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評的困惑
近年來,因“批評”而引發(fā)的教育悲劇時常見諸報端。2009年5月25日,南京一初二男生因上課時手機響起,受到老師批評,還被老師請來家長當面教育,該生從教學樓的四層窗口縱身跳下;2009年12月某日,一名13歲少年,被老師批評幾句后自尊心受挫,當老師讓他給家長打電話時 ,竟然服毒自殺;2009年4月10日11時許,廣東省肇慶市睦崗鎮(zhèn)某小學六年級的小田在上課時和同學說話,被老師當堂批評,引來同學們嘲笑。下課后,小田偷偷溜回家里拿了菜刀,沖到課堂一刀砍向正在授課的女老師頭部……
這些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深思。如何批評學生成為了困擾廣大教師的難題。我們是教育工作者,對于違紀的學生不能聽之任之,撒手不管,但我們又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上述血的教訓,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顧慮。
如何批評學生?如何讓學生接受批評?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苦口的良藥和逆耳的忠言,往往讓學生不能理解,如果能“藝術”地去處理批評,掌握一些批評的藝術,就能做到“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讓批評給學生帶去溫馨和感動,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怎樣才能把“逆耳”的“忠言”變得順耳,使“苦口”的“良藥”變甜?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二、批評的藝術
1.啟發(fā)式批評
筆者帶過一個班,班上女生居多,她們普遍迷上了打扮而不用心學習,于是筆者專門召集女生開了個班會,并在班會上給她們講了個故事:有兩個女生爭論花兒為什么迷人?甲說因為花兒美麗,乙說因為花香芬芳。甲說美麗迷人是一道風景,乙反駁說可美麗無奈,說敗就敗。甲生氣地說,芳香看不到,不是更無奈。乙坦然說,為什么非要讓人看到,老遠就能聞得到,難道不更具魅力嗎?甲無話可說了。轉眼過了多年,愛打扮的甲老了,當她擁有花的美麗時,她忘記學本領,于是只能無奈地看著臉上的皺紋嘆息。愛學習的乙也老了,但她卻擁有花的清香,因為她一直在堅持學習,并獲得了輝煌的成就。甲聽到乙的消息時哭了,她后悔自己,美麗時沒能做一個有香味的女孩……女生們在靜靜地聽著故事,有幾個悄悄地低下了頭。像故事中甲女孩一樣,女生們開始頓悟,慢慢地,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女生已悄悄地改正了迷戀打扮的毛病。
以上用的就是啟發(fā)式批評。用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時,不直接指出其缺點錯誤,而是用暗示、提醒、啟示的方法對學生加以點撥,讓學生自己覺察到錯誤。既可以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又尊重和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不會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如對課堂上經(jīng)常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尊師演講會”上做主題發(fā)言,他們怕在全班同學面前出丑,自然會主動認錯;自習課紀律不好,可以開個“音樂欣賞會”,先讓學生們欣賞優(yōu)美動聽的《森林交響曲》,再適時地放上事先偷偷錄好的自習課吵雜噪音組成的《課堂交響曲》,讓同學們明白,他們自己的“杰作”是誰都不愛聽的!……等等,采用這種方式,老師的批評就猶如黑夜中的一盞“啟明燈”,引導學生積極改過。
2.“軟著陸”式批評
班上有兩個男生為一件小事爭吵起來,大打出手,互不相讓。筆者學著用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經(jīng)典的“四顆糖果”教育法找他們談話。筆者先是開玩笑地說:“兩位剛才都運動了一下,累了,請坐”,倆人一臉茫然,哪有被批評還有得坐的,他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接著筆者又笑著給他們倒了兩杯水說:“這是獎勵你們的,因為我讓你們停下來,你們馬上就停下了,表示對我的尊重,我應該感謝你們”,學生聽后更加慚愧。這時我又拿出毛巾遞給他們,讓他們擦擦汗,然后心平氣和地對他們說:“同學好比親兄弟,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呢?以后畢業(yè)了,想見面都難啊!如果能有機會碰在一起,想起今天的事不感到慚愧嗎?”有了前面的鋪墊,再加上這一番話,兩人氣先消了大半,各自認錯,相互道歉,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在這里,筆者用的是“軟著陸”式批評。這是一種較為和緩的批評方式,班主任以商討問題的態(tài)度和商量的語氣把批評信息傳遞給學生,讓當事雙方覺得老師是公正的,沒有袒護誰的意思,自然火氣不會繼續(xù)往上冒,再講點兒道理,多數(shù)學生都是能接受的,這叫“軟著陸”。
