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商務發展得如火如荼,涌現了一批像阿里巴巴、環球資源、當當網和騰迅網等優秀的電子商務網站。但是,電子商務教育發展至今十余年,無論是高校教育還是技工院校教育,培養的人才都很難滿足當今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專業培養目標過寬和課程設置不合理。筆者結合自己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工作和教學工作經驗,談一談技工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問題。
一、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
很多高校提出電子商務的專業培養目標是“寬口徑、厚基礎”,要求學生畢業時掌握計算機、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就業面向政府機關、服務業、工業等部門,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復合型人才。這種提法在重點高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對于技工院校來說不適合,因為技工院校的現狀是生源差、師資力量弱、實驗條件差、校企合作少。基于這種現狀,筆者認為,技工院校不能簡單地模仿高校的做法,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走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
總體上看,我國院校對電子商務專業的設置有兩種情況:一是設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注重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電子商務應用;二是設在計算機學院或信息技術學院,注重培養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平臺的開發、維護及管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應該尋求電子商務教育與自身資源相結合,尋求與特定的行業或特定的崗位相結合。例如,江西財經大學將電子商務專業設置在國際貿易學院,旨在培養電子化國際人才;北京交通大學依托運輸專業的傳統優勢,以運輸為物流主體,在此開展電子商務服務。
由于很多院校提出的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過于寬泛,學生需要兼顧多個方向,把握不住自己的專長,而企業需要的是能勝任某項具體工作的人,如對外貿易、物流、網絡營銷、系統開發等。基于以上分析,依托學校信息技術系資源,筆者所在的學校把電子商務專業總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學生將信息技術、商務模式和行業或崗位有機結合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勝任中小型企業的電子商務系統建設和營銷工作”;把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定位于技術類和業務類的人才。同時,結合技工學校特色,把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細分為網站建設、對外貿易、網絡營銷。其中,網站建設方向培養具有電子商務系統組建、測試、維護、管理的高級技術類人才;網絡營銷方向培養學生基于開放的互聯網絡,對產品、服務所做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而達到滿足和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需求;對外貿易方向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流程,能使用計算機處理業務、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夠在各類涉外公司從事外貿銷售工作的業務型人才。
二、課程設置
培養目標和人才定位都確定后,關鍵在于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電子商務專業是涉及計算機、企業經營和管理、物流、法律等方面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學生很難在短短的三年內精通所有的知識。因此,技工院校應該根據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和方向,梳理該專業的專業知識。電子商務專業全部的專業課程應該是“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區別其他專業的標志,也是電子商務各專業方向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主要包括以下12門專業基礎課程:電子商務概論、網上支付、電子商務安全、物流基礎、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英語、網絡營銷、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企業管理、網絡基礎、客戶關系管理。同時,專業方向課程是針對不同方向的學生開設的,具體的專業方向課程如下:第一,網絡營銷方向,包括網站推廣、網上消費者行為分析、網上市場調查、網絡營銷策劃、電子客戶關系管理、網絡廣告、網絡營銷策劃、企業網絡營銷策略、公共資源檢索、公共關系學、商務談判等;第二,網站建設方向,包括動態網頁設計、XML基礎、網頁制作、數據庫技術、PHP技術、信息系統開發、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項目管理、電子商務應用開發技術;第三,對外貿易方向,包括國際貿易基礎、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單證、國際商務口語、商務禮儀、國際金融、外貿綜合業務、廣告實務、推銷理論與實務、營銷綜合業務、營銷法規、商業心理學。
電子商務專業實施方向化課程教學后,意味著精細培養,會在管理上帶來一系列問題,教學成本也會上升。筆者所在學校通過學分制改革嘗試解決上述問題,同時為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配備了相應的指導老師,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業務能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