何這一章,充分利用教室和學生身邊的“點、線、面”(如筆、尺、書等)進行直觀教學,使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易理解、更易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培養學習的興趣。
2.講求課堂藝術
教師通過教學的藝術性、形象性、鮮明性、趣味性揭示數學的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如在直線方程這一節,講完兩點式后,把得出截距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編出練習題:已知直線L與X軸、Y軸的截距分別為a和b(a≠0,b≠0),求直線的方程,并將方程化為最美的形式。通過這樣的設計,再及時引導學生主動揭示截距式的數學美,給學生以新奇的刺激。
3.面向全體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不要只顧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使后進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要幫助后進生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有信心學好,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另外,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吸引學生學習、提高興趣的先決條件。生活中我們看到不少這樣的例子:本來學生某一學科的成績非常不錯,可是換了任課教師后,成績直線下降。原因就是學生討厭這個教師,從而從內心不愿接受教師傳達的各種信息,從而影響了學習成績。所以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和學生的交往、溝通,爭取學生理解、認可,和學生交朋友,使學生愿意接近你,從而也愿意接受你所傳達的各種信息。
二、重視思維能力培養,發展智力因素
智力通常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等方面。對于數學而言,思維力更是智力諸因素的核心。職業學校學生數學不好,很大程度上與沒有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關。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強化思維意識,培養思維習慣
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掌握其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的能力,教學時應針對典型的問題進行方法上的總結,然后引導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問題,逐步培養思維習慣。如給了三垂線定理的證明后,就總結:①立體幾何的證明格式:文字→作圖→寫已知、求證→證明。②要證明線與線垂直→線與面垂直。③線、線垂直問題→找垂線、射影、斜線。然后給出題組:教室中線線垂直的例子→填空形式強化思維、規范書寫格式→證明簡單題目→斜平面的垂線、射影、斜線的問題。這樣由簡單到復雜的思維模式訓練,有利于逐步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思維習慣。
2.培養思維品質,促進思維能力的形成
良好的思維品質是思維能力的外在體現。良好的思維品質是指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批判性、靈活性、創造性等。教學中如能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就可由表及里促進思維能力的形成。如課本中的例題,書中只給出一種證法,教學時通過點撥,鼓勵學生思考其他證法。一題多解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再優化解法,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和創造性。這樣在學生思維的良好品質得到培養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促進了思維能力的形成。
三、指導學法,增強學習能力
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職業學校的學生單靠從學校獲得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去學習,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數學教師不但要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筆者在直線與平面垂直這一節的教學中,針對定義提出如下問題:①定義中去掉“相交”是否可行?②去掉“過交點”是否可以?③如何理解平面垂直于直線?由此可以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生就會由“學會”逐步發展為“會學”。當然,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形成不是一節課、兩節課或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要靠教師的長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日積月累,并且有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實現。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