3.“三明治”式批評
筆者教過的一個學生張某,是一名比較聰明的學生,又愛運動,但就是在學習上缺乏上進心。一天,他向筆者請假說肚子疼,想回宿舍休息,看他一臉痛苦的樣子,筆者沒多想就同意了??梢幌抡n,筆者發(fā)現(xiàn)他一個人正汗流浹背地在練習投籃,顯然他剛才撒了謊。放學后,筆者把他叫到辦公室,可是他一臉的堅硬,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筆者先是對他說:“看來你還是挺在乎學習的!看到我之后馬上就回到教室?!彼悬c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接著說:“你集體榮譽感挺強的,肚子疼了還在為明天的班級籃球賽刻苦練習”,他臉“唰”地紅了,對我說“老師,你看能不能不告訴我父母,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怕他們傷心?!惫P者緊接著問:“你現(xiàn)在怕他們傷心,但如果你學無所成,最終他們不是還要傷心嗎?”他說:“老師,我錯了……”從此以后,張某再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三明治”式的批評,是指對某個人先表揚、再批評、接著再表揚的一種批評方式。這種批評就如三明治,第一層是認同、賞識、積極地肯定對方的優(yōu)點和積極面;中間層夾的是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用表揚代替批評,把批評的內(nèi)容夾在兩個表揚中間,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批評,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看到前途和希望,在接收到正面肯定信息的同時也進一步感受到老師的批評,在自我領悟中逐步實現(xiàn)自身的轉變與進步。
4.示范式批評
教師的言行,應為學生的楷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應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無聲的批評,以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在一次勞動課中,筆者所帶領的班級有個綽號叫“大力士”的學生李某手拿鐵鏟,光說不干,班干部批評他,他還頂嘴,筆者聞訊后放下手中的活走到他面前輕聲說:“大力士,你累了,先歇會兒,我來裝車?!?筆者從他手中接過鐵鏟奮力裝了起來,無聲的教育使“大力士”幡然醒悟過來……
這里,筆者用的是示范性批評。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師是學校最直觀最有效的師表,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的確,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多做少說,身先士卒這種示范式的批評,其效果往往比講大道理要強。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5.幽默式的批評
當筆者的學生值日沒有認真完成,筆者不會說:“罰你打掃教室衛(wèi)生”,而是說:“獎勵你一次勞動光榮的機會”;當筆者的學生作業(yè)不認真做,筆者不會說“看你這作業(yè)亂七八糟的,再寫十遍”,而是說“改掉一個壞的習慣真不容易,再寫幾遍吧,你能行!”當學生上課遲到時,筆者在教室門口“恭候”他時說:“不好意思,老師今天又比你來早了”……
這些就是幽默式的批評。這樣幽默既妙趣橫生,令人發(fā)笑,又精辟入理,令人回味。在批評過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雙關語、形象的比喻、詼諧的語言等等,可使批評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在受了批評后反而如浴春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在教育孩子時,批評比表揚還要高深,因為批評一定要講究方法,這是一門藝術,你用得好它比表揚的效果還有用。”的確,批評有法,但無定法。如果每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能講究一下批評的藝術,“藝術”地去批評,那么批評這種教育學生的“常規(guī)武器”就能發(fā)揮它應有的“殺傷力”,真正成為幫助學生克服和杜絕不良行為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
(作者單位: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