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技工教育經歷和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筆者在與每屆學生的朝夕相處中,經歷了辛酸苦辣,也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在社會環境的不斷變遷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筆者對此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不斷夯實班級管理的四個基礎
1.培養高效的班干部隊伍
班級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班風是否正氣,是否團結,是否有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級干部的自身素質,取決于他們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和模范帶頭作用。班干部是班級工作的核心力量。為此,要發揮好班內民主,由學生投票選舉產生班委,便于他們開展工作。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引導班委會的工作,幫助他們樹立形象和威信;其次要鼓勵他們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大膽工作,樹立信心。諸如主題班會、課外活動等,都可嘗試由班干部去組織,班主任從中給予指導和幫助,以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
2.強化學生行為規范教育
班級管理要貫徹一個理念:“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達到自己的目標。”規范學生行為的依據是《一日生活制度化細則》和《技工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范行為的目的就是使同學們樹立積極的生活、學習態度,一切行動要聽指揮,步調一致,行為規范。為此,班主任應當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多觀察、了解、溝通,及時發現問題,隨時隨地強化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防患于未然。
3.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不少技校生學習意識不濃、貪玩、懶散,如何加強學習,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呢?這要在認識和興趣兩方面提高。首先,要多向他們分析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前景,讓他們認識到必須有一技之長才能立足于社會,讓學生對學習有新的認識和了解,逐漸樹立起“我得學、我要學、我必須要學好”的學習觀念;其次,要多舉辦一些技能比武、知識競賽等鍛煉能力、增強興趣的活動,使每個同學都行動起來,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多方面能力。
4.構建溫馨的班集體
在一個班級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同學之間,保持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十分重要,這是維系班級和諧的情感基礎。為此,班主任要學會觀察,因勢利導,解除心理壓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和生活氣氛。
二、恰當運用情感教育
班級工作只靠“管”是不行的,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適當地增加情感投入,或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1.感知法,就是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知道怎樣做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語言藝術、處事技巧、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感知法真正體現了“學高為師,身正是范”的道理。教育過程不一定靠單純的說教,“耳濡目染”的熏陶或許會事半功倍。
2.感動法,即感情投資法,就是從心底里關心、愛護學生
恰當運用此法的關鍵在于,班主任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家庭、身體、興趣愛好等情況,以及他們的心理狀態,像父母一樣適時地給予學生關心、幫助、愛護。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彼此說出心里話。針對當前獨生子女多、年輕人情感脆弱且不穩定的特點,這個方法會更湊效。如此,學生會逐漸把老師視作朋友,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問題會找老師商量,知心的話多了,心與心的距離近了,班級的凝聚力強了。
3.感悟法,就是帶著學生思考、分析、領悟
人生要用頭腦思考,用智慧去做事。多給同學們講一些生動、易懂且寓意深刻的故事,讓他們從中悟出道理,對他們成長很有幫助。在一次次的熏陶中,在一次次的感悟里,同學們逐漸會懂得:“要團結,要維護集體,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樂于助人,并用別人能接受的方法”等。這樣,既增長了他們的人生閱歷,又使他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4.感觸法,就是通過對問題的處理讓學生有所警覺,長記性,原則面前不糊涂
對原則性問題絕不能姑息,應照章辦事。對屢錯屢犯的學生,必須讓其意識到紀律的約束力,違反紀律就要受到應有的懲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這一方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們確實感到:違紀處理是嚴肅的,遵規守紀是不能馬虎的。
班級管理,在實踐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對癥下藥。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班級管理的經驗,探索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規律,促進他們德智體全方面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龍口